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4月8日0時,封鎖了76天的武漢宣佈“解封”,至此,中國的境內疫情防控局勢已基本穩定。在中國各地逐步解封的過程中,大資料演算法和人工智慧相結合的監測系統“防疫通行碼”功不可沒。

該應用需要繫結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根據使用者的自行申報以及在使用手機各APP時的位置資訊,實時生成健康狀況評估和出行記錄,並以此分配相應的顏色程式碼。

圖:紐約時報

各地的餐館、商店和酒店等公共場所會要求顧客在進入前出示他們的“健康碼”並進行掃描。這一應用程式已經成為了管理人員流動,推進“復工復學”的一個重要依據。

雖然很多城市的學校尚未確定返校日,但騰訊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表明了“復學碼”在未來投入使用後的執行機制:學生們可通過微信使用者端填寫自 己的每日體溫,來獲得相應顏色的健康程式碼。

而教師和相關的教育部門則可以通過登陸管理端跟蹤掌握學生的健康情況。然而,這項技術也引起了人們對於隱私權的探討。

電子前沿基金會的高階律師亞當·施瓦茲(Adam Schwartz)在BBC的採訪中表示:

“一直以來,公眾對於危機結束後,政府如何處理這些在危機中獲得的資訊追蹤權存在擔憂。因此,我們建議各國在實行大規模的資訊監測前,由政府和公共衛生專業人士站出來,闡明這些技術的使用對於解決危機確實是有必要的。”

此外,《金融時報》中國科技版塊的記者楊緣說,在系統判別出現異常時,由於缺乏對於處理這些資料資訊的後臺演算法的明確解釋,有些人會因為健康碼莫名其妙地從綠色變成紅色而受到感到驚慌,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據彭博社報道,政府應該將監控公眾資訊的權力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否則,來自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的計算機工程教授理查德·布魯克斯(Richard Brooks)表示:

“緊急權力很快就會變成正常的操作程式,如果追蹤社會關係的能力能夠阻止危機蔓延,它也將被用來追蹤異見人士的行蹤。”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的高階數字許可權研究員黛博拉·布 朗(Deborah Brown)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稱:“任何監測措施都必須有合法的依據,並保證被嚴密地用來為公共衛生而服務。同時,還需要實施預防其被濫用的措施。”

“我們目前所處的困境說明,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一個有效的個人資訊保護機制,對中國來說非常重要。”他補充道,資訊洩露可能會降低人們對政府的信任。

曾參與起草了《個人資訊保安規範》的北京大學法學教授洪延青,在與其他的政府相關學者們合寫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為抗擊疫情而收集的資料應僅被用於該目的,並按照規定在流行病結束後刪除。

“新的製造商出現以減輕口罩的短缺,對市場來說有利。但口罩是醫療產品,對市場進行監管也有好處。”

深圳某進出口法規諮詢公司經營人陳瑪姬

——路透社報道,4月10日,中國收緊了對口罩和其他個人防護裝置(PPE)出口的限制,呼籲對這些物品的裝運進行強制性海關檢查,並立即生效。新規定標誌著中國的最新舉措,以平衡全球對PPE的需求,幫助治療日益增加的新型冠狀病毒病例,同時確保製造商和銷售商不要將未經認證或偽劣產品充斥市場。

3月下旬,荷蘭官員召回了從中國運往荷蘭的數以萬計的口罩,稱它們不符合品質標準。本月,中國當局出臺政策,要求口罩出口商提供檔案,以確保其產品經註冊可在中國銷售,並符合目的地國的相關監管標準。業內專家稱,新的檢查可能將裝置運輸的批准過程延長几天或幾周。陳瑪姬說,在短期內,新法規將進一步減少市場上口罩的數量,並導致價格上漲。但這是確保中國製造的PPE符合國際標準的必要步驟。

“由於很多社交媒體上的數字財產是以對話形式存在的,人們不能像處理其他財產那樣處理它們。”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助理教授、數字遺產研究員傑德·布魯貝克

——根據《金融時報》報道,疫情加劇了中國福斯對“數字遺產”的關注,但不同於實物財產,數字遺產的繼承存在更多現實難題。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表示:“為推動數字繼承法的出臺,學術界進行了大量討論。”但在此之前,親友們只能遵循科技公司們各自制定的龐雜政策。比如,騰訊允許直系親屬繼承微信支付的餘額,但表示不會轉交社交媒體賬戶所有權,因為這些賬戶歸屬於騰訊公司。(原標題:英媒看中國 | 看完中國的健康碼,BBC又酸了)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天貓店鋪崛起?真實與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