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不知道你有沒看過《機器人瓦力》這部動畫電影,我在想人類以後發展到AI時代(前提是AI沒把人類滅了),很有可能就像這部電影的情景。

電影裡就是這樣,在不久的未來,人類盡於不用為了生活工作的一切瑣碎事而煩惱,甚至不用去工作和生活而勞累,一切的生產甚至生活起居都由AI人工智慧完成,我們人類只需要趟著玩!想想這也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東西吧,看似美好但慢慢的人類卻失去了探索的精神,活著就像被圈養的動物一樣!

下面簡單給大家介紹下電影內容。

公元2700年,地球早就被人類禍害成了一個巨大的垃圾場,已經到了 無法居住的地步,人類只能大舉遷移到別的星球,然後委託一家機器人垃圾清理公司善後,直至地球的環境系統重新達到生態平衡。

電影劇照

在人類離開之後,垃圾清理公司將機器人瓦力成批地輸送到地球,並給他們安裝了惟一的指令——垃圾分裝,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機器人一個接一個地壞掉,最後只剩下惟一的一個,繼續在這個似乎已經被遺忘了的角落,勤勤懇懇地在垃圾堆中忙碌著,轉眼就過去了幾百年的時間,寂寞與孤獨變成了圍繞著他的永恆的主題。

然而,一艘突然而至的宇宙飛船打破了這裡的平靜,它還帶來了專職搜尋任務的機器人伊娃,當瓦力經歷了幾百年的孤獨,終於見到了另一個機器人時,他覺得自己好像愛上她了,伊娃在經過了反覆搜尋和精確的計算之後,找到了地球開始復甦的證據:一株綠色植物,她通過宇宙飛船將自己的發現報告給人類,收到了將綠色植物帶離地球的指令——人類正想盡辦法重回地球,所以他們不會放棄任何可能的機會。於是瓦力追隨著伊娃,展開了一次穿越整個銀河系、最令人興奮、也是最具有想象力的奇幻旅程 。

情節設定

將一個反傳統的故事概念融入到一部傳統的電影當中,這就是由迪士尼和皮克斯聯手製作的最新動畫片《機器人總動員》所遵循的理念,講述了一個與寂寞和孤獨為伴的科幻故事,主角是當人類遺棄了地球之後、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後一個機器人瓦力。然而製作這樣一部非常規的科Phantom片,卻讓皮克斯承擔了前所未有的風險,因為瓦力不僅不會說話,也沒有辦法做出任何明顯的面部表情,觀眾只能通過行為或發出來的電子聲響,來猜測他到底在想些什麼。這樣的設定不知道會不會讓觀眾產生一種正在觀看默片的無聊感,不過影片的編劇兼導演安德魯·斯坦頓卻認為,這可以讓整個觀影過程具備更多的潛在樂趣。

角色設定

皮克斯所追求的藝術風格的自由化完美地促進了

機器人總動員海報(19張) 動畫工業的發展,在特別而又意義非凡的CG動畫領域裡獨領風騷。《機器人總動員》似乎正在以一種獨有的離奇方式,將故事中的主角瓦力首先定位成一臺機器,其次才是一個角色。為瓦力設計出性格和人物特徵,就像對待寵物一樣,沒有任何面部表情和語言做幫襯。

抽象語言

製作《機器人總動員》時所面對的最大挑戰,自然是如何在沒有對白的情況下清晰地表述整個故事的發展。導演安德魯·斯坦頓認為‘無對白’這種說法本來就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因為這裡始終都有對白貫穿著影片的始終,只是使用的是一種所不知道的語言而已。瓦力擁有獨立的思考體系以及交流方式,雖然聽不懂他在說些什麼,但並不代表他就不能表達自己。

真人出演

《機器人總動員》還首開皮克斯作品的先河,在內容里加進了一段由真人出演的電影膠片。為影片加入一段與音樂有關的片斷,內容則是從一部真人電影中節選出來的。這部影片所展現的人類的未來,本來就是一種有點奢華的進化,在影片中穿插真人畫面,這部分內容的出處就是1969年的歌舞影片《你好,多莉!》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又一臺“遙控器”手機現身,這種設計真的是未來的趨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