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盼望著,盼望著,5G真的來了。日前,三大運營商合推“5G訊息”業務的新聞引發業界和網友的極大關注,同時,該業務將會在今年年內上線的訊息更讓網友充滿了期待。“5G訊息”會給我們帶來多少驚喜?網友說:“不看廣告,看療效!”

“5G訊息”到底帶來哪些顛覆?

“5G訊息”是在簡訊的基礎上,基於SIM卡打破長度限制、實現文字、圖片、音訊、視訊、位置等資訊的傳輸。它是多媒體的、能互動服務的,不僅可以發文字、圖片,還能發視訊、位置,甚至完成支付。比如,在與12306的5G簡訊對話中,使用者可以通過傳送語音或文字、點選關鍵字,快捷實現車票預訂、支付、改簽等操作。

在通訊專家項立剛看來,“5G訊息”有三個優勢。

● 所有運營商的能力在“5G訊息”中是互聯互通的。

● 手機裡的簡訊都位於首頁最重要的位置,也無需額外下載,一般App做不到這一點。

● “5G訊息”無須加對方為好友,只通過使用者的電話號碼便可提供服務,同時,每個人的電話號碼都已經經過實名制和安全認證了。

“5G訊息”的具體應用包括兩類,一類是個人之間的訊息互動,另一類是個人與行業使用者間的訊息互動。

對於個人使用者而言,“5G訊息”將打破傳統簡訊對每條資訊的長度限制,內容方面也將突破文字侷限,實現文字、圖片、音訊、視訊、位置等資訊的有效融合。對於企業而言,企業可通過文字、語音、選項卡等富媒體方式向用戶輸出個性化服務與諮詢。

“5G訊息”關注度有多高?

1. 資料概況與資訊走勢

4月8日12時至4月14日10時,“5G訊息”的熱度指數均值達到30.56,峰值為68.92。

2. 關鍵詞雲

在關鍵詞雲中,“簡訊”“資訊”“服務”是傳播的核心詞彙,其中“價值”“計費”“價格”“場景”等詞語也成為網友關注的重點。

3. 熱門微博話題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4日10時,與“5G訊息”相關的微博話題有15個,討論量超4.3萬條,閱讀量高達5.5億。其中話題#華為宣佈今年6月支援5G訊息商用#閱讀量達2.2億,討論量達1.1萬。

4. 全網資訊地域分佈

從地域分析看,北京網民對“5G訊息”的關注度較高,排在第一位,共產生資訊3.1萬條。此外,廣東和上海的網民對該事件也較為關注,產生資訊分別為2.5萬條和1.1萬條。同時,河南、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川、福建等地網民對“5G訊息”也有一定的關注度。

6. 核心微博傳播使用者

在該事件的傳播過程中,除@中國移動 、@中國聯通 、@中國電信 等三大運營商外,@央視新聞 、@環球網 等媒體都對事件的傳播貢獻較大,同時微博網際網路資訊博主@IT網際網路老鬼 、微博知名科技博主@黑客師 等微博博主也在傳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7. 微博表情分析

從微博表情分析來看,“doge”“心”“允悲”“贊”“good”等是微博網友較常使用的表情。

網友對“5G訊息”有哪些擔憂?

垃圾資訊會氾濫嗎?

有網友擔心,簡訊幾乎已淪為網路黑產最常用最趁手的工具,那麼“5G訊息”在帶來便利服務的同時,會不會也帶來更多的詐騙資訊或廣告?

對此,《5G訊息白皮書》明確,運營商網路應支援將終端上報的行業客戶垃圾資訊進行遮蔽。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建議,“5G訊息”可以引入智慧工具對簡訊內容進行更精準的判斷、分類,將可能的垃圾資訊單獨分類,甚至建立拒收機制,有助於減少使用者受到的垃圾資訊干擾。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大部分垃圾簡訊是廣告推銷性質的資訊,屬於使用者對資訊服務的濫用,僅靠電信運營商很難根除。建議提高資訊單價,讓傳送垃圾簡訊的人無利可圖;此外,還可以從法律層面加大對亂髮資訊企業主體的處罰力度。

《北京青年報》也發表評論稱,要嚴肅運營商與服務商的法定權責、加大內容監管、落實侵權責任,這些前提性工作刻不容緩、再不能等了。惟其如此,5G簡訊,才能配得上我們的美好生活。

隱私能得到保障嗎?

一些使用者擔心作為被動接受資訊的一方,自己的隱私問題不能得到保障。

對此,《5G訊息白皮書》指出,在安全保障方面,“5G訊息”支援加密傳輸、圖形密碼,可保使用者隱私安全。

流量費承擔得起嗎?

資費,這是“5G訊息”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有網友擔心承擔不起“5G訊息”的高流量費用。

按照流量收費,“5G訊息”是非常廉價的,即便是傳送照片或小視訊,每一條可能也就幾分錢而已。可5G套餐的門檻還是非常高的,這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5G訊息”的商用。

“5G訊息”生態是否“友好”?

通訊世界總編輯劉啟誠在接受《財經》記者採訪時,肯定了“5G訊息”在出行訂票、醫療掛號、餐廳預約等方面給使用者帶來的便利性,但他也表示“5G訊息”很難在企業端和使用者端完全取代微信、支付寶的作用:“它更多是提高使用者獲取服務的便利性和效率,提高企業營銷的效率,提高資訊觸達的效率。”

但安信證券也指出,“5G訊息”具有顛覆傳統APP分發模式的潛力,有望成為海量輕應用即發即用的戰略入口。傳統APP需要下載、佔用手機儲存空間,在某種程度上,“5G訊息”即發即用的優勢具備取代大部分輕型APP的能力,使得簡訊平臺躍升為應用分發的戰略入口。

“5G訊息”如何適應網際網路生態?

目前,各類APP已經具有了一定的使用者黏性和資料積累,強大的演算法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服務。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目前來看,網際網路企業已經形成了自身的企業生態,也已經在數字經濟中佔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運營商必須要以市場意識來推動合作和發展,在找準自身定位的情況下逐漸完善企業生態,這樣才有可能依靠“5G訊息”來發展市場。”

人民郵電報也發表評論表示,為了推動“5G訊息”生態健康發展,運營商應致力於為其提供統一、友好的接入技術標準,全面降低外部服務的接入適配門檻,以及行業應用的創新門檻,以此吸引和聚集行業客戶、孵化和創造豐富的行業應用,加速“5G訊息”生態的發展與成熟。

“5G訊息”的發展前景如何?

資深電信分析師馬繼華認為,“5G訊息”符合當前“輕應用”的趨勢,可以大大減少使用者手機記憶體的壓力。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5G訊息”能挖掘更多的新市場和新機會,同時還能轉化那些已經通過傳統簡訊提供資訊和服務的企業,使其更好地與使用者互動交流。

同時,業內人士比較看好“5G訊息”在企業營銷、公共服務、生活服務等領域的應用。首先是因為三大運營商有著天然的使用者群體,使用者無需註冊,無需關注,無需下載,省去了獲取流量的過程;其次是資訊觸達率高;再次是使用者互動效率會有所提升。

四川線上發表評論稱,著眼未來,“更簡約、更輕便、更快捷”依然主導網際網路使用者的消費習慣。只要三大運營商能堅持深入合作,實現“5G訊息”的全面融合,打破資訊傳輸之間的各類壁壘,其所帶來的突出優勢必能逐漸改變手機使用者的習慣。在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裡,沒有什麼軟體是永遠的王者,只有不斷推陳出新,廣大民眾才能得到更新穎、更貼心的手機使用體驗。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劉強東沉默許久,突然站出來和“奶茶妹”做了一件公認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