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認為美團的佣金收得太高了,喊降價;美團今天迴應說,自己每單的利潤不到2毛錢,錢都給騎手了;騎手真的賺到錢了?
一個讓人很迷茫的迴圈出現了:餐館認為自己在給美團打工;美團說自己給騎手打工;騎手......
到底是怎麼回事?
最近,因新冠肺炎而受到巨大沖擊餐飲企業,紛紛呼籲外賣平臺降低佣金,稱現在佣金高達26%,餐飲企業已經承受不起。其實,早在2月下旬,山東10多個餐飲相關的協會就發出公開信,稱代表山東37萬家餐飲企業,喊平臺降價。
美團是國內最大的外賣平臺,當然是針對的物件。
今天,美團做了迴應,稱超過80%的商戶佣金在10%到20%之間,平臺每單的利潤不到2毛錢,收來的錢中,80%用來支付騎手的費用了。
真相是什麼樣的?
3月30日,美團釋出了2019年的業績,正好可以拿年報的資料來分析一下。
1、美團餐飲外賣去年的交易額是3927億元,營業收入是548億元,毛利為102億元,三者的同比增幅分別是38.9%、43.8%和94.2%。看得出來,毛利增幅是營收的2倍,營收增幅比交易額高,去年四季度提價後,美團餐飲外賣賺錢一下大幅提升了。他們自己也說,2019年第四季度餐飲外賣的毛利率上升到了17.7%,漲了4.3個百分點。
2、2019年外賣佣金收入為496.5億元,相對3927億元的交易額,佣金的比例是12.6%,確實在美團這次說的10%到20%之間。不過,這是全年的,其四季度增大幅提高佣金比例。一般的情況是,大企業能夠拿到的佣金比例會相對低些,大部分中小企業沒有談判的籌碼。這應該是共識。由於餐飲企業很多,每家的情況不同,美團說的80%以上來商戶佣金為10%到20%之間,很難統計、分析。從很多餐飲企業的反映看,佣金多在20%以上。
3、目前全國有300萬餐館使用美團,平均每家餐館1年給美團交的錢,為約1.66萬元。這放在平時還好,目前這種情況,確實是餐館的一個負擔。
4、美團的年報說,餐飲外賣騎手成本為410.4億元,佔外賣佣金比例為82.7%,與美團說的80%用來支付騎手的費用相符。
5、2019年,美團的騎手是399萬人,410.4億元平均到每位騎手上,剛剛過1萬元。注意,這是1年,平均下來,每月騎手是800多元。多嗎?
問題來了,到底誰給誰打工?
按照這個演算法,從餐館到平臺,再到騎手,誰都是在給別人打工,都沒賺到錢。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早在電商流行之前,“零供矛盾”的提法曾相當普遍。所謂“零供矛盾”,就是廠家與商場之間的矛盾,不滿方主要是廠家,用現在的說法是商場“中間商賺差價”,廠家賣得便宜,但消費者買得貴,都苦不堪言。商場除了從銷售額中扣點外,還向廠家收取進場費等費用。因此,大家都認為是商場把錢都賺去了,罵商場“黑”。這與當下餐館和美團的關係有點像。
事實上,很多商場、超市當時倒閉了。如果商場真的那麼黑,那麼賺錢,為什麼會倒閉?很明顯,一個事實是,誰都沒有賺到錢。
電商當初一個很重要的口號正是“去掉中間商”,廠家直接面對消費者。結果呢?還是大家都說沒賺到錢。
事實上證明,從總體上看,電商和傳統商業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提高。最核心的是效率並沒有提高,這是大家都在幹活,都沒能賺到錢原因。
其實,當初很多被指責的弊病,現在電商都抄了一次作業,比如打折前先提價、比如二選一。
這麼多年了,大家並沒有多少進步,除了買賣從線下變成了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