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據澎湃新聞報道,世界經濟論壇的相關報告顯示,在未來的2025年,機器將會替代8000萬個工作崗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是一個大趨勢。然而在現在很多地方依舊依靠人力勞動的前提下,機器以及人工智慧的相關技術,必然會一定程度上擠佔人類原本的職位。那麼,沒了工作後,普通人下一步又該怎麼辦?難道會面臨世界範圍內的就業困境?還是說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

​​

工作崗位的“變少”

隨著機器和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廠裡透過構建數字化的流水線來大大節省成本提升效率。從產品和市場的角度來說,這無疑是個好訊息,但對於原本在這些廠內工作的工人以及技術人員來說卻並不一定,因為機器在絕大多數時候擠佔掉了絕大部分人的工作。而且這種情況還不止發生在工廠與網際網路行業密切相關的產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普通人的很多工作其實也都可以被人工智慧以及機器取代。

無論是在科幻小說還是現實發展中,人工智慧和機器都會必然取代掉一些原本屬於人工的工作,而沒了工作後,普通人的下一步又該怎麼辦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機器覆蓋就業並不是一瞬間的過程,而是一個長期甚至可以說是漫長的過程,就像一些低端製造業被機器取代後,越來越多的工人開始透過學習機器的使用方式來獲得工作,哪怕是人工智慧本身都需要人類來進行維護和操作,因此工作崗位在絕對數量上變少的同時,型別和科技含量卻在變多。

​​

​​

不過對於一些低端產業的國家而言,這或許並不是一個好訊息,機器以及人工智慧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地取代了個人的生產,逼迫這些低端產業國家,降低自己的勞動力成本;另一方面也就是在間接打擊由人力生產為主的一些生產方式,這對於這些國家的經濟和就業都是非常危險,不過從其他方面來說,這種機械化也並非沒有好處。

​​

​​

在很多發達國家人口增速放緩甚至是負增長的情況下,機械化就顯得非常有必要,因為現在有很多國家都處於一種低生育的狀態,而且這種狀態將在可見的範圍內不斷持續,甚至可以說人口減少本身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大趨勢。而解決因為缺少人口而產生的經濟影響,用機器和人工智慧來輔助生產就是最有效的方式,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這其實也是長期發展過程中,各個國家以及企業在追求的結果。

​​

​​

​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

不過這同時也引發了一些人的思考,尤其是一些擔心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的人。其實從目前的科技狀況講,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因為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本身都只是能夠在人類理解範圍內進行運作的創造物而已,真正的學習和擬人思維至今都沒有出現,在可預見的未來恐怕也相當難出現。

​​

​​

而且即便透過人工智慧的發展與革新大大提升了人類的生產力,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從社會層面說,各國政府都不可能允許企業毫無限制的使用機器來提升自己的生產效率,畢竟社會問題始終是各個國家發展和維持的基礎。

當然,時代在發展,資訊化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人們如果想要適應這樣的變化,就必須不斷髮展自己,跟不上時代就只有被淘汰或排擠的可能。對於生存的迫切需求,使得人類不得不提升自己的生產能力,因此即便普通人目前還沒有被替代的威脅,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6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用程式設計造夢,身邊常見的“智慧機器”小朋友也能“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