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學會
為做好通訊業的科普和學術工作,推動中國通訊業的發展,1978年5月,中國通訊學會正式成立。
☟☟☟
古代人的通訊智慧
早在商周時期,為了傳遞軍事情報,築烽火高臺,燃烽火狼煙。這種通訊方式是古代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是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電報”。
▲烽火臺
燃燒烽火傳遞訊息只是軍用的通訊手段,而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是郵驛。為了促進郵驛通訊手段的發展,歷朝歷代都建立了較為完備的郵驛制度。
明代永樂年間,寧波幫商人首創民信局,郵局便在中中國產生並逐漸壯大;電報也經歷了從有線電報發展到了無線電報;還有電話,自1882年傳入中國後,一直為中國人所追捧。
洞察通訊難題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通訊業發展緩慢,通訊業基礎設施落後。1952年上海市首先開辦了公用電話傳呼業務。隨後,全國各地紛紛出現了傳呼電話。但是,這並沒有改變通訊難的社會問題。
▲當年的傳呼電話要靠“吼”才能聽見
到了19世紀70年代,通訊難這件事由於通訊衛星的引進而出現了轉機。1972年初,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帶來的衛星地面站被中國買了下來,留在了北京電信管理局。
1972年下半年,日本田中首相訪華結束後,中國把日本帶來的衛星地面站也設法買了下來,留在了郵電部上海郵電科學研究院第一研究所。
這兩個衛星地面站為中國日後通訊衛星的研究和衛星地面站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借鑑。1975年中國通訊衛星工程“311工程”正式啟動,這標誌著中國即將擁有自己的通訊衛星,通訊難的問題也將得到解決。
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提出了“先把交通、通訊搞起來,這是經濟發展的起點”的發展政策,並將通訊列為經濟建設的重點之一。
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為了做好通訊業的科普和學術工作,推動中國通訊業的發展,1978年5月,正式成立了中國通訊學會。
驅動科學發展
中國通訊學會自建會以來,緊密跟蹤世界通訊科技發展趨勢,結合中國通訊與資訊產業發展實際,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學術交流、科學普及和繼續教育及諮詢活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廣泛的影響。
在全球4G技術的應用方興未艾之時,第5代行動通訊(5G)技術已經成為整個學術界和資訊產業界最熱門的課題之一,掀起全球行動通訊領域新一輪的技術競爭。尤其是車聯網的出現,更是與5G技術密不可分。
在2018中國資訊通訊大會期間,中國通訊學會通訊裝置製造技術委員會舉辦了 “5G與車聯網技術及應用專題報告會”,並撰寫了《車聯網技術、標準與產業發展態勢》前沿報告。
這份報告通過對汽車、交通、通訊、網際網路、積體電路等行業的分析,探討了車聯網工程建設中的重大難題,提出了技術和產業政策建議。
超前佈局 力爭主動
在2019年8月在杭州舉辦的2019中國通訊學會環球科學家藍海論壇上,參加論壇的各界代表就當前的5G發展做了闡述。
▲2019藍海論壇概念海報
參會代表表示,面對5G時代的到來,要積極搶抓5G商用機遇,支援5G在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現代農業、智慧能源等領域應用突破,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轉型。
會議還以“第六代行動通訊6G技術”“人工智慧與無線大資料”“空天地海一體化網路”等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國內外大學科研單位以及企業的專家和精英,為迎接6G時代,做進一步的工作規劃。
學會發展永不止步
2019中國國際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大會與2019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絲路投資大會於9月7日由中國通訊學會與其他相關的機構組織聯合同期舉辦。
▲2019中國國際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大會
參會代表認為,中國的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步入快車道,形成了戰略引領、政策支援、技術創新、產業推進、開放合作的良好互動局面,為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堅實動力。
大會旨在推動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更好的把握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機遇,促進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中國通訊學會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自建會以來已經過了41年的發展。
學會現下設28個分支機構,與全國29個省級通訊學會建立了密切的聯絡和指導關係,擁有會員5萬餘人,搭建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每年組織大型學術交流活動30餘次左右,與美、德、日、韓等國家的學會、協會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每年都會舉辦ICCC(中國國際通訊大會)等會議。
中國通訊學會主辦或聯合主辦的《中國通訊(英文版)》《通訊學報》《電信科學》等期刊是通訊領域具有權威性的刊物。學會還設立了“中國通訊學會科學技術獎”,表彰獎勵通訊領域的優秀人才。
(感謝中國通訊學會提供指導)
[1]錢立富 李蘊坤 錢奕昀.通訊70年:不僅是一部電話的編年史[N].IT時報,2019-08-26
[2]中國通訊學會.車聯網技術、標準與產業發展態勢前言報告[R].北京:中國通訊學會.2018:1-48
[3]李鳴生.中國通訊衛星發射揭祕:美國衛星震驚周恩來.東方網.2006-06-28
[4]中國通訊學會官網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絡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