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24,小米釋出了新一代純數字系列機型-小米 5
2015 年並沒有釋出數字系列的旗艦,釋出的 MiNote 系列定位也是高階,但是銷量並不是那麼的理想,於是重新走起價效比路線。雖然小米 5 的起售價依然是 1999,但在硬體上可沒含糊,甚至搭載了十餘項“黑科技”。在釋出前我看見了幾條官方釋出的預熱影片,那幾個影片想表達的主題都是“快的有點狠”,無論是外觀上還是效能上,都讓我很心動,當時就特別想擁有這款機器,奈何當時自己並沒有那麼多的錢來購入一臺兩千元的旗艦機,所以就一直沒有購入。
小米 5 的外觀方面,背面延續了初代 MiNote 系列的設計,一樣的攝像頭、閃光燈排列,一樣的 3D 玻璃,乍眼一看還以為是縮小版的 MiNote。攝像頭和閃光燈放在了左上角,整機背部有很大的留白空間,簡潔美觀;
3D 玻璃在握持感和觀感上都很討人喜愛,也讓我愛上了裸機的觸感。
我這一臺機器是經典的黑色配色,不同於現在安卓手機市場中的那些花哨配色,純黑色穩重,大氣,而且耐看,還透著一絲高階感,這返璞歸真的感覺真不錯!美中不足的是,這個機器使用的亮面玻璃,沾染指紋的情況還是比較明顯的。
機身的邊框為鋁合金材質,有明顯的切割,這麼做想必也是為了與大弧面的後蓋玻璃應和吧,在手感上也沒有不適。而且邊框還做了 CNC 高光切邊,可謂是啞光鋁合金邊框上的一個小點綴,在光線照射下更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受。這個不是比喻,而是在側面看真的有些晃眼。
頂部依然是熟悉的排列,極為先進的 3.5mm 耳機孔,紅外發射器與降噪麥克風。底部是完全對稱的設計,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底部充電口兩側都有開孔,但是隻有一側是揚聲器,另外一側是麥克風,完全是為了美觀才選用了這樣的設計。
機身的頂部和底部都有兩條天線帶,雖然破壞了一體感,不過這也是使用鋁合金材質的邊框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
螢幕上方依然有標誌性的 MI 標,不過這也是最後一款在螢幕上印刷 LOGO 的小米手機了,從 MI 5S 開始就沒有了。一是在蓋板上印刷 LOGO 有一些“土”,二是可能是小米在對過去作告別,向消費者宣告自己在未來要“一往無前”
螢幕下方是兩顆電容按鍵與一個集成了指紋識別功能的實體 Home 鍵,小米沒有隨大流使用“腰圓“按鍵,而是選擇了一顆比較細長的按鍵。而且小米 5 的 Home 鍵是凸起的,雖然能更容易在褲兜中找到按鍵,但也加大了手機背面朝上放置在桌面上時 Home 鍵誤觸的機率
旗艦手機肯定要搭載旗艦 SOC,小米 5 也是搭載了高通當時最先進的 SOC-820。滿血驍龍 820+3GB Ram 這一套五年前的旗艦效能,雖然當時“快的有點狠”,但放到現在肯定是不夠用的,甚至能被百元機吊著打。經歷了燚龍 810 的功耗翻車,高通在這一代收斂了一些,核心由八顆改為四顆,但是綜合性能提升比較大。本以為這樣總能控制住功耗,結果後來還是變成了焱龍 820。
但現在畢竟已經是 2021 年了,820+3GB Ram 終究是過時了,無論是在 Lightroom 中處理 CR2 格式的圖片,還是開啟微信淘寶等日常使用的應用,流暢度一言難盡,甚至有時卡到和別人在微信上聊天時,打字打著打著輸入法閃退,我想,如果 Ram 提升到4GB,那麼流暢度說不定能大有改善。
這個機器可以說是我曾經的一臺夢想機,如今也算是滿足了當時的小心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