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22歲的何同學,由於近日與蘋果CEO庫克的影片連線,一時間成為焦點人物。
影片內容依然延續了何同學一貫的科技人文觀,年輕的中國大學生與聲譽斐然的世界級科技公司CEO的對話,勾勒出一種跨文化、跨代際的意象,獲得了很多讚譽。
實際上,雖然Z世代仍然是B站的主流,其後的α世代(出生於2010年之後的人)使用者乃至UP主已經在不斷流入B站。
陳睿曾表示:“B站永遠會是一個社群。”
何同學走紅不是一個偶然事件,他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自己曾受到相關領域前輩很大的影響和直接鼓勵。
愛否科技創始人彭林是其中之一,何同學直言,自己人生觀裡10%都是從彭林影片裡學來的,他認為彭林的評測不是冰冷的,是有人文關懷、浪漫主義的。
“這對於一個十三四剛開始看測評影片的同學來說確實感覺相當好。”
這在何同學與庫克的對話中也能體現出來,18分鐘的影片中,他們交流了包括教育、公益、運動、乃至人生選擇等諸多話題。
另一方面,在影片走紅被越來越多人關注後,何同學也不斷受到來自粉絲的肯定和激勵,為此還製作了一期“與600萬粉絲的合影”的影片併為這張特殊“合影”設計了一個網頁。
何同學B站影片
A
“影片化表達應該是下一個十年的內容領域的一個主題。”
B站作為這一輪影片大潮中的新秀,仍然處在一個快速增長通道中,2020年8月份,B站的月活資料就突破了2億。
B站財報顯示,2020年Q3季度,月均活躍UP主數量同比增長51%達170萬,月均影片投稿量同比增長79%達560萬。第三季度,B站新增百萬播放影片的數量同比增長73%,萬粉以上UP主數量同比增長75%。
IT時報統計了近三年B站百大UP主的變化,有49名UP主新入選2020年百大,但仍有20多名UP主,連續三年蟬聯入圍百大名單。
(B站百大UP主變化,IT時報)
B站的百大UP主並不是一個粉絲量、播放量的指標榜單,而是B站根據“創作力、影響力、口碑力”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衡量後的官方激勵性質的表彰獎項。
百大榜單能直觀反應出B站內容生態的變化,在2020年的榜單中,新成立的知識區即有11位UP主入選,生活區UP主數量則首次超過遊戲區。
在過去兩年,隨著B站使用者量和使用者使用時長的快速增長,B站流量的集聚效應也越來越快。
羅翔入站僅兩天粉絲量就突破百萬,半年多的時間,羅翔粉絲突破千萬,成為B站最快達到千萬粉絲的UP主。
B
由於B站突出的社群特質,往往能帶來的UP主與觀眾更緊密的互動關係,粉絲粘性很高;此外,近些年B站UP主之間聯動現象也越來越常見。
以B站UP主綿羊料理近期釋出的一則《 戀 舞 全 明 星 》的影片為例——
UP主綿羊被粉絲稱為“新垣結姨”又稱“大姨”,這則影片翻拍自新垣結衣出演的日劇《逃避可恥卻有用》的片尾舞蹈。
隨著B站流量增長和在公共傳播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更多廣告主開始關注B站並更加願意向B站的UP主投放需求,B站在這個過程中透過花火商單、懸賞計劃等完善了官方的商業化通道,提供平臺方面的支援。
“跟其他人不同,我的影片只在B站發。”
她認為,B站的特性意味著對B站流量和商業價值的評估標準也不同,如果釋出到其它平臺達不到預期,其實是拉低了自己在B站的品牌價值。
在商業化的過程中,B站的UP主也比較注重商業合作和內容質量的平衡。
B站UP主黨妹曾介紹,作為變現能力比較強的時尚區UP主,她的收入比較可觀,而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會投入到創作中。
影片幾乎是所有創作形式中成本最高的一種型別。因此,在創作的過程中,無論是使用者激勵還是收入激勵都很重要,繼續在這方面下功夫,是B站未來一段時間需要更加重視的。
C
作為一個影片社群,B站或許沒有最專業的影片創作教程,但卻擁有跟普通使用者關係最緊密、反饋最即時的創作指南類影片——這是其獨特的創作生態決定的,UP主和使用者間的距離更近,甚至願意點對點地去解決使用者的一些小的需求。
優質的內容也更容易在B站得到沉澱。
何同學目前在B站更新影片僅40條,他經常需要抽空從北京回山西老家專門改造的房間內拍攝影片,更新頻率近乎月更,但也正是由於對內容品質的嚴控和對觀眾的認真態度,收穫了更多關注和影響力。
陳睿認為,B站最終會是一個文化品牌公司,就像迪斯尼最早是一家漫畫或電影公司,但最終它是一家文化品牌公司。
長期看,作為一家影響力越來越大的內容平臺,B站的內容生態也需要在內容質量、使用者數量與使用者收益三者間不斷去做平衡。
如此,B站的內容生態才能維持健康的迴圈,何同學也不會只有一個。
參考資料:
《老師好我叫何同學:做影片讓我感覺和別人不一樣》藍鯨渾水
《B站擁抱頭部的羅翔們,素人還能暴打明星嗎?》IT時報
《對話bilibili陳睿:在中國太少企業把使用者當一個平等的人》 晚點Lat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