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本要在2020年慶祝十週歲生日的小米,開年的第一個主題卻是“缺錢”。

作者 | 石頭

編輯 | 火柴Q

2010年4月6日,在北京中關村的銀谷大廈807室,雷軍和林斌、黎萬強等14個人一起喝下一碗小米粥,宣告自己創立的小米科技正式開張,這是雷軍因2007年的金山軟體上市財務自由後的又一次創業起點。

現在十年已過,小米從曾經的小而美走到了今天的全球500強,經歷過2016年的潰敗,遇到過紅米電池爆炸的風波,今天的小米正在用以“小米雜貨鋪”為核心的物聯網布局,詮釋著自己的下一個十年的未來。

在小米十年的起伏中,雷軍為小米立下的經營哲學就是順勢而為。

這來自他2010年重新創業前的投資經歷:在2007年~2010年,雷軍獨自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重新思考世界,他見了許多創業者和投資人,得出一個結論:

“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勤奮的人太多太多,這都只是做事的必要條件,更關鍵的是,人一定要順勢而為。”

雷軍不僅為這個古老的哲學理念提供了一個膾炙人口的當代金句:“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還將自己旗下的“御用投資機構”也命名為“順為資本”。

雷軍、小米和順為踏上的是一個共同的勢:4G與移動網際網路。

藉著4G商業紅利,小米在2018年登陸港股,以手機立身的雷軍也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的排名上,以750億人民幣的身價排在中國企業家的第29位。

但時代的步伐並非永遠向前。

正是在小米上市的2018年以來,移動網際網路的大風已顯露疲態: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從增速放緩進一步轉為掉頭下降,App獲客成本與日攀升,新的消費級機會日益減少。

當難關當頭,風口不在,小米的庚子年要如何繼續起飛?

1 .小米的十年困局

本要在2020年慶祝十週歲生日的小米,開年的第一個主題卻是“缺錢”。

疫情衝擊之下,早在今年2月,小米就被爆出向央行申請了約50億人民幣的專項資金支援,以生產抗疫所需的醫療物資。雖然事後小米釋出宣告否認了網傳的“50億”申請金額,但間接承認了確實曾向央行求助。

小米公告

這家世界500強公司之所以如此渴求現金,是因為佔其營收89%(2019年財報資料)的兩大主營業務——手機和“A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都受到了市場需求萎縮和產業鏈供給不穩的巨大沖擊,而小米的第三大業務“網際網路服務業務”也是建立在這兩塊硬體入口之上。

與小米剛成立時力推的“線上新模式”不同,2016年以來,小米也開始佈局線下渠道,目前已開設1800多家“小米之家”。

根據魔鏡市場情報的資料:2018年時,線下渠道已佔到小米手機國內出貨量的52%以上

一開始就有線下渠道佈局的AIoT業務則更依賴線下門店的銷售,僅在去年,隨著小米AIoT業務的加速發展,小米之家從1378家暴漲到1800家。

結合以上小米線下渠道貢獻的收入佔比資料和已釋出的2019年小米財報,可以估算出,2020年第一季度的小米整體營收中,至少有1/4會成為疫情影響的“重災區”。

不過和線下受到的衝擊相比,小米受到的產業鏈壓力可能更大。

僅在已披露的訊息中,小米今年2月和3月的生產就曾多次遭遇中斷。儘管小米聲稱目前的產能已恢復80%以上,但手機是一個全球分工的高精密商品,全球產業鏈壓力的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導致手機生產的受阻。

目前新冠病毒的海外拐點仍未出現,加上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冠疫情爆發地,這讓核心零部件嚴重依賴美國上游供應鏈的小米手機的生產受阻在產能上存在一定不確定性風險。

在國內,小米對代工企業的話語權也在減弱。

另一方面,因2015年後的工藝升級,國內手機代工廠商已經歷過一次優勝劣汰,目前產能集中在富士康、比亞迪等大廠,在產能上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風險,這加劇了該環節在疫情期間的緊繃狀態。

有產能遠慮的小米倒也在積極行動——在2019年11月的世界5G大會主題論壇上,小米宣佈要在北京亦莊建設全自動工廠。但該工廠第一期規劃的產能只有100萬部,與小米2019年的1.24億臺總出貨量相比,仍是滴水救不了大火。

唯一值得小米“略感欣慰”的是,小米的競爭對手也都不好過。

除了全行業都面臨的銷量下滑問題,華為、OPPO、vivo幾家主要友商都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坐擁全球第三和第四大代工廠的OPPO、vivo雖無產能不足的問題,但復工的安全管理、裝置維護等依賴線下作業的工作正讓Ov焦頭爛額。且Ov的銷量比小米更依賴線下渠道,這也讓這兩家公司面臨著更大的市場下滑壓力。為了維持現金流,OPPO和vivo都在年初進入了口罩和體溫槍的市場尋求資金壓力上的緩衝區。

中國產老大華為,已在2019年因中美貿易衝突全面進入了“孤立求生”境地。除疫情衝擊外,華為還要忙著GMS生態、剝離安卓程式碼和推進鴻蒙計劃,其當前的困境比小米更復雜。

在小米的十週年,不光是小米自己的日子不好過,全行業和全人類都一起掉進了坑裡。

2.手機困境

作為小米十週年的特別日子,小米的難還不僅僅是外部環境上的,還有來自內部決策失誤的歷史“賬單”。

因為過去9年過於專注價效比,小米一直無緣高階市場。雷軍有幾次衝刺高階的機會,但總是功虧一簣,最可惜的就是2016年錯失了MIX一代衝刺高階市場的絕佳時機。

圖為小米MIX3

直到4年後的2020年,小米才在高階市場重新起航。

按照小米10釋出前,官方預熱的說法,今年的米10不計成本,要讓價格全面放飛自我。

所以,這款搭載了三星一億相機模組和90Hz高刷屏的數字旗艦,便在十週年的特殊日子裡,成了小米第一款起售價直奔4000元的走量機型。

單從內部決策而言,小米衝擊高階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但是相對OPPO、vivo和華為三大友商品牌,小米是四家中最缺少高消費力使用者的企業。

雖然雷軍很貼心的為自己的小米10使用者提供了12期到24期的免息分期服務,來提升米10機型的銷量,但這種刺激背後,本身並不能改變小米手機缺失高消費受眾的僵局。

小米2019年的財報顯示,小米2019年的手機單價只有980元,其中出貨量最高的單品不是我們在媒體和測評機構上常見的小米9和小米9Pro,而是售價999元起售的紅米Note7系列。

圖為小米財報

2019年8月,小米官方宣佈,紅米Note7僅在上半年就出貨達2000萬臺。也就是說,在小米去年賣出的1.24億部手機中,單單紅米Note7一款機型就佔了至少六分之一。

單品熱賣是件好事,但過於依賴低價單品的小米,顯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廉價”帶來的品牌破壞力。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這句話放到小米衝刺高階市場的比喻,一點都不為過。

基於中國人均收入的天花板限制,中國國內的手機消費群體有80%以上的受眾主要集中在3000元以下的機型選擇上,而定價3999元起步(按4000元算)的小米10,所在的手機市場區間只有整個消費市場的7.5%。

在本就有限的市場空間裡,小米要想活下去,小米10的定價已經觸及蘋果和三星的核心使用者。

但蘋果、三星和華為能夠站穩高階手機市場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於三家公司用自身技術所打造的過硬黑科技。

類似最好用的系統、最頂級的螢幕和獨一無二的超級相機。

小米10今年雖然在相機模組的引數上努力追平了華為,但基於高速攝影、RYYB以及AI加持下演算法和玩法上的差異,好引數很多時候在消費者使用過程中並不等於好體驗,也不等於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

此外,曾經幫助小米走向成功的網際網路營銷,現在在很多人眼裡成了小米手機的一個減分項。

據外媒拆機發現,小米10標準版的手機裡,大大小小擠下了高通旗下的20多個晶片模組,包括電源管控、音訊管控等諸多可以中國產化的零部件,小米均採用了高通的整合方案。

基於企業追求利潤的本能,用什麼、怎麼用,只要能給消費者帶來好產品這些都無可厚非。

小米集團副Quattroporte盧偉冰在今年2月11日的微博

正如雷軍給小米定下的生存哲學,凡事要順勢而為,但小米眾多高管在微博上主動挑起的輿論戰,顯然違背了雷軍喊出的“飛豬理論”。

事實上,除卻公司層面和宣傳層面的小失誤,小米手機的品控問題也一直在制約著小米產品的高階形象。

僅以剛剛釋出的小米10系列為例,小米已經連續多年在產品品控上對晶片部分採取不點膠處理,而這一工序是華為、蘋果、三星、OPPO、vivo乃至魅族這種小公司都在踐行的行業準則。

按照小米官方解釋,點不點膠也許真的無關品質,但卻有關企業對產品品質的態度選擇。

這種選擇,體現在小米10系列上的表現是:根據小米10京東面的使用者評論,小米10消費者曾遇到眾多小米10在螢幕、光線感測器和攝像頭等小細節上的翻車事故。

能讓這些本就有問題的全新產品,通過官方渠道流向市場背後,本身意味著小米要衝擊高階市場的路,仍有許多小毛病需要矯正。

正如雷軍自己的宣言,要做“感動人心,價格公道的好產品。”

也許是今天的特殊情況,讓小米走的有些著急,所以才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失誤。

而印度市場,目前正是小米和OPPO、vivo三家中國產手機巨頭在海外的主要市場。據IDC的資料顯示,2019年時小米、vivo和OPPO分別憑藉4360萬、2380萬和1630萬的出貨量資料,分別佔據印度手機市場的第一、第三和第四名的位置。

因此,這樣或那樣的噩耗,讓小米必須不計“手段”的活下來。

總的來說,2020年是一個手機市場多“磨難”的年份,但這樣或那樣的“磨難”背後,也讓逐漸固化的格局開始出現鬆動,給到了後來者打破規則的可能。

但這種可能性要順勢而為,要從產品的技術積累上,用自己的研發投入來逐漸縮小與優等生的差距。因為消費者對好的體驗是趨同的,就像曾經iPhone和三星能在中國霸佔第一第二的位置是一個道理。

只是技術的世界,沒有太多捷徑。

3.物聯網小米的突圍之戰

在困難重重的手機業務之外,小米近年來更受關注的、指向未來增長的業務是AIoT。

經過6年的沉澱後,根據小米財報的資料顯示:2019年IoT與生活消費品的營收達到了621億人民幣。

圖為小米財報

小米進軍AIoT市場源自雷軍對風口的預測,2013年時,4G牌照剛剛釋出,小米手機還在萌芽期,但雷軍還是毅然決然地踏入了物聯網的藍海,並立下了一個十年實現1000億營收的目標。

到現在,小米的物聯網生態鏈投資企業已達到290家,其中石頭科技還在今年2月登陸科創板。

小米之家線下店面

根據華泰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零售賣場的坪效(每平方米每年創造的收入)大約為1.5萬,新零售的代表盒馬鮮生坪效為5萬,小米卻可以做到坪效26萬。

但這還只是短期的不利。

小米在物聯網面臨的真正挑戰,是未來AIoT體驗上的協同性,即不同裝置間的聯動體驗。

根據小米財報顯示:為了能守住AIoT的領先地位,小米計劃未來將投入500億用於5G+AIoT的研究。這一投入初看數額巨大,但在5G+AIoT賽道,小米所面對的對手卻是小米體量的數倍不止。

圖為小米財報

以華為為例,華為在2019年的研發投入超過了1300億人民幣,而小米去年的研發經費則只有75億人民幣。這導致的一個直觀結果是,在5G+AIoT的賽道上,華為是通過晶片研發能力,從AI的全場景進行AIoT的切入,而小米則更多隻能在C端產品上進行底層技術之上的創新和打磨。

以兩家公司的C端產品的體驗而言,華為的多屏協同已經開始打破谷歌在安卓上的瓶頸,但小米的生態卻依然只能在安卓之上,去做有限提升的升級。

僅憑上述的對比來看,小米在AIoT的佈局似乎沒有什麼希望。所以,深知自身優勢的雷軍,也將小米手機的模式帶到了IoT的市場上來。

簡單來說,小米在AIoT的賭注一是價效比,二是品牌賦能。

價效比的玩法我們不做過多展開,僅以一個事實為例,目前市面上能用一千元就能完整組成一個小型物聯網房間的品牌,有且只有小米一家。

圖為小米官網

和小米的親民路線不同,華為和蘋果的IoT產品,雖然在互動體驗上比小米更好,但兩家公司的產品也相對昂貴。

基於價效比,小米7年成為+國內最大物聯網平臺的原因則是“品牌賦能”。

據小米在採訪中的介紹:小米和物聯網生態鏈的企業合作,有兩個原則,一是隻投資不控股,二是隻幫忙不添亂。

簡單來說,小米更多是為這些公司的產品通過品牌合作提供背書,小米的角色更像孵化器,而不是操控者。

就像一個售價100元的普通音響,放在市面上可能少有問津,但假如和小米合作,引入小愛同學,成為小米AIoT生態的一部分後,銷售難度則會被大大降低。

最後,品牌賦能實現的關鍵是,小米正在培養了一個成本更低的AIoT入口——小愛同學。

小愛同學3.0釋出

基於手機市場已經遇到瓶頸的事實,小米目前正在通過小米控股企業,努力將小愛同學作為小米網際網路服務的最大入口。

要知道,賣手機的周邊裝置,比賣手機的成本要小上太多。而相同的是,兩者都能通過網際網路服務為小米貢獻資料和利潤,都能將使用者的消費習慣鎖定在小米的生態範圍之內。

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的資料顯示:小愛同學月活躍使用者 5790 萬,連線裝置達 2.1 億臺。而在2019年11 月 14 日,據小米官方透露:小愛同學喚醒次數達到了 341 億次,大概每一秒有 954 人呼喚它。

這些海量的資料,即讓小愛同學成了小米在物聯網互動體驗的定向突破口,也讓小米對小愛的“智慧訓練”獲得了來自資料數量上的優勢。

不過,真正讓小愛和百度、天貓等其它語音助手產生身份差距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小愛的體驗好壞深度綁定了小米集團在AIoT業務的創收能力,所以小愛專案在小米公司的內部地位,遠比其它語音助手更高,也更容易獲得來自研發經費上的扶持。

所以,對大投入研發的捨棄儘管令小米當下在AIoT佈局上遇到了阻力,但小米的定向突破,也未嘗不能在未來十年站穩5G的一席之地。

大概,從選擇價效比和賦能路線開始,小米的目標就是成為更好的小米本身,而不是華為劍指三星、蘋果的路。

4.小米十年的模式之痛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小米在十週年遇到所有困境,其實都源自小米最初的選擇。

這個選擇就是雷軍的生存哲學——順勢而為。

2010年4月,小米公司成立後最先發布的產品不是小米手機,而是小米手機的系統介面MIUI。所以,早在小米的第一步動作開始,小米追求的就是融入全球產業鏈下的網際網路經濟,而不是通過硬體來稱王稱霸。

為了理解小米的選擇,讓我們把時間稍微往前拉一點。

2007年11月,谷歌主導下,多家企業成立了手機開放聯盟,整個聯盟裡面的企業都為如何做出更好的安卓手機進行服務,隨著聯盟的成立,手機生產的各種零部件標準得以統一。

所以,到了2010年時,手機的模組化程度已經非常高,這直接改變了做手機必須涉足硬體技術領域的現狀。

深圳華強北市場

說硬體領域是中國手機產業的最大短板也並不為過,這是因為2000年後的網際網路熱潮裡,受到人才限制,中國的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產業,都是以網站建設和APP開發撐起來的,程式設計師群體數量可居世界第二,但晶片、高精度機械和核心原材料等領域,人才卻屈指可數。

而小米創始人雷軍,就是那個時代順著網際網路大潮摸爬滾打闖出一片天地的老人。

所以,於情於理,雷軍都沒有選擇從硬體切入手機市場的理由。

在小米成立後不久,基於小米另一位合夥人——小米二號人物林斌的人脈關係,小米還拉來了移動晶片巨頭高通的投資,這讓小米至今都是國內高通旗艦晶片的首發品牌。尤其是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國內的曉龍865機型基本只有小米一家屬於常態供貨。

小米聯合創始人林斌

對此,前魅族三劍客之一的李楠,還一度為小米衝擊高階市場發言。並在網上評論到:“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貌似小米10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的中國產品牌865現貨機型。”

如果稍有了解小米手機歷史的人都會理解,藉著高通的勢,小米手機過去9年在國內市場表現,其實都和高通驍龍的SOC息息相關。

比如小米在2016年的停滯,除了小米得罪供應鏈廠家外,最重要的一個外因就是高通驍龍820的表現不佳,也是那一年華為站穩了高階市場,Ov完成了對小米的強勢逆襲。

但從今天中國產手機市場的整體格局來看,已經進入世界500強的小米遠遠算不上輸家。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高通成就了小米的同時,小米也成就了高通。

2017年,雷軍親自發布微博:從驍龍800系處理器誕生開始累計,小米佔了高通中國區出貨量的66%,並且按照高通的說法,沒有小米就沒有高通800和旗艦處理器。

雷軍2017年的微博

憑藉小米的快速成長,根據高通的財報顯示,中國已經是高通在全球的最大市場,佔全球總營收的65%以上。

但高通作為一家上游廠家,雖然資本關係上和小米更親近,但在商業的利益抉擇上,為了對錢負責,卻也只能一視同仁。

因此,小米能從高通那邊買到的東西,OPPO和vivo往往也能拿下,這導致了今天高通系手機在功能特色上的嚴重同質化。

而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目前躋身高階手機市場的三大品牌,無論華為、三星還是iPhone,往往都會有自己的獨家特色,這些特色的產生都是基於硬體能力上的延展。

諸如三星手機的顯示效果好是因為三星控制著全球90%以上的小型OLED螢幕產能;華為手機的夜間拍照能力強,是因為海思晶片結合了RYYB的特殊演算法;而看似以系統優勢站穩高階市場的iPhone,其A系最強芯的加持也是iPhone能夠體驗致勝的基礎。

2017年,小米也曾唐突的進入過手機SOC市場,但正如三星獵戶座在燒完無數研發資金後放棄自研核心的無奈,很多東西往往也不是有錢就能買的。

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所以小米目前只能成為更好的小米,而成為不了第二個華為、三星或是蘋果的樣子。

其實,小米一直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企業定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只是2020年,因讓自己的產品和友商全面對標,小米受到了市場情緒的太多期待,但消費者又會很快發現,小米還是小米,因此難免失望。

但對於生於順境的小米來說,十年也只是這家最年輕500強的起步,未來的5G和AIoT的時代,相信走出逆境的小米也會收穫“屬於小米”的更多可能。

END.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2019網際網路安全與DDoS態勢研究報告解讀Pro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