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前兩年,大多人還不知菜鳥驛站為何物。時至今日,菜鳥驛站已然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不僅僅是一線城市,連部分鄉鎮都能看到菜鳥驛站的招牌,菜鳥驛站正在逐漸成為菜鳥物流的重要部分和增長點。
菜鳥驛站確確實實的解決了很大的快遞末端問題,那麼,阿里投入這麼大的財力物力做出來的驛站意義何在?對阿里有什麼好處?
且容我來給大家一一分解:
大資料馬雲曾多次在公眾場合說過,未來是大資料的時代。有了大資料,就能提前預判人們的購物喜好和習慣,而菜鳥驛站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帶的資料和流量中心。
菜鳥驛站每天的工作就是需要把每個快遞的單號、收貨人電話錄入系統,再由菜鳥系統通過支付寶或簡訊的方式通知收貨人過來取件。收貨人根據自己的時間自行到菜鳥驛站取件。這樣一來,每個人的工作蹤跡,消費習慣,生活習慣等,無不成為大資料的一部分。
提升關聯業務與冷冰冰的快遞櫃不同,菜鳥驛站是長時間有人在現場服務的,是一個有溫度的更容易被人所接受的場所。而且大多數從業人員的服務態度和從業素質還是不錯的。
既然有人在面對面服務,那麼可做的事情自然還有很多。首先,菜鳥會對驛站店主設定了很多考核專案,只有完成考核分數值才能拿到相應補貼。考核的內容有很多,且經常有所調整。考核內容之一是線上取件率不能低於百分之五十,意思是指通過淘寶或支付寶掃碼取件以及一鍵取件的比率。
這樣一來,菜鳥驛站自然會盡量要求收件人使用淘寶或支付寶掃碼取件。淘寶和支付寶的使用又多了一個應用場所,從而增加客戶的使用頻率和改變客戶的使用習慣。
另外,菜鳥也在積極鼓勵驛站店主推動其他的附加業務。拼多多的迅速崛起讓阿里巴巴認識到雖然淘寶的使用範圍已經是非常之高,但依然有很多未曾覆蓋到的盲點,例如年齡偏大的人群等等。所以菜鳥也在通過高額獎勵的方式讓店主拉新使用者註冊淘寶並使用。
解決末端頑疾早在10年前,最後一公里的派送就成為了快遞行業的一大難題。隨著快遞量的逐年爆發,一線快遞員開始不堪重負,對熟手快遞員的依賴性越來越大。
雖然有便利店等代收點,但是售後問題多,如老是會拿錯東西、找不到貨等等,無形中增加了快遞員的隱形成本。雖然部分割槽域也有快遞櫃,但考慮到操作流程和成本因素也是不盡人意。
快遞的問題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對電商自然也會有影響。這時候菜鳥驛站的推出則是很好的解決了以上問題。
菜鳥驛站的正常收費標準為不論大小0.3元/票,相比快遞櫃要優惠的多,不限貨物大小和尺寸。同時,每個新使用者都要一一電話通知,這樣一來售後問題極少。
專人看管,每個快遞都有對應的專用取件碼,還要核對姓名,安全性非常高。對消費者來說,相比代收點普遍1元/票的保管費,免費保管快遞的菜鳥驛站顯然更受人歡迎。
最後,再來說說收益情況。
先來說說支出項:除了固定的管理人員成本之外,主要的支出還是對驛站的補貼。80分補貼500元/月,100分補貼800元/月。一般來說,只要經營時間在三個月以上基本上都能拿到獎勵。尤其是老店,基本上月月100分。整體算起來菜鳥對驛站的投入還是非常大的,一般的企業還真玩不轉這個專案。
再來說說收入項:收入分兩部分,一是寄件服務費,根據目的地和渠道有所高低。比如一個小件發往同省8塊錢,抽的自然少。發往外省的服務費稍高一些。另外,來自淘系訂單的服務費稍高,線下訂單的服務費稍低。第二部分是基礎服務費。因為每個快件都需要簡訊通知,目前的簡訊費為3分錢/條,這個收費標準對於驛站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整體來說,菜鳥驛站目前還處於半大的小孩,作為獨立的專案來說尚未成熟,盈利渠道尚未完善,阿里巴巴對它的期望還僅僅是停留在完善生態鏈的階段。
但是隨著驛站隊伍的逐步擴大,驛站盈利能力的提高,總會有薅羊毛的時候。就像當年的淘寶,打的旗號不也是免費麼?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