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柴妹。
4月8日,百度又被約談了,當時這事兒一爆出來,柴妹就立刻關注大家的反應。
這麼幾天過去,不出柴妹所料,大家對此已經習以為常,該幹嘛幹嘛去,連熱搜都沒上。
唯一覺得有那麼點驚訝的,大概就是這次百度“狠狠捱了一頓打”,APP直接被關停整改。
根據通知,自4月8日起,百度推薦頻道、圖片頻道、視訊頻道、財經頻道、科技頻道暫停更新,清理違規內容,開展深入整改。
而這次百度整改的理由是大量傳播低俗庸俗資訊、密集釋出標題黨文章、公眾賬號註冊管理及內容稽核不嚴,傳播秩序和生態問題突出,社會影響惡劣。
這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百度去年被整改還有前年被整改不就是這個理由嗎?
說起來,百度被約談這不是第一次,但也不知道會不會是最後一次...每年都要被“請去喝茶”的百度,在內容產業方面的口碑,那可真的是越崩越慘。
之前,百度因為“高以翔百科被篡改”一事被網友罵慘。
而更早之前,作家六六在百度上查詢上海美國領事館的官網地址,結果翻了半天都是騙子廣告,一怒之下公開炮轟百度。
最嚴重的,莫過於幾年前的魏則西事件。
因為在百度搜索上搜索到了錯誤的排名,魏則西選擇了錯誤排名的醫院進行診治,結果錢花了許多,卻沒有得到有效的醫治,最終無奈離世。
像這樣因為百度搜索引擎鬧出的事兒,還有很多很多...
遙想當年百度在中國搜尋引擎市場佔據半壁江山時何等風光,而現在,談及百度被整改,眾人卻只覺得大快人心。
黑百度,儼然已經成為一種“政治正確”。
讓人不由得感慨,這其中的十幾年裡,百度究竟發生了什麼?
1
百度成立於2000年,自成立之初,創始人李彥巨集就是抱著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在前行。
創業就像坐過山車,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顛覆,百度亦如是。
但李彥巨集的確是個人物,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就順利將百度從toB轉到了toC,也讓百度從一個技術供應商轉變成了一家成熟的商業公司。
那時候的百度,佔據著中國搜尋市場的半壁江山,和國外友商谷歌平分秋色。
2002年的閃電計劃,百度更是堂堂正正的打敗谷歌,碾壓國內所有的網址、導航服務,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
在那個年代,這是中國科技企業極少能夠如此光明正大的正面擊敗世界頂級技術對手的戰役。
但百度能夠贏過谷歌,拿下中國搜尋引擎70%的市場份額,靠的不僅僅是搜尋引擎,還有豐富的內容生產機制。
很多人會覺得,百度不就是一家搜尋引擎公司嗎?但李彥巨集卻在想,百度能不能製造或創造出好的內容,來讓搜尋者滿意?
2003年前後,還是PC網際網路的時代,很多商業模式都沒有成立,雖然使用者激增,但好的應用並不多。
百度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有兩個,流量創造者和流量使用者。
為此百度開始佈局自己的內容產業。
從IE搜尋伴侶到百度MP3、從百度網盟到百度貼吧、從百度知道到百度百科、從百度文庫到......
這些內容產業的推出,讓百度成了事實上中文資訊的最佳獲取者和創造者。
這時候的百度,還是一個開放性的搜尋引擎平臺。
2
但好景不長。
隨著PC網際網路向移動網際網路轉變,百度引擎裡的內容開始消失。
資訊逐漸成為一個個孤島,網際網路巨頭們圍繞著資訊與流量展開了一次又一次沒有硝煙的戰爭,並畫地為牢。
百度的危機,逐漸來臨。
2008年到2010年,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百度和淘寶,突然開戰。
那時候淘寶推出了一份計劃,表示會遮蔽搜尋引擎百度,而百度在一年後突然借題發揮,開始大規模清理關於淘寶客網站的API內容,為了給自己進軍c2c領域做鋪墊。
百度突然就有了刀架在脖子上的威脅感,也是這時候,百度APP的首頁新增了“推薦”一欄,宣告著百度也要進入資訊流賽道。
內容就是流量,流量就是收入。
2016年6月份,百家號啟動並正式內測。當資訊內容被分流,爬蟲也不能延伸到其他平臺後,百度便開始打造自己的內容生態。
百家號在某種程度上幫助百度完成了內容、流量、廣告、搜尋入口的閉環。
後來,百度高調宣佈,一年多的時間,百家號的作者超過了120萬,APP日活達到1.4億。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裡了。
隨著百家號發展得越來越快,巨大的爭議也隨之而來。
人們開始發現,當自己在百度搜索內容時,蹦出來的資訊都指向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庫等百度自家產品。
更甚者,全是亂七八糟的廣告和毫無用處的廢話。
而被百度引以為傲的百家號,也成了“標題黨”“搬運工”“三俗熱點”等內容的聚集地。
柴妹在網上看到有網友用一段話來形容百度的百家號,越看越得勁。
由此可見,大家對百度百家號積怨已久。
3
還記得百度創始人李彥巨集那個用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嗎?
百度剛成立時,他的確是這麼做的,一切以使用者的體驗為主。
但在百度從一個技術供應商變成一家商業公司後,亦或者可以說,在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百度一家獨大之後,突然就不一樣了。
現在網際網路不再是搜尋引擎的時代,而是資訊流的時代。
資訊流是什麼?通俗一點講,曾經是使用者主動去搜索內容,但現在就是讓使用者被動“吃下”APP塞給你的內容。
過去百度還專注於搜尋引擎時,它的廣告位是有限的,你搜索一個產品,只有前面幾個固定的廣告位。
但在資訊流的當下,內容就和瀑布一樣,使用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區別只在於使用者願不願意去刷。
而如果每七八條資訊中就夾雜著一條廣告的話,那麼廣告位也是沒有上限的,參考抖音,便是如此。
看到其他的網際網路巨頭都在往資訊流方向發展,百度會心動一點都不奇怪。
所以它把搜尋引擎裡面的內容全部導到了百度APP裡面,它需要留住使用者,更需要留住廣告主。
但百度只看到了廣告主帶來的收益,而沒有看到這些廣告是否能夠放在這個位置。
百度想要改變模式沒錯,只是從搜尋引擎改變成資訊閉環,整個運營模式就變窄了,原本有限的廣告賺不了錢,就要不斷放低自己的門檻,把曾經淘汰掉的廣告給提到福斯眼前來。
雖然現在是資訊流的時代,但搜尋引擎依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資訊獲取工具,百度身為平臺,就有責任來把控這裡的資訊內容。
我們理解百度想要轉型、想要賺錢的立場,所以我們只希望百度這一次整改能真正改正一些東西。
讓大家在百度APP上看到的東西,是權威的、是可信的、是有意義的。
讓百度符合曾經宣傳的那句話——“簡單可依賴”
主筆 | 小陸
編輯 | 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