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前幾天,廣東餐飲協會發布了的《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劍指美團外賣的壟斷和高達26%的佣金讓廣東眾多餐飲商家不堪重負。

作者 | 楊老師

編輯 | 速創sky

訊息一出直接把美團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各大餐飲商家積載已久的怨氣被徹底點燃,網上一時間討伐聲不斷。

最高抽佣金26%引發眾怒

除了廣東餐飲協會發布的《交涉函》外,疫情期間不少地區的行業協會都多次發聲,呼籲外賣平臺降低佣金。2月16日,亞洲餐飲聯盟發出《關於全國餐飲人為爭取外賣平臺減傭而行動的通知書》,呼籲外賣平臺進行實質性降佣金。

2月18日,重慶市餐飲商會旗下1987家企業聯合釋出《關於餐飲外賣平臺全面降佣金的建議函》,呼籲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減免佣金。

2月22日,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代表省內22萬餘家餐飲企業,公開表達希望美團外賣降低佣金費率。四川省南充市火鍋協會、河北省飯店烹飪協會、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山東省飯店協會同樣公開發聲,呼籲美團外賣、餓了麼降低佣金。

美團的罪不止是佣金

有一說一,諸多商家稱美團為“吸血鬼”,認為平臺抽走了最大利潤,而美團自己卻在喊冤。

確實,根據美團3月30日釋出的2019全年財報來看,虧損多年後終於首度實現盈利,但外賣訂單的收入增長,並沒有帶來可觀利潤,因為全年佣金收入的8成都用來支付騎手費用了,高不下的人工成本,或許才是外賣佣金始終降不下來的主要原因。

不過,我們先跳出這個問題,單從一份外賣來看分析,商家與美團之所以鬧到現在這一步,真是因為佣金嗎?

美團要掙錢,商家要掙錢,騎手要掙錢,消費者要省錢,那麼錢從哪來?毫無疑問,總有一方要吃虧,而這一方就是商家。

之前有美團騎手在知乎爆料稱,美團所收的佣金,很多時候都配合著套路,商家需要付出更多。

舉個例項:顧客用紅包總共支付了9元,但美團抽傭並不是看實際支付,即使顧客只給了1分錢,美團也要按利潤抽3.5元,再減2元由商家承擔的配送費,商家實際到手3.5元。而美團的5.5元裡,如果把騎手、中間商和站點等費用扣除,好像就虧了,其實不然。

這其中還包含了紅包套路,這是5元會員紅包在商家兌換的7元,多出來的2元是由商家承擔。也就是說,這一單顧客實際花費是9+2.5共11.5元。而美團拿走3.5+2+2.5共8元,支付給了騎手3.5元,中間承包商和站點等2元,美團實際賺了2.5元。

不僅讓人想起一句經典名言:你或許不賺,但我永遠不虧。那麼商家怎麼生存呢?主要就是依靠那些不怎麼用紅包和滿減優惠的“不精明”顧客了。

因此,在科技君看來,商家們對美團的怨念,或許並不完全是佣金比例,而是一套又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的。想用低價吸引顧客的想法無可厚非,但應該拿出兩全法,而不是想方設法把損失都丟給商家。從這點上來看,美團被噴並不算冤。

商家不可過分依賴低佣金

目前這風向,好像噴美團才是站位正確,但科技君還想說一些忠言逆耳的話。美團有它的可恨之處,但現在有不少人把商家的困難都歸咎於美團,就有點冤了。

美團扣點最高是26%,但不代表所有都是26%,不少商家有扣點返還,大多數維持在19%左右。商家抱怨佣金吃掉了利潤,但如果佣金低到不能平抑成本,平臺也就無法維持了,大家會回到堂食時代。

有能力創新菜品的商家並不多,大多數商家都是同質化競爭,與其死盯著佣金,在網上大吐苦水洩憤,不如把精力轉到運營上,開源永遠比節流重要。

所以,佣金是過路財神不是盈利手段,平臺應該都搞清楚這點。另外,不得不承認這次疫情中,美團也有不少扶助商家的舉動。

比如,推出4億元的“流量紅包”,給新商家7~14天定向引流,拿出每月1億元維護“老商家”,這還不算每月4億元的商家補貼。

另外,美團到店業務此前已經出臺了針對商家的佣金豁免計劃,到家業務從3月起也啟動了“商戶夥伴佣金返還計劃”,以不低於3%~5%的比例返傭給優質商家。

其實,說這些不是為了給美團洗白,而是希望大家明白,佣金不是變數,而是一種衡定成本,既不能讓平庸的商家起死回生,也不應該是運營的焦點。

商家該維權就維權,不想用平臺就退出,切忌因為佣金問題忽略了自身經營問題。餐飲業大部分還是以堂食為主,做好差異化和特色化,增強到店導流和現場體驗才是王道。

如果商家只是隨大流入駐外賣平臺,並把業務重心全部轉到線上,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失敗可能不能怪任何一家平臺。

另外, 消費者們也要明確一個認知,那就是所有便利都會越來越貴。外賣從來就是高階服務,能解決便利,不解決便宜,要享受送餐服務,本來就應該比堂食要付出更多費用。

科技君還記得沒有外賣平臺時,打電話叫樓下飯館送餐都是要額外加錢的。現在外賣比堂食還要便宜很多,雖然作為消費者我也獲得了利益,但不得不得承認,這是不太良性的存在模式。

希望經過這次事件,以後平臺和商家能創造出一個更完善的相處體制,畢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和諧是關鍵。

2019年美團全年營收達到975.3億元,增長49.5%,在淨利潤方面也成功實現扭虧,達到47億元,其主要的營收構成仍然是作為核心業務的外賣。

但亮眼的財務資料並沒有為美團畫上輿論的休止符,反而因為佣金問題而陷入不斷的負面新聞。從2018年期,美團就已經在逐步的提高外賣佣金,商家對此抱怨頗多,而突如其來的疫情也在悄然的放大美團和商家之家的矛盾。

佣金上漲問題由來已久

這其實已經不是美團第一件被曝光這樣的事情了,此前重慶、河南、四川等地區不少餐飲企業都是都發出過類似的呼聲。佣金的上漲對商家來說是提高運營成本,同時商家還需要不定期的打折扣來增加自身的曝光度,無疑雪上加霜。

當商家無利可圖時,只能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這也可能會導致消費者的流失,周而復始,最終損害的其實還是美團自身的利益。

對於商戶來說,抱怨歸抱怨,但說到底絕大多數還是無法離開美團的。面對著不斷上漲的佣金,他們也只能選擇接受。商戶的咽喉已經被美團牢牢掐住,如果撕破臉最終失去的可能會更多。不得不承認,美團作為一箇中間平臺,已經關係著太多商戶的生計。

美團太多不明確的迴應,讓這場矛盾繼續在發酵著。面對著叫苦不迭的商戶,美團自身卻也處於困境之中。根據美團外賣的迴應,在疫情期間啟動了“春風行動”,“推出每月5億流量紅包、4億元商戶補貼,並且針對受疫情影響大的商戶按不低於3%-5%的比例返還外面佣金。”同時美團外賣也在宣告中表示平臺也不得不面對巨大的虧損壓力。

雖然在2019年實現全年盈利,但美團的擴張遠遠沒有結束。同時這種盈利也伴隨著佣金的提升,以及騎手遲到、差評等被扣錢處罰等各方面的條例。

除了外賣之外,作為美團第二大收入來源的到店以及酒旅業務毛利率高達88.6%也是美團最賺錢的業務。但疫情之下這方面顯然也不好過,這點從對手攜程高管“0薪、自願降薪”,公司員工暫緩漲薪等各種急救措施中也可以看出一二。即便是在市場恢復正常之後,兩者之間的戰火也不可避免。

不斷加劇的本地生活戰役

但這些其實也並非美團自身陷於困境的核心點,最關鍵的還是與支付寶本地生活戰略的競爭。

阿里本地生活CEO王磊曾公開指責美團,“最近很多協會商家都在發聲,甚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團還做逼迫商家二選一這樣的事情,我覺得這已經突破底線了。”

對於阿里來說,本地生活是一場不能輸的戰爭。在阿里前Quattroporte衛哲看來,支付寶的電子支付作用和本地生活高頻的電子支付場景相吻合,只有守住了消費場景,支付寶最後才能夠更好的和微信支付相抗衡。但對於美團來說,這也是它的命根。

相比於美團,阿里在本地生活方面還算年輕。但在支付寶、口碑、高德地圖、淘寶等多個產品的優勢結合下,阿里也正遊刃有餘的在吃喝玩樂等各個方向向美團發起全面進攻。

美團在升傭,支付寶就做減傭。在阿里本地生活商家大會上,王磊還表示要幫助100萬商家實現完整數字化生機,幫助5000家本地生活商戶開設天貓旗艦店……

面對阿里的強勢來襲,美團也壓力山大。有業內人士表示為了提高市值美團此前有過一些不良資產的收購在拖累美團的財務資料;加上此次疫情的到來和商家的抱怨,都打得美團有些措手不及。

十年耕耘才換得一朝盈利,但隨後面對的是似乎還是虧損的局面。2020一季度美團業績承壓已經是必然的事實,但這是否會對接下來幾個季度產生不良影響還不好說,即便是堅持長期主義,盈利仍然是懸在美團頭上的一把利刃。

對商家來說,多一個平臺就多一份收入,但對阿里和美團來說,誰都不願意讓對手有可乘之機,哪怕是0.01%的機會。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阿里宣佈調查,蔣凡可能面臨的三種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