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自今年以來,美團與餓了麼大外賣平臺因不正當競爭“行為”被各區域代理商+商家曝光,導火索因外賣抽成比例從最初的15%逐漸上漲至26%,雖然外賣平臺的佣金一直都處於上漲狀態,但今年開始上漲的如此之多,不得不讓人深究其原因。

外賣平臺最初為了贏得大量市場份額,同補貼燒錢的方式吸引更多商戶入駐到其平臺中。隨著市場逐漸趨於飽和,各大外賣平臺開始通過提高佣金的方式回收成本。最後成本回收的結果,是由我們商家和消費者共同買單。然而,佣金的提高定將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的出現,擾亂市場秩序,影響社會健康發展。

外賣佣金的不斷提高,商戶開始用多種方式“消化”成本,其連鎖反應就會像食物鏈一般,會把最大的危害聚集到食物鏈的末端,也就是最終的受害人——消費者。一些商戶為了保證利益,把商品價格提高,將成本向消費者轉嫁;食物品質“打折”,在食品上偷工減料,來降低成本。無論哪一種做法,都會將我們的消費者推向風口,使其成為最終的受害者。

一切規則平臺說了算,餐飲商家抱怨重重,規則不透明,市場經理還要給“穿小鞋”。

平臺對餐飲商家的扣點,也並沒有明確標準或規則,規定什麼樣的餐廳扣點多少,十分“靈活”。而具體是多少,則掌握在市場經理手中,餐廳通常需要與市場經理口頭協商,沒有文字協議。

規則不透明,直接導致不公平,甚至可能出現“權錢交易”。跟區域市場經理關係好,就能拿到優惠,不搞關係,就要付出比別人多的成本。有很多商家表示:“很多時候,我們都敢怒不敢言,生怕市場經理給我們小鞋穿。”

如果說扣點是餐飲商家使用了平臺的服務,必須承擔的成本,那麼在曝光與流量之爭下的“付費推廣”,則讓商家更被動。

資料顯示目前餐廳70%的流量來源於排名,只有30%來源於其他活動入口。然而入駐的商家越來越多,平臺排名的好位置是有限的,“僧多肉少”,於是競價推廣、關鍵詞推廣等應運而生。

儘管某外賣平臺曾公開回應媒體,“付費推廣與競價排名不同,將盡可能保證排名合理公平”。但一句口頭上的“儘可能保證”,能有多大效力?

曾經就有各地餐飲企業向媒體爆料,某平臺收取商家線上支付營業額的5%作為技術服務費,換取餐廳在平臺排名星級的提升。如果不加入計劃,就會被該平臺市場經理威脅下線關閉其店鋪。

雖然事後該平臺公關部門否認“強制收費”的說法,但也暴露了在付費推廣和競價排名面前,餐飲企業的被動地位。

上面的情況僅僅是部分割槽域的商家的現狀,交錢給平臺,正常合理運營也怕市場經理“穿小鞋”,面對被壓榨被清退的風險也不敢有任何“反抗”行為。

而這些行為帶給整個行業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線上服務對比傳統服務無法體現出更多價值,讓使用者體驗不到更多的便利與附加值,就算紙面上的規模擴大了,也終不過是含了很多水分,很難禁得起推敲的一個花架子而已。而導致的結果,最終只會像狗熊掰棒子一樣,掰一個掉一個。

未來的外賣平臺將何去何從,需要有更多外賣平臺可以突破自己的服務,運營效率來提升自己的競爭。或者選擇自主搭建平臺的形式來運營,用外賣系統搭建的平臺,有多個下單入口,無論是在小程式、微信還是APP、PC等多個入口都可以下單,方便快捷。在平臺實際運營中,運營者可以不斷進行業務拓展,為B端使用者提供多元化的生活服務。

相信未來的外賣市場大家越來越能接受新零售形式的運作,大家對於即時的需求會越來越旺盛,也會滲透到更多的領域當中去。遠離了“潛規則”的環境,未來的市場必將會發展得更加廣闊。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中央終於下達“鐵令”,三大運營商好日子到頭了?使用者: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