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墨,最近有一件事刷屏,22歲的何同學對話蘋果CEO庫克。
所有人都在激賞他的優秀,我也不例外。
曹操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說了句“生子當如孫仲謀”,何同學優秀如斯,家長們說一句“生子當如何同學”也不為過啊。
但是我的關注點可能和大家有點不一樣。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何同學面對庫克的時候是非常自如的。
在採訪剛開始的破冰式閒聊裡,庫克說和你見面是我的榮幸,他笑答:“真的嗎?我只是一個22歲的中國學生,而你是蘋果的ceo耶!”
這種自如感幾乎貫穿了採訪全程,有人說這是高情商,但我覺得不夠準確,高情商只是外在的“ 形”,支撐這種“形”的是骨子裡的自如感。
這種自如感來自家庭的教養,他所掌握的知識和呈現出的能力見識,只要肯付出努力,其實不難學習和效仿,這種骨子裡的自如感才是最難獲得的。
與自如感相對應的是什麼?是自卑感和侷促感。
“自如感”就是出現在任何場合都從容自信、落落大方,面對任何人都覺得“我可以和你平等地交流”、“我的觀點也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哪怕和對方的社會地位懸殊。
我生來自卑和侷促,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克服這種自卑感和侷促感,有進展,但是說真的,這種骨子裡的“侷促感”真的太難克服了。你想大步朝前邁,它就像卑劣的小人拖住你的腳後跟。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見到過很多次類似的“自如感”,我不懂,何以他們可以這麼“自如”,而我卻始終無法擺脫跟隨我多年的“侷促感”。
直到我遇到這本書——《不平等的童年》。
我終於弄明白了,所謂“自如感”和“侷促感”是不同養育方式造成的不同結果。
那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教養,才能培養出何同學那種“自如感”呢?
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教養,又會讓孩子慢慢形成待人接物過程中的“侷促感”呢?
01
兩種不一樣的教養方式
帶來的不平等童年
先介紹一下能幫我們解答這個問題的書——《不平等的童年》。
這是一本有點特別的書,作者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安尼特·拉魯,本書其實是她的一項研究,所以這本書基本上是論文式的寫法。
她對一件事很感興趣:
處於不同社會階層的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採取的教養方式有什麼不同,這種不同如何影響孩子的發展?
說得更赤裸裸一點就是:不平等的童年是如何形成的?不平等的童年又是如何進一步造成不平等的成年的?
我在前面提到的“自如感”和“侷促感”,就是她在這本書裡提到的兩個概念,不同階層的家庭、採用不同的教養方式,最後體現在孩子身上的綜合性結果,就是“自如感”或者“侷促感”。
她和她的研究團隊採用的是非常有意思的“自然主義觀察法”。
他們選了分別來自中產階層、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的12個家庭來觀察。
研究人員直接跑人家家裡去,像一隻趴在牆上的蜘蛛一樣觀察他們的日常生活:孩子們坐地毯上看電視,他們也坐地毯上看電視;父母送孩子去參加足球比賽,他們就坐在後座;貧困家庭擠公交排長隊領食品券的時候,他們也全程跟著。所以他們觀察到非常非常多的細節。
先簡單概述一下她的研究結論:
中產階層家長對孩子進行“協作式培養”,他們把孩子當成一個需要精心培育的專案,積極參與孩子的學校教育,想盡辦法為孩子爭取更好的資源、更好的老師和更好的成績,讓他們進入學業發展的快車道,同時積極地為孩子提供學校外的教育補充,給孩子規劃結構化的課外活動。
這種精心培養和賦權式的溝通,最後培養出來的孩子,走到社會上,更多的呈現出的是“自如感”。
而工人階層和貧困階層家長採取“自然成長”式的養育方式,父母直接把孩子交給學校,不太參與學校生活,對學校外教育的補充也不太重視。他們也愛孩子,但是他們認為吃飽穿暖、送去讀書,就已經是盡到義務了。
他們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更多的是簡單而清晰的指令,他們希望孩子聽話、令行禁止,對他們說的話無言的服從,他們也確實能得到快速而尊敬的服從。但這種對成年人的服從,長大以後可能就變成了面對權威人士的唯唯諾諾和侷促感。
所以,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走到社會上,更多的呈現出的是“侷促感”。
我知道這樣簡單的概述,還無法幫助大家理解“自如感”和“侷促感”形成的微妙過程,下面我將透過金錢、課外活動、語言運用、與組織結構的互動這4個方面來詳細地講解裡面的關係。
02
金錢與孩子“自如感”和“侷促感”的形成
在安尼特·拉魯的研究中,主要有三類家庭,他們的區別主要在家庭收入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第一類是中產階層,父母一般都上過大學,且多畢業於中等聲望或高聲望的大學,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
第二類是工人階層,父母一般只有高中學歷或者上過低聲望的大學,年收入在2-5萬美元之間。
第三類是貧困家庭,父母一般沒有上過大學,只有高中或以下學歷,年收入在2萬美元以下,大部分需要靠公共支援生活,比如要領食品券。
一個孩子是獲得“優越感”和“自如感”,還是“自卑感”和“侷促感”,金錢在裡面起的作用,其實不需要我多說。
我說幾個自己非常私人的經驗,大家就明白了。
如果沒有很窮過,可能沒辦法很好地理解這種關係。
中學時期,我不怎麼敢去超市,對,就是普通的超市。因為除了過年拿到的少量紅包,我幾乎沒有什麼零用錢,而我拿到的紅包一般在200元以內,這就是我中學時期最高的可支配金錢,我沒有超市自由。我很怕我買得少了被人笑,或者買多了錢不夠而無地自容,我更害怕別人發現我的侷促,所以我走進超市會覺得非常“侷促”,
應該說,那段時間,在會產生購買行為的場合,我都會無法自控地感到侷促。
同學去專賣店逛衣服,非常自如,因為她從小就在那裡買衣服,而且不需要過年才買衣服。我陪她去,我覺得非常侷促,因為我從來沒穿過有牌子的衣服,店裡最便宜的衣服我也買不起,我連試都不敢試。
小時候這樣,現在收入上來了,我有克服這種侷促感嗎?還是沒有,比如買房,實打實地存到首付之後,我才敢去聯絡中介看房,如果不是實打實地存到首付,心裡那種侷促感就彷彿當眾衣不蔽體。
我婆婆現在跟我們一起生活,她非常抗拒去醫院,她總是說:“沒什麼毛病,動不動就是上千塊,我不去。”
她曾經過著更困難的生活,生病了也不敢去醫院,她說:“全家一共只有五塊錢,怎麼敢去醫院啊”,所以她有豐富的藥草知識,哪裡不舒服就燉什麼草藥,她長期以來都是自己給自己治病。我理解她在醫院體會到的那種侷促感。
在中產階層家庭,孩子也會因為自己家還不夠富有而煩惱,和更有錢的人比他們不算有錢,但是他們的父母能輕鬆地支付起衣食住行、看病和孩子參加各種活動的花費。
在中產家庭裡,孩子很少因為沒有錢而吃不起什麼東西,買不起什麼東西或者參加不起哪個活動,中產孩子可能會把這當做理所當然的,但這種金錢帶來的自由,都在幫他們形成“優越感”和“自如感”。
拿何同學來說,他12-13歲的時候開始大量接觸數碼領域的影片和產品,經常去參加各種行業前沿的展會,做影片成本比較高,父母無論精神還是物質上都會支援他。
在一條影片裡見過他一牆的裝置,如果何同學是一個需要助學貸款才上得起大學的孩子呢,支援得起那麼燒錢的愛好嗎?
這些東西和機會,對工人階級或者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都是難以獲得的特權。拉魯發現,中產階層很少談錢,而工人階級或者貧困家庭經常公開談錢,孩子都非常清楚父母什麼付得起什麼付不起。
因為“錢”這玩意兒就像空氣一樣,有的時候你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缺乏的時候它會每時每刻提醒你它的存在。
我從小到大被告知的都是:“我們家很窮,別人有的東西,你不要去眼饞,因為我們買不起。”不斷地被這樣告知,我產生了一種自卑。
錢好像是一堵牆,一個緊箍咒,把你困在一個地方,你不敢向外探索,因為你被訓練和錢相關的事就要馬上把手收回來。
被“優越感”和“自如感”包圍的孩子,覺得自己有資格獲得好的東西和好的服務,覺得自己有無數的可能性,覺得自己可以做許許多多的事,被“自卑感”和“侷促感”包圍的孩子,則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要求東西怎麼樣,服務怎麼樣,自動把很多美好的有趣的東西,劃分到和自己無關的事情裡。
我覺得這種“優越感”和“自如感”最典型的是《權力的遊戲》裡的小惡魔,他是一個侏儒,如果他是底層,他一定會自卑和侷促,可是因為他出生於富有的貴族,且有條件學習淵博的知識,所以他骨子裡透出來的是“優越感”和“自如感”。
八爪蜘蛛曾經對他說過一句話:“你一看就是有錢人。你走在路上,就像這路是你家的一樣。”哪怕後來到了他最落魄的時候,失去金錢和地位,他的“優越感”和“自如感”還是掩飾不住。
金錢的作用很大。
但是金錢不是全部。
03
課外活動與“自如感”和“侷促感”的形成
中產階層家庭有一個特點,他們非常重視給孩子提供學校教育之外的補充,主要是運動和藝術等學校教育無法給予的東西。
這裡有一張最近流傳的“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運動類比如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網球等;樂器類比如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薩克斯等。智力類比如圍棋、國際象棋等。
工人階層家庭和貧困家庭在課外活動這件事上,和中產階層有什麼區別呢?
三點區別。
第一,他們覺得課外活動沒什麼用,頂多是一個興趣愛好,不認為對孩子人生有什麼幫助,是可有可無的,所以不重視,更不太願意因為孩子的課外活動而重組自己的生活步調。
而中產階層則認為課外活動對孩子極其重要,孩子的日程可以決定全家的步調,在生活中佔中心地位,尤其是媽媽的步調。
書裡有一個對比,有個工人階層的孩子對橄欖球感興趣,求著媽媽讓自己參加社群的球隊,她愛自己的孩子就答應了,可是每週4次送孩子去訓練,對她來說是很重的負擔,後來一個賽季結束不參加了,她鬆了一口氣。
而另外一個同齡的中產階層的孩子,生活裡有棒球隊、兩個足球隊、游泳隊、鋼琴課和薩克斯管練習,他的日程非常繁忙,全家人包括他的弟弟都是繞著他的日程轉,家長尤其是媽媽為此在事業上做了犧牲性的調整。
在中國也是這樣,我在縣城讀初中的表妹特別想學跆拳道,可是父母不給報,也不是報不起,而是覺得沒用。而像北上廣這些地方的孩子,一週上三四個興趣班是非常常見的,多的甚至一週八九個,涵蓋藝術、運動、程式設計等方面。
第二,他們不覺得培養孩子的多個興趣是好父母的義務,比如孩子喜歡唱歌和表演,他們不會看成是可以培養成正式才華的訊號,而是當成性格。他們覺得讓孩子吃飽穿暖,保證孩子的安全,督促他們認真讀書,不學壞,就盡到父母的義務了,因此他們也不會因為沒錢培養孩子而遺憾。
而中產階層的策略是:有準備有意識地作出努力,用他們相信能最大程度發展孩子認識潛力的方式來養育孩子。
比如說,何同學12、13歲對數碼領域感興趣,父母就經常帶他去參加各種行業前沿的展會。
第三,結構化的課外活動,成本非常高,工人階層家庭和貧困家庭負擔不起。
這些成本包括時間成本、費用成本,還有交通成本。
課時費、器械費、置裝費、付費俱樂部會員費、出國比賽等都要錢,送孩子去上課和訓練、陪孩子比賽等等需要時間和交通成本。《上岸》這本書裡提到,北京有個媽媽送孩子學小提琴,一對一授課,一年要花10萬。
為什麼現在娛樂圈多富二代,少草根啊,因為混娛樂圈需要的才藝,大多從學校教育裡無法獲得,都來自需要砸錢的課外活動啊。
那中產階層的孩子從課外活動裡獲得什麼回報呢?課外活動又和“自如感”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先說功利性的部分,選拔性強的高校和選拔性強的企業,在招人的時候是把成績當成智力證明,把課外活動當成性格證明的。
參加大量課外活動,接觸大量陌生的同齡人和成年人,鍛煉出他們更出色的社交能力。參加大量課外活動的經歷,意味著他們有更好的協調緊張日程的時間管理能力。
有藝術或運動的特長,意味著他們有很強的驅動力、進取心和主動性,更堅韌更自律,因為運動和藝術要做到出色,要進行長時間的刻意練習。
參加團體運動,比如8人一組的皮划艇,說明他具有出色的團隊合作能力。具備這些性格的人,就是他們想找的人。
所以當工人階層家庭和貧困家庭,認為只要成績好就行的的時候,中產階層已經知道通關密碼。
我們認為上名校,進名企的人優秀,那名校和名企又是如何定義優秀呢?
說實話,我個人不太願意把這些定義成工人階層家庭和貧困家庭孩子的不足之處,只不過中產階層比工人階層家庭和貧困家庭更擅長迎合名校和名企對優秀的定義,所以兩個階層孩子的不同之處就成了工人階層家庭和貧困家庭孩子的不足之處。
拉魯在研究中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工人階層家庭和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為有大量空閒時間,不像中產階層孩子那麼疲憊,所以更像孩子。同時和兄弟姐妹的關係更親厚,他們更願意去支援自己的家人,而中產階層孩子之間更多呈現出競爭和敵對的關係,比較難建立深厚和正面的關係。
兩種培養方式具有優劣,只不過中產階層的培養方式能幫助孩子最大程度地從社會競爭中獲益。
其次,一個人有所擅長,肯定就比一無所長的人走出來更自信。無論是什麼年齡的人皆是如此。
不知道是不是隻有我一個人這樣,我小時候就曾經因為自己只有成績好,其它什麼才藝都沒有感到自卑。現在也除了讀書之外,沒有任何有意思的興趣愛好。
第三,豐富的課外互動,讓孩子具有更寬闊的視野。
何同學12、13歲對數碼領域感興趣,父母就經常帶他去參加各種行業前沿的展會,正是這種積累讓他區22歲就具有和庫克進行交流的國際視野。
中產階層的孩子,坐飛機出國參加夏令營,跟著藝術團到歐洲交流這樣的事情都很平常,所以可能10歲的孩子,走得比多數工人階級和貧困家庭的成年人走得都要遠。
第四,和大量陌生的成年人接觸,並被他們服務。
而這些大人常常不是普通的大人,而是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和權威人士,和大量這樣的成年人接觸,讓他們早早學會如何和權威人士、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得體、自在地相處。
而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的孩子,沒有機會和陌生的成年人交往,他們校外互動的成年人主要是家人和親戚,所以他們面對成年人總是表現得過於恭敬和小心翼翼。
04
家庭語言運用與“自如感”和“侷促感”的形成
《不平等的童年》這本書對不同階層的語言運用有個對比,我覺得非常有洞察力。
前面咱們不是說到他們採用的是登門入戶、同吃同住的方式來做研究嗎?他們觀察到一個現象:
中產階級家庭總是可以聽到泉湧不息的說話聲,沉默只是打斷話流的小插曲,而工人階級家庭和貧困家庭的氛圍截然不同,一家人相處的時候沉默的時候多,他們的言語是不時打斷靜默的小插曲。
說話和孩子的能力養成和“自如感”形成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可大了。
中產階層家庭與工人階層家庭和貧困家庭,在語言運用上的區別有3個方面:
第一,中產階層家長會為了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而刻意使用語言,而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的家長主要是為了向孩子發出指令而使用語言,必要時會用體罰來進行威脅。
拿我們家來說,從小房子剛學說話開始,我就開始和小房子全英文交流,我會為了讓小房子掌握一個詞彙,反覆地演示、解釋,比如為了讓她掌握“long”和“short”區別,吃麵條的時候我會演示和使用這個詞彙,出去散步看到樹枝的時候,我也會演示和使用這個詞彙,她玩手指的時候,我會拿我的手指和她的手指演示和解釋這個詞彙。
當然,等她更大以後,我可能也會舉例向她說明更復雜的詞彙,比如“知行合一”,比如“虛無主義”。再比如我這篇文章裡寫的內容,我可能在她高中階段就可以和她進行交流了,那麼她的談吐和思考深度又怎麼是我小時候可以比的呢?
而奶奶和小房子說的話,幾乎都是指令性的,可以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不聽話就提高音量呵斥,不聽話就威脅打屁股。她當然是愛她的,非常非常愛,非常非常關心,可是她只能提供指令式的交流。我小時候也是這樣被教育著長大的,要麼是指令式溝通,要麼是訴苦式表達。
最後會有什麼區別呢?
中產階層家庭泉湧不息的說話聲以及父母的學識素養,帶給孩子巨大的詞彙量和嫻熟的語言交流能力,父母之間的交流以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頻繁交流,在知識和見地上培養孩子,幫助預習或者深化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巨大的詞彙量會強化對孩子極重要的閱讀技能。這種優勢不斷地累積,就會和工人階層家庭和貧困家庭孩子拉大距離。
第二,中產階層家長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進行交流,鼓勵他們自我表達,參與討論,提出質疑,在這個過程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他們就算髮出指令,也會給出大量的解釋。而貧困家庭和工人階層家庭的父母習慣居高臨下、發出簡短而清晰的指令,很少解釋,他們希望得到孩子快速而尊敬的順從。
強大的表達能力,清晰的思考能力,深厚的閱讀積累,就是這樣慢慢煉成的。
有一次我做客,看到我讀初中的小侄兒和他爸爭辯和頂嘴,他其實只想告訴他爸他說的不對,他爸臉馬上就放下來然後很兇地去踢他,是真的生氣,他不允許孩子對抗自己的權威,下自己的面子。我都嚇壞了,孩子肯定也嚇壞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止一次地回想起這個場景,我覺得很難過。
中產階層孩子在那種訓練下,會發展出一種優越感,他們認為自己有權利提出意見,對他人進行評判,給成年人提供資訊和建議,覺得自己有資格捍衛自己的某種偏好,覺得自己的想法也是重要和有價值的,他們還學會和父母之間愉快地玩笑。
家長頻繁地與孩子進行交流,讓孩子習慣於提出自己的想法,解釋自己的想法,捍衛自己的想法,吸收別人的思想進而調整和最佳化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練習從小進行到大,當他們去面對其他權威的時候,就能自如地與對方交流。
最後需要和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流時,呈現出的最佳效果就是何同學那樣的,他們能夠既尊重對方的權威,又能和對方像朋友一樣對話,表現得好像權威不存在一樣。
而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的孩子,就會顯得過於恭敬和小心翼翼,在成年人或者成年以後的上級或者某個領域的權威面前,顯得恭順、安靜、侷促。
第三,中產階層非常關注孩子,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沒那麼關注。
三個階層的家長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裡面的區別可能就是中產階層家長非常喜歡說的“高質量陪伴”的區別,中產階層的家長,支援孩子的愛好,觀看和加入孩子的遊戲,讚揚孩子的創造性。
比如,何同學對數碼感興趣,他的父母是非常支援他的,何同學曾經發過一個狀態,他說他看B站的年終終結,快哭了,不是因為漲了多少分,而是觀看他影片次數最多的那個ID,是他媽媽。
而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孩子玩孩子的,家長過家長的,大多數父母認為孩子的活動並不重要,並不認為孩子的活動應該牽扯大人的時間和精力,孩子的互動是孩子之間的事,不用家長一起做。孩子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是分隔開的。
書裡有個例子,幾個女孩自己心血來潮表演一個故事,讓家長觀看,外婆的態度是覺得無聊,不耐煩,架不住孫女們的要求,沒有熱情,勉為其難敷衍地觀看,而父親和叔叔直接不理睬。
在中產階層家庭,家長看到孩子的表演熱情說不定轉頭就是一個戲劇表演班,把這種興趣昇華成才華。中產階層的孩子常常是家庭的C位,而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的孩子,永遠只會是配角。
這怪不了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的父母,生活的負擔常常已經讓他們精疲力盡。
但是這種忽略和不耐煩,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並不重要,在應對更大的世界的時候,他們看起來會更侷促。中產階層孩子得到高質量的陪伴和關注,他們的自我價值感會更強,應對更大世界的時候會更自如。
05
組織機構互動與“自如感”和“侷促感”的形成
中產階層父母與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父母,在養育孩子上有一個非常大的差別。
那就是中產階層父母非常注意監督、批評、干預孩子在組織機構中的生活,致力於和學校和教育機構進行協作培養,為孩子鋪平道路。
比如書裡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一箇中產階層母親得知學校有一個天才班,她認為把兩個女兒送進天才班會給他們帶來明顯的優勢,可是兩個孩子因為兩分之差沒有進去,她透過自己的情報系統打聽到孩子可以再參加私人的測驗,根據制度規定學校必須允許他們參加私人測驗,最後每個孩子花了200美元參加了私人測驗,順利透過並把孩子送進了天才班。
而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狀況經常只有模糊的瞭解,就算想幫助也不知道怎麼辦,很多父母也不是想當甩手掌櫃,而是愛莫能助,只能依賴學校和老師。他們一般會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那教孩子就算學校和老師的事。
中產家庭,是家長髮現問題,去找學校,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則認為出問題了,學校自然會找他們的,而不是他們和學校聯絡。
所以看現在的家校矛盾,其實就是養育策略的矛盾,學校和老師希望家長參與進來,積極參與並監控孩子的學習狀況,積極和學校協作對孩子進行培養。
中產階層大多都是雞娃鬥士,非常積極地投入協作培養,但是學校和老師有時候也煩惱他們過度干預、吹毛求疵、容易激動、過敏和質疑。比如什麼新建校舍甲醇超標啊,菜小的學生因為特殊原因暫時寄在重點小學上學,家長聯名反對啊,比如班上組織戲劇表演自己孩子沒份啊等等。
工人階層和貧困階層的家庭,沒能力雞娃,想把孩子的學習全交給學校和老師,學校和老師覺得他們是當甩手掌櫃,不可理喻,很難溝通。
那孩子的發展,以及孩子是形成“自如感”還是“侷促感”,和家長如何與組織結構周旋和互動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積極的干預和監督,家長能幫孩子鋪平道路,幫孩子抓住會帶來優勢的機會。
除了前面說到的天才班的例子,有一個大家很熟悉的例子,當時劉強東的案件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有很多寫章澤天的帖子,有一個被普遍提到的事情是,奶茶妹妹章澤天當年是靠體操特長進的清華。
我就說,先不說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有沒有錢請好老師培養孩子的體操特長,我就想問:他們會知道還有靠體操特長進清華這條路嗎?大機率是不知道的。
中產階層以及中產以上的家庭,他們有發達的情報網,他們的親朋好友很多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心理學家、律師、醫生等高知分子,他們可以從非正式的渠道收集到很多有價值的資訊和建議。
其次,父母有效地應對處於當權地位的人,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他們展現出的自如感,會對孩子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而工人階層和貧困階層的父母,面對政府機構,面對學校機構,甚至面對醫院的醫生,因為自己受教育的程度有限,不太能理解那套制度以及對方使用的行話,很多時候只有對方說啥就聽啥的份,所以常常會呈現出一種侷促感。
中產父母可以嫻熟地使用組織機構所使用的那套語言系統,所以可以進行高效的、得體的、不卑不亢地溝通和周旋,他們有能力利用規則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
父母的侷促,是會被孩子接收到的,父母侷促,則孩子侷促,父母自如,則孩子自如。
我直到成為一名記者,我才克服這種面對組織機構的侷促感。什麼叫利用規則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呢?我當記者的時候,有個老人,兒子給買了一屋子的新電器,結果供電不穩,全給燒了,著急上火的,不開心了半個月。找到報社,我查詢了相關的規定,發現如果供電不穩導致電器燒壞,是可以讓供電局賠償損失的,我打電話給供電局,他們本來像搪塞,但我引用條文,後來他們就給這位老人賠了這些家電。
我們生活裡可能會遇到許許多多這樣的事,有效地自如地應對和處於當權地位的人,會言傳身教給孩子。
這篇文章到這裡差不多就結束了,我們講了“協作培養”和“自然成長”兩種截然不同的培養策略。然後又透過金錢、課外活動、家庭語言運用、與組織結構的互動四個方面對比了兩種培養策略下,“自如感”和“侷促感”分別是如何形成的。
06
我為什麼讀這本書?
說實話,這種論文式寫法的學術書並不是那麼好讀,但是因為她感興趣的問題,恰恰是我近幾年最感興趣的問題,所以再枯燥的寫法也擋不住我閱讀的熱情。
可能每個人都會天然地對“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要到哪裡去”感興趣吧,我對社會學意義上的“我是誰”尤其感興趣。
自從透過社會學家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豁然開朗地理解了我從小生活的鄉村熟人社會,我就嚐到了甜頭,開始對社會學家的觀察視角特別上頭。
這本書裡有12個家庭,12個樣本,我把自己當成第13個樣本,閱讀本來就是透過作者和讀者的互謀來完成的,我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樣本。
我出生於貧困家庭,對照書裡的描述,我基本上就是按照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的那一套養育方式養大的。
我正處於人生上升期,不出意外地話,我們會慢慢變成城市裡典型的一個普通中產家庭。我的孩子會得到中產式的教養。
我作為樣本的特殊性在於:我被養育的方式,和我養育孩子的方式,將是截然不同的,我同時參與了這兩種過程。
這本書幫我從社會學社會分化的角度理解了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至於對“協作培養”和“自然成長”兩種養育策略,我覺得他們更有優劣,中產階層的孩子有父母保駕護航,積累了一系列的學業和求職的優勢,以致於他們考大學的時候考慮的是上什麼大學的問題,而工人階層和貧困家庭的孩子考慮的則是能不能上大學的問題。
但是“自然成長”式也不是一無是處,我的學習從來沒有人關心過,但是也因為沒有人干涉我的學習,我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慾,而很多中產家庭家長干涉過渡,又幹涉不得法,導致孩子厭倦學習,幫孩子越幫越忙。
“優越感”和“自如感”培養得當,是何同學的對上的從容得體,對下的關心弱勢群體,培養不得當可能會變成一種讓人不舒服的傲慢。“自卑感”和“侷促感”,不改善可能是扭捏畏縮,經過進化,也可能呈現出的是相處起來很舒服的真誠和謙遜。
雖然我羨慕他們骨子裡的那種“自如感”,但是我不自卑,我相信原生家庭沒有給我的,我統統可以透過貪婪的學習和刻意練習獲得。
- The End-
作者簡介:
李小墨
我相信,一個人的閱讀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長史和能力發育史。
我們一起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