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想了很久,關鍵在於“網際網路思維”該如何重新審視它呢?
網際網路思維
回溯到2013年,第一個提出網際網路思維的是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在百度的一個大型活動上,李彥宏與傳統產業的老闆、企業家探討發展問題時,李彥宏提到“網際網路思維”這個詞。但“網際網路思維”這個詞也演變成多個不同的解釋。
我的思考邏輯是與傳統行業相對,網際網路為什麼能夠推動社會進步,先說網際網路思維是什麼。作為文化傳媒出身,我對網際網路在資訊科技服務上的一面更敏感,而且這也是網際網路對社會影響的最主要領域。就我所經歷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變化來看,如今所說的網際網路思維,實際上核心在於以下幾個點,1.去中心化,2.快速精準、 3.情感品牌、 4.表達(參與和傳播)。
網際網路整合營銷推廣
1.去中心化。
這是目前網際網路行業變化的最大特點,也是讓很多傳統業者,乃至老一輩網際網路行業人士無所適從的特點。
從傳統媒體時代開始,資訊的流傳是有關鍵節點的,電視廣播報紙雜誌,資訊的關鍵節點很明確,控制也很方便。監管部門一聲令下,不願意讓人看見的資訊就消失了,除非手抄本,手抄本也很容易順藤摸瓜。
即使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各種新聞門戶和垂直門戶對於傳統媒體的複製性依賴還是很明確,加上搜索引擎關鍵字的匯入控制,網際網路資訊傳播節點的壟斷依舊很強,依舊可以透過控制住傳統媒體端和重點網站來操控輿論。
不過網際網路帶來的變化很明顯,就是單純消除或者控制資訊的難度顯著提升,要要麼付出更大的成本(例如對百度關鍵字的買斷和消除,費用很高),因此網際網路時代對於資訊的操控出現了變化,就是資訊對抗戰,透過散佈對立性資訊或者虛假資訊來模糊事實,讓使用者無從判斷,水軍、刷榜之類的出現證實了這一做法有效。
所以當網際網路時代進入到twitter和facebook時代,中國的同類網站興起之後,水軍的瘋狂成為初期無法遏制的景象。在資訊傳播節點完全被打碎的情況下,就連傳統的行政管制都失去了大半威力,更無須說花錢控制資訊流通節點。因此面對新的資訊流通模式,如何取信於使用者,獲得使用者的好評,過去那種集中火力轟大門戶,傳統強勢報刊媒體的做法基本失去了作用,適合去中心化特點的各類紅人、大V的出現適逢其時,所謂的“自媒體”說法就此流行。
2. 快速精準
既然網際網路的碎片化資訊傳播基本壓制住了傳統媒體的傳播路徑,那麼擔負起原有媒體的內容傳播責任也是順理成章,而且面臨新傳播節點對於時效和容量的限制,資訊的快速更新迭代就成了唯一的解決辦法。這一點從社群和微博興起我們就看得很清楚。各種驟然興起、影響深遠的網際網路大事件,基本都遵循著一日幾次更新播報變化的規律。
如果產品更新跟不上,那就只有搞花邊,沒事和業內的對手打打口水仗,搞搞“西紅柿”這樣的花絮,在不涉及產品的情況下保持曝光度,雷軍、劉強東、周鴻禕等人都深諳此道。而如果創新迭代可以跟上,卻把握不住新媒體傳播的特點,我們需要知道該說什麼,知道什麼時候說。網際網路追求的不僅僅是一個快字,精準(資訊精準、投放精準、控制精準)更重要。
3.情感品牌
資訊傳播的去中心化和快速化,帶來的副作用是公信力的缺失,既然人人都有發言權,大家都可以7×24模式的傳播自己的觀點,那誰說的更有道理,誰更具備說服力,對使用者來說就是個很麻煩的事情。微博時代的方韓大戰給了我們一個好的樣本,在這個事件中,雙方發言的對與錯,道理和邏輯都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情感上使用者更相信誰,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場沒有結果的資訊對抗。
對於公眾來說,這是一場鬧劇,但對於企業來說,這是個很好的傳播典範。如果能建立起有效的情感品牌,有足夠的亮點,迎合使用者在情感上、價值觀上的需求,那麼即使身上揹負的爭議再多,也依舊能有足夠強大的傳播效力,韓寒的文字再不咋樣,同樣有人為他站臺,方舟子再胡說八道,依舊有人做死忠出來洗地。微博上的陸琪、天天開炮的周鴻禕、青年導師李開復,這些人雖然型別不同,但無不如此。當然這方面做得最好的,還是郭小四,《小時代》的票房成功,讓所有的抨擊看起來都是個笑話,因為他打造了自己足夠多的腦can粉群體,影評人能奈他何呢。這些人看的不是小時代,看的不是郭敬明,看的是他心裡認同的東西。我們這個年代,真與假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大家並不在乎真相,在乎的是真相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個真相,如果不是,他寧可選擇不信。
對於網際網路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來說,也是如此,只要你做的不是差到令人髮指,能有一些打動使用者情感的包裝特色存在,例如小米手機的“青春發燒”、喜茶網紅奶茶標籤,小米和喜茶飢餓營銷的套路,不管怎麼說,成功背後定有堅挺產品坐鎮,若你的產品連臺面上不了,談如何耍弄花招呢?
網際網路有趣地方在於,罵聲越多,不見得就是壞事,因為不是所有產品符合大眾口碑,總有那麼忠實粉絲追隨。也一定有一群認同這些價值觀粉絲,進而認同你產品的群體跟上來。這是網際網路產品運營的核心思維。其他諸如使用者體驗、免費運營等,都是表面的手段而已。
4.表達(參與)
在最古老的的1.0時代,如果一個人的投稿進入到了《某某知名》欄目,都會讓人興奮半天。在web1.0時代,編輯的內容永遠是在山上美妙的風景,而底下的回覆無論多精彩都會被統一稱為“網友”。
web2.0時代,我們可以自己創立貼吧,可以自己開一個帖子,表達自己稱為可能,所以web2.0時代進入到了資訊迅速增加的時代。
Web3.0,大互聯時代。典型特點是多對多互動,不僅包括人與人,還包括人機互動以及多個終端的互動。由智慧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網際網路開端,在真正的物聯網時代將盛行。一開始僅僅是大互聯時代的初期,真正的3.0時代一定是基於物聯網、大資料和雲計算的智慧生活時代,實現了“每個個體、時刻聯網、各取所需、實時互動”的狀態,也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網際網路思維指引下的新商業文明時代。
中國網際網路元老、寬頻資本田溯寧說:未來的企業要網際網路化,每家企業都要有網際網路的思維。在未來不用網際網路方式來思考問題,就沒辦法在社會展開競爭。
我歸納出來的和“網際網路思維”實質有關的東西,就是以上四點。這四點脫胎於傳統媒體的運營,融合了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帶來的便利,但內裡核心其實並沒有變,只是組織和發動的手法變了。
因此對於傳統行業的佼佼者如史玉柱等人、研究透了網際網路的內裡,把握住技術平臺特點之後進入自然如魚得水,將各種大忽悠一舉碾壓而過。
對於“網際網路思維”這件事內裡感興趣更多的人,好有文化傳播理解網際網路思維是,它既是網際網路工具,也是顛覆於傳統思維新形式,用通俗話說,將傳統線下產品、服務實現線上化,網際網路是術,思維是道。
好有文化傳播 整合營銷推廣
好有文化專注各企業、品牌、產品提供專業的網際網路整合營銷推廣服務。公司具備一定的規模及實力,現擁有一支綜合實力較強的服務團隊,建立整合傳播策劃、內容創作、數字媒體運營、精準引流釋出四大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推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