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 Zen 1 為 AMD 歷經 10 年迷失後重新崛起的第一波爆發,那麼去年的 Zen 3 則可以認為是引爆了 AMD 的第二波爆發:從桌面到伺服器、筆電等領域幾乎全面騎殺 Intel。
然而,相對 CPU 的意氣風發,AMD 在 GPU 領域依然是明顯落後於 NVIDIA 的,這包括了市場佔有率、軟體生態等,RDNA 2 雖然在傳統光柵渲染中略優於 NVIDIA,但是在代表最新技術的光線追蹤渲染方面,AMD 仍然只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效能距離 NVIDIA 尚有一段距離。
更麻煩的是 NVIDIA 自 Volta 開始引入的 Tensor Core,現在在遊戲領域也以 DLSS 2.0 的形式提供了基於深度學習的畫面重構超取樣渲染,能以較低的渲染量提供更高的畫質,籍此實現更高的效能,一旦遊戲開啟了 DLSS 後,AMD 的同級顯示卡就會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了。
不過情況即將發生變化,AMD 在 CDNA 引入的 Matrix Core(矩陣核心)是一個等同於 NVIDIA Tensor core 的加速單元,預期 AMD 也會仿照 NVIDIA 先在 Voltra 引入 Tensor Core 待軟體生態構建起來後迅速向遊戲 GPU(NVIDIA Turing)下沉的做法,下一代 RDNA 或者說 RDNA 3 必定會引入 Matrix Core。
就在剛剛,海外社交軟體上的 Komachi 就爆料 AMD 將會在今年推出名為 MI200 的超算用顯示卡,該顯示卡採用 MCM 封裝,核心數是去年基於 CDNA1 的 MI100 的兩倍,該顯示卡或者說該加速卡將會和 AMD 的 Trento EPYC 伺服器處理器一起,用於美國 ORNL(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名為 Frontier(前沿)的超級計算機中。
Frontier 的設計目標是提供大於 1.5 EFLOPS 的浮點效能,相較之下,目前 Top500 排名第二的 Summit 也不過是 200PFLOPS,而 Summit 採用的是 IBM Power 9 + NVIDIA Volta(GV100)的組合。Frontier 對 AMD 來說意義重大,要知道,目前 Top500 的前十里沒有任何系統使用 AMD 的 CPU 或者 GPU,Frontier 採用全系 AMD 產品,意味著其在伺服器領域已經徹底翻身,得到了最高認可。
而 Zen 4 方面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這個基於 5 納米制程的微架構預期 IPC 會比 Zen 3 快大約 25%,加上 N5 製程加持帶來的頻率提升,綜合性能提升據聞會有 40%。
Zen 4 將會採用 AM5 或者 FP8 插座,支援 DDR5、PCIE 5,桌上型電腦晶片代號是 RAPHAEL,筆電版代號是 Phoenix。
MI200 將會讓 AMD 在深度學習上站在可以一戰的地位,Zen 4 將會讓 AMD 進一步確立效能王者地位,一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