大家都知道,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國人出門頻率大幅減少,最終導致實體店發展舉步維艱。根據某網站不完全統計,僅春節期間,中國旅遊業停擺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了5000億。而依附在旅遊業之下的實體店,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
以知名連鎖火鍋品牌-海底撈為例子,僅僅只是疫情20天時間,海底撈虧損達到了8億。好在強有力的防疫措施讓中國疫情發展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國人生活逐漸迴歸日常,各線下實體店也開始摩拳擦掌迎接消費者的光臨。可是,讓消費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報復性消費還未到來,餐飲業漲價的新聞卻首當其衝。
其實,實體店漲價的背後,更多是行業經濟復甦的一種手段,以此來填補此前短時間內的虧損。面對久等的發展機會,實體店除了漲價實現快速資金回籠之外,實際上也可以將發展的眼光,以多元化的方式去擁抱市場,其中利用好線上渠道來提高知名度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以阿里巴巴為例子,作為中國市值第一的網際網路公司,阿里巴巴為了彌補實體經濟所導致的損失,並在第一時間出手,旗下聚划算平臺更是在4月宣佈投入2億資金作為餐飲補貼金,聯合全國超10萬家餐飲門店共同助力疫後消費市場復甦回暖,目前第一輪的餐飲補貼活動已經上線。
根據聚划算補貼活動所顯示的類別,包括星巴克、海底撈、必勝客、麥當勞、DQ、德克士、奈雪都在這一次的餐飲補貼行列中。以海底撈為例子,由於在之前因漲價受到外界非議之後,海底撈進行迴應表示,“整體價格調整控制在6%”,而現在聚划算針對海底撈優惠券進行補貼後,原本111元的代金券僅需要55元,如此力度等於聚划算直接半價請消費者吃飯。
無可厚非,與零售業不同的是,餐飲業由於本身的特殊性,勢必無法捨棄線下實體部分,所以在短時間內,如何將線上流量成功導流到門店而言也是一種獲取新資源的方式。而在這一方面,聚划算比起同類型平臺也要更加具有優勢。畢竟在背靠阿里生態系統和資源,使得聚划算也擁有了龐大的使用者群體。
通過補貼的方式,聚划算可以的將不同維度的商家與線上銷售渠道巧妙結合,讓雙方產生互補的優勢,形成最大傳播力度和影響力,為品牌商帶來成交的爆發長,這樣的方式也會為實體經濟復甦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的傳統餐飲行業。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