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媒體報道稱雷軍已經下定決心要造車了,而且是他自己親自帶隊,熟悉科技圈的朋友應該都或多或少聽到過小米造車的多次傳聞,之前類似傳聞公關部會直接否認,但這次官方的態度卻曖昧不清,只是在公告中說“集團一直在關注電動汽車生態的發展”。所以這次來看,小米可能真的準備有所動作了。但是具體要造什麼車、怎麼造、我們還沒看到任何PPT。今天這期影片,我們先帶大家分析一下,小米為什麼要冒險造車?小米現在入場時間合適嗎?
小米造車這件事傳出來後,資本市場顯然非常認可,當天小米集團的股價瞬間暴漲12%,雖然之後有所回落,但截止收盤時仍有6.42%的漲幅,當天市值暴漲近500億港元。中國股民們著實給力,車還沒開始造呢,大夥兒先把造車的錢給人湊齊了。
訊息當天股價變化
但不管資本市場如何沸騰,我們都必須承認,造車對於小米來說絕對是一次冒險的嘗試。造車可不比造手機,它不僅需要數百億的啟動資金,而且技術門檻也非常高,即使是巨頭進場來做,一個不慎也可能就要栽大跟頭,之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樂視和戴森,前者直接連累企業破產,後者180億資金打了水漂。
下面我們先解答第一個問題:小米為什麼要冒險造車?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用兩個字來回答,那就是“破局”。小米現在的主營業務有三大塊:智慧手機、AIoT智慧硬體、網際網路服務。其中,智慧手機業務是小米的基本盤,根據小米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機業務營收佔公司總營收的66%,也就是說,小米的大半個江山都是由手機業務來支撐的。不過最近幾年,由於全球手機市場不景氣,導致小米的手機銷量增速一直不盡人意。
全球手機出貨量預測
我們來看這張圖,這是全球智慧手機銷量走勢圖,從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從2016年開始,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需求量已經在逐年下降了,這個市場其實早就已經飽和,這些年,各大手機廠商都是在一個存量市場裡進行廝殺。相比於其他廠商,小米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自2018年以來,小米一直位列全球手機出貨量第四,甚至2020年還進入了第三,但是有什麼用?手機市場的天花板已經到頂了,你自己即使再努力也很難翻出浪花來。這也是為什麼前幾年小米市值一直上不去的原因,因為在資本市場,如果一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增長停滯,那這家公司就失去了想象力,市值就要大打折扣。
所以對於小米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為自己找一個新的增量市場,這個市場不僅要有足夠大的想象力,而且還要能和小米現有的生態鏈做深度繫結。
如今能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就只有造汽車了。過去一年,我們也看到了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狂熱態度,恆大汽車一輛車沒造出來,市值已經超過6000億港元,快趕上小米的市值了,蔚來汽車市值860億美元也不差小米多少。小米辛辛苦苦幹了十多年,最後被這些後起之秀輕輕鬆鬆趕超了,你說雷軍能不眼紅嗎?
不過呢,雷軍造汽車並不是一時興起心血來潮的決定,早在小米創辦之初,雷軍其實就已經在考慮佈局智慧汽車領域了。2013 年,雷軍就曾兩次去美國拜訪特斯拉CEO馬斯克,並表達了自己對於智慧汽車行業的好奇與關注。
雷軍拜訪馬斯克
在 2015 年和 2016 年,雷軍又透過旗下的順為資本投資了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據說當時雷軍就曾與行業人士交流過造車想法,他說造車是值得一搏的風口和時代機遇,但他同時也表示小米在三五年內不會造車,原因是自己精力不夠。當時小米手機業務如日中天,集中精力做手機確實是當時的最佳選擇。
雷軍與小鵬汽車
雷軍與小鵬汽車
不過,雷軍雖然沒有親自下場造車,但他在汽車領域的佈局卻一點不少。據瞭解,包括雷軍個人、小米科技、順為資本三方已經投資了 40 多家有關造車、汽車後市場以及出行相關的企業。同時,雷軍還透過小米生態鏈積極介入汽車物聯網(loT)領域。截止目前,小米已經和市場上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車廠商建立和合作,其中,小米手錶能夠作為蔚來車主的智慧遙控器,小米手機可以充當小鵬和比亞迪的車鑰匙,威馬車主在車內就可以控制的自己家的小米智慧家庭裝置。
此外,小米內部也一直緊鑼密鼓地為智慧汽車的研發做準備,據一財網訊息,目前小米集團與汽車有關的專利已經達834件,主要包括車輛定速巡航、能源補充、車輛操控、輔助駕駛等等。
小米汽車相關專利
另一方面,小米已經開始打通汽車新零售渠道,並佈局線下門店。去年 5 月,小米與長安馬自達宣佈達成戰略合作,幫助長安馬自達進行汽車銷售。隨後,小米旗下電商平臺也新增“汽車銷售“業務,這項業務還納入了小米新零售的重點戰略裡。
馬自達&小米合作
上面講了這麼多案例,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最近幾年,小米已經有意地造車領域做佈局,比如上面提到的整車製造、 智慧網聯、汽車銷售等領域,小米都在探索,在不久的將來,小米一旦宣佈正式造車,那麼這些前瞻性的佈局都將成為小米最實用的“墊腳石”。
第二個問題:小米現階段適合造車嗎?
如今這個大環境,對小米來說是造車的絕佳時機。蔚來創始人李斌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說過,未來幾年,是國內新能源造車企業的黃金時代!中國現在有完整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基礎,全世界的汽車品牌基本上都在中國找供應鏈,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中國公司有非常大的機會能夠創造出全球性的大品牌。
目前國內汽車市場的大環境,和小米2011年製造手機時面臨的情況類似,當時,蘋果在中國大陸生產 iPhone ,直接帶動了中國手機供應鏈快速崛起,後來,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們將這些供應鏈整合,透過就地取材組裝的方式生產出了“物美價廉”的手機,從而快速佔領市場。
這種策略如今也可以適用在汽車製造上,目前,國內的智慧汽車產業鏈在特斯拉的帶動下已經趨於成熟,富士康、京東方、英偉達等傳統供應商們現在都有了成熟的整套解決方案。小米如果要造車,並不需要像“前輩”們那樣從頭開始研發整車,它只需要像打造小米手機一樣,透過外部採購成熟的硬體,配套自己的軟體層,就可以“組裝”出自己的汽車。
小米造車,還有一個挑戰,就是自動駕駛技術。如今,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已經不只是車,還有智慧,也就是自動駕駛,這是特斯拉、蔚來們的最看重的競爭力之一,也是百度造車被看好的原因。在自動駕駛上,小米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技術儲備,而其他對手,小鵬、蔚來以及百度們都已經摺騰差不多10年了,所以未來小米想要趕超,估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小米的目標是想要打造出一輛物美價廉的平價汽車,那自動駕駛技術稍微落後一點,估計也無傷大雅,畢竟一切華麗的賣點在便宜面前都是“紙老虎”,只要價效比足夠高,就一定能贏得市場的青睞。去年,五菱宏光MiniEV的爆火,其實就證明了這個道理。
參考資料:
《晚點獨家|小米確定造車》;晚點LatePost
《小米造車,圖什麼?》;虎嗅
《小米官網部分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