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要說上一個大張旗鼓造車的手機廠商,不得不提起樂視,當年樂視憑藉“生態化反”的銷售方式,僅僅用了一年時間便讓旗下的智慧手機達到了上千萬部的銷量;如果樂視不去造車,樂視手機有可能成為國內銷量第一的手機品牌,畢竟在所有說“手機不掙錢”的廠商中,只有樂視是真得不掙錢。

在智慧手機發展遇到瓶頸期的情況下,不少手機廠商開始嘗試新的道路,而汽車似乎成為了下一個風口;相比智慧手機,汽車的售價、利潤都要更高一些,但是汽車對於廠商的研發實力要求很高,智慧手機的零部件數量在汽車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這對手機廠商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

目前的新勢力造車品牌中,有些是自己建工廠生產,例如特斯拉在上海建立了超級工廠,但成本是非常大的——需要幾百億人民幣,甚至更多;這還是在特斯拉擁有自己技術的情況下,而手機廠商進入汽車行業,要麼自主去研發更多技術,要麼就需要從其他公司購買汽車相關技術,這些技術的花費也是巨大的。

有些品牌則是選擇和傳統的汽車廠商合作,但是合作方式也分為很多種,常見的一種是新勢力品牌提供設計,而傳統的汽車廠商提供代工技術;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蔚來,蔚來本身不具備生產汽車的能力,但是具備設計汽車的能力;蔚來汽車則是由江淮提升代工技術,蔚來自己提供售後支援。

另外一種合作方式就比較有趣了——汽車廠商提供設計、生產,但新勢力品牌提供車機系統或者自動駕駛技術,目前不少的網際網路巨頭都在透過這種方式來進入汽車行業;華為已經向包括賓士、新寶駿、比亞迪等汽車廠商提供HiCar技術支援,這些廠商旗下的汽車內建了華為HiCar功能。

華為的HiCar有點“模仿”蘋果CarPlay的意思,畢竟蘋果在2013年就進入了汽車車機系統市場,目前支援的汽車數量也遠比華為HiCar多太多;谷歌也針對汽車推出了Android Auto,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也推出CarLife,但在使用體驗上,蘋果的CarPlay還是比較好的。

無論是HiCar、CarPlay、CarLife還是Android Auto,都是在系統層面和汽車廠商合作,並沒有直接涉足汽車製造領域,並且也沒有自己的汽車品牌;但這種合作是一種開始,誰也不能保證這些做系統的廠商哪一天就不會做自己的汽車品牌,系統可能是一種嘗試。

相比華為、蘋果,小米在汽車行業更像是一個“配件商”——小米生態鏈有行車記錄儀、智慧車機硬體等產品,這也是小米涉足汽車行業的一部分;但小宅認為,小米創始人雷軍以及其投資公司對於汽車行業的投資才是比較重要的一環,雷軍創辦的順為資本是小鵬最早的投資機構之一,小鵬汽車的上市和雷軍也有密切的聯絡,可見雷軍早就重視對汽車廠商的投入。

從整個手機行業來看,小宅認為蘋果在汽車行業大獲成功的機率很高,一方面是蘋果在技術研發方面有著極強的優勢,另外一方面是因為蘋果太有錢了,蘋果手握幾百億美元現金,幾乎可以收購大部分的汽車巨頭;更重要的是,蘋果公司旗下產品的利潤很高,可以保證蘋果在汽車行業進行長時間的“燒錢”行為。

5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請重視!這些“表情包”不要再發了,會有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