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菜鳥網路、螞蟻金服等業務的阿里巴巴集團是國內網際網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根據阿里最新財報顯示,商務業務營業收入3422.39億,佔比集團整體營業收入的80.87%。
眾所周知的BAT(百度、阿里、騰訊)中,現在百度已掉隊,替換成體量急速膨脹的位元組跳動;而主營遊戲、社交的騰訊與以電商為主要業務的阿里之間也並非存在零和的矛盾,目前來看,雙方最激烈的戰場處於電子支付市場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阿里引以為傲的發家業務,也是核心業務——電商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即京東和拼多多的前後夾擊。
以物流、品質為主打賣點的京東佔據了“快速”“退換無憂”的標籤,購買體驗比淘寶更好。使用者在購買大件、較貴的商品時會優先考慮京東。
而以價效比、團購為標籤的拼多多則迅速佔據了下沉市場,在電商紅海中開闢了新的道路,搶佔了低端市場,是購買小商品的優質平臺。
更直觀的是,根據三家公司2019年季度財報顯示,阿里的成交總額正被其他兩家吞噬。
阿里巴巴:2019財年報告發布,全年GMV(成交總額)為8,530億美元(折算57270億元),同比增長19%。
京東:2019年四季度財報釋出,全年GMV(成交總額)首超20,000億,同比增長24.9%。
拼多多:2019年第四季度釋出,全年GMV(成交總額)達10,066億元,同比增長增長113%。
京東加上拼多多的GMV(成交總額)相當於阿里巴巴的52.5%。而在2016年京東全年GMV(成交總額)為6582億,拼多多剛成立還沒多少交易量,此時阿里巴巴全年GMV已經突破30000億。
京東+拼多多的GMV相當於阿里巴巴的21.9%。
三年之間,阿里巴巴被京東和拼多多逐漸蠶食,原本江湖一統的阿里巴巴已經被瓜分掉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
當然,當阿里旗下電商平臺B2C業務一家獨大時,會出現對賣家抽成過高、買家體驗變差等現象,失去競爭的商業環境只會讓市場生態收縮,不利於電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而巨頭多極化的態勢會催生競爭,讓市場向良性方向發展嗎?
但至少,對於買家而言,我們就是多家電商平臺競爭下最大的獲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