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劉強東和奶茶妹妹的戀情剛剛曝光時,馬雲曾發文否認他是緋聞的幕後推手,稱自己也是事後知道,而且“還專門上網查了奶茶”。
當時很多人認為,以馬雲的江湖地位而言,根本沒道理認真參與這樣一場網路八卦。
不過很快,隨著這份迴應流傳越來越廣,馬雲的醉翁之意昭然若揭——人們一夜之間認識了一款叫做來往的社交APP。
幾經社交戰場浮沉後,在微信和微博的擠壓下,這款阿里斥資10億打造的應用,最終還是難逃被邊緣化的命運,消失在視野之中。縱使B端的釘釘風生水起,在2C的社交戰場上,阿里仍然對微信形成絲毫的威脅,支付寶“圈子”失利後,只能通過投資微博、陌陌找到“曲線救國”的路徑。
目前,這款“Real如我”的新社交產品,已在iOS和安卓等渠道上線,採取邀請碼註冊制,從使用者截圖來看,基於地理位置,且擁有人臉識別的掃臉功能,是“Real如我”主打的兩大特色。
阿里對打微信2013年,相似的闢謠套路重複上演,所謂“阿里高管震盪”、“阿里在香港買殼上市”等等傳聞中,都有馬雲下場闢謠的聲音,他對“來往”和社交的野心,在頻繁的社交網路更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那是2013年,網際網路社交風起雲湧,各家微博在SNM領域廝殺正酣;移動IM上,騰訊微博強勢崛起,月活突破驚人的3.55億;校園社交人人網雖已略顯疲態,但仍是一家不可忽視的巨頭。
社交作為網際網路最靠近的流量的領域,阿里的缺席讓馬雲感到焦慮,他在內部信中寫下了一段罕見充滿火藥味的言辭:
“今天,天氣變了,企鵝走出了南極洲了,與其等待被害,不如殺去南極洲。去人家家裡打架,該砸的就砸,該摔的狠狠的摔。”
企鵝自然是指騰訊,而阿里去砸場子的武器,就是這個叫做來往的社交APP。
除了前面提到的馬雲放下身段親自帶流量外,據說,阿里的員工也被定了“流量KPI”——如果拉不到100個新客戶,就沒資格領年終紅包。
營銷策略初見成效,2013年11月,正式上線僅一個月的來往,註冊使用者數就突破了千萬大關,財大氣粗的阿里還邀請來了不少明星入駐“帶鹽”,試圖以此為背書,吸引更多粉絲和年輕使用者。
阿里想要複製它與ebay戰役的成功,向社交巨頭微信發起了挑戰,但來往在產品上卻很難找出差異化,如果一定要說有,那就是微信主打熟人私密社交,而來往則以興趣社交為導向,而且多了閱後即焚的功能。
即使算到現在,百度貼吧所達到的高度,都已算作興趣社交的標杆,基於搜尋的百度可以天然把使用者按照興趣、需求劃分,而電商出身的阿里則不具備這個優勢。
校園社交重燃戰火敵人來勢洶洶,阿里被迫從C端轉向了B端。
2014年1月,來往團隊被拆分,一個名為“工作圈”的專案誕生,也就是後來的釘釘。和來往一樣,阿里也沒給釘釘團隊定下複雜的KPI,很大程度上,這被視為一次“自娛自樂的嘗試”。
無心插柳的佈局卻收穫了意外的成功,截止目前,智慧移動辦公領域中,釘釘的霸主地位穩妥泰山。
但2B的成功無法消解阿里的流量焦慮,C端社交缺失帶來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高居不下的獲客成本。以2018年第三季度的資料為例,依託微信入口的拼多多,獲得一位新使用者只要77元,這個數字對同期的阿里、京東來說,分別是300元左右,和1503元。
2015年,不滿足於通過投資微博、陌陌“曲線救國”的阿里,在支付寶上推出了“圈子”功能,不過,隨後的引發的一系列負面輿論證明,這不僅阿里社交的最大黑點,也成為了論證阿里沒有社交基因的最有利佐證。
此後幾年間,阿里幾乎不再提起“社交”一詞,淘寶直播和支付寶小程式取而代之,阿里試圖在自己的生態內盤活流量,實現線上線下的相互轉化。
但這個過程變得越來越難了,整個移動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都在走下坡路,如何突破這個瓶頸,社交還是最好的解題思路。
放眼社交的幾條跑道,熟人社交和生人社交都已近飽和,而自從人人網後,校園社交再未誕生有統治力的產品。
一夜之間,沉寂多年的校園社交殺進了三家巨頭,但說到底,這還是一場流量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