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2月19日,《晚點LatePost》透露訊息稱,目前已從多個渠道獲悉小米確認將要造車,並視其為戰略級決策,公司創始人雷軍或將親自帶隊。

從公告上來看,小米似乎並不否認這個問題——“本集團一直關注電動汽車生態的發展,並就相關行業態勢進行持續評估及研究”,這一話語,足以證明小米在關注汽車,但是什麼時候開始造車,小米的回答是“還沒有到正式立項階段”。

這段回答,讓人們更看不清小米的佈局。

小米造車:老話題,新“炒作”

“小米造車”,這個話題並不“新鮮”,據資料顯示,早在2014年4月,就有媒體稱“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高調露面並表示,小米與某知名車企秘密研製的小米純電動汽車,預計最快 2015 年即可實現量產”。

而在隨後,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透過其個人微博對小米汽車的新聞進行澄清,“我沒有參加過中國車聯網大會,自然不可能“高調”宣佈研發小米電動汽車。小米沒有計劃做電動汽車,我們會持續專注在智慧手機等核心業務上。小米做汽車是謠言。”

在2020年6月,小米商城釋出一張新品海報,並配文稱“造車,我們是認真的”。

對此,米粉們紛紛展開猜測,並快速整理了小米投資車企的“證據”——小米投資過新造車勢力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今年 4 月還投資了車聯網公司上海博泰,這一切均為了“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做準備。

而在2020年12月,更是有媒體稱,“小米即將釋出和比亞迪聯合出品的‘年輕人的第一輛汽車’——青悅S1,售價為84999元”。

對於這一訊息,小米方面直接否認。比亞迪更是在否認後表示:“目前我司針對相關資訊已依法取證,後續將透過法律途徑維護企業聲譽。望廣大網友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

小米為何“造車”?

雖然小米的回答有點模糊,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小米,已經失去了追趕的目標——在華為尚未被制裁前,小米的目標是華為,但此時的華為把重心放置在運營商及5G基礎網路建設;同時,在前不久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在2020年智慧手機業務有一定的損失,但智慧機場和其他領域的投入將抵消這部分損失。”

這對於小米來說,很受傷——小米完全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

而小米手機業務也即將面臨“天花板”——據IDC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2.92億臺,同比下跌5.9%;隨著疫情的好轉,Gartner預測2021年全球智慧手機銷量將達到15億部,同比增長11.4%。在這看似一片良好的局面下,小米已經陷入價效比的惡性迴圈——與三星相比,小米硬體並不弱,但價格無法提升;與蘋果,小米更是有心無力;小米已經到了自己設定的天花板。

其他賽道,成為小米唯一的出路。而汽車,則是蘋果為小米指出的賽道——2021年1月7日,韓媒稱蘋果與現代集團接觸,打算在喬治亞州的發動機工廠生產自動駕駛電動車,或者雙方在美國投資一家新工廠,雖然起亞汽車聲稱他們並沒有與蘋果商議合作汽車專案,但最近有訊息稱,日產汽車對蘋果公司造車興趣非常大,正積極接觸。

此外,富士康、索尼、百度等企業也不斷有“造車”訊息傳出,而這一切,都被小米看在眼中。

造車,成為小米可以選擇的賽道之一。

小米造車,有門票嗎?

對於小米來說,如果要造車,那麼如何利用汽車佈局市場、並打通小米產品與汽車的聯動,成為最為核心的內容。但就目前來說,小米尚未有足夠的技術可以支撐起“造車”夢。

對於百度來說,其並非是造車,而是賦能汽車——百度多年來佈局自動駕駛汽車,併成功把自動駕駛系統上車並上路,這一行為讓其他網際網路企業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而在未來,百度更是把“造車”交由吉利汽車,自己僅需提供軟體服務即可。

反觀小米,雖然其已經投資了蔚來、小鵬及車聯網企業博泰等企業,同時也與一汽奔騰聯手推出過整合小愛同學語音助手的T77定製款,但從長期來看,小米依然面臨技術缺失的問題。

此外,小米在多年的佈局中,已經顯現了“人+家”的佈局,而“車”作為人們出行的一環,其要融入小米生態中,不僅僅是語音互動的問題,同時還涉及到自動駕駛、身份識別等多種技術的整合,就目前而言,小米在這一方面的投入並不多。

面對這些問題,小米最為直接的解決方案就是“投資”:透過投資具有自動駕駛技術的企業,把技術相容到小米生態中,並把整車組裝交由合作車企。

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如果確定進入汽車領域,那麼留給它的時間並不多——在如今汽車領域中,前期已經有蔚來、小鵬等企業,如今又有百度強勢入局,未來不排除有“三年不言造車”的華為。

此時的小米,有點難。

4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你理解的網際網路思維該不該重新來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