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小程式再添一家,這次入局的是電商巨頭京東。

2020年4月22日,京東小程式開放平臺正式上線。此舉並非臨時起意,早在去年的5月24日,京東就掏出300萬元獎金,發起了小程式創新大賽。顯而易見,京東在小程式領域的佈局,遠比今天要早得多。

過去的三年時間,小程式正在重塑移動網際網路的生態模式,未來由少量超級APP+眾多小程式,為移動網友提供多元服務的新生態模式將成主流。

可以說,小程式正在加速超級APP的“霸權”。相比於最早入局的BAT,甚至360、美團、位元組跳動等平臺型公司,京東小程式平臺推出時間的並不算早。好在前者們完成了小程式初步的“全民”教育,作為擁有接近4億“高質”使用者的電商平臺,它的入局,將給使用者帶來一個完全不同的小程式生態。

作為國內GMV排行第二的電商平臺,京東正在使用者規模和增長速度上被拼多多趕超,京東小程式的出現可謂“恰逢其時”。京東能否借力小程式打破當下困境尚不可知,單就短期影響來看,小程式將盤活京東的整個生態,助力其由電商平臺向綜合服務平臺全面過渡。

都是小程式,京東有啥不同?

小程式對於中國使用者而言,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無論是五環內還是五環外的使用者,日常生活裡或多或少的都要用到小程式。

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家有志於成為超級APP的平臺,都不會放棄小程式這個賽道。據艾媒諮詢資料顯示,由於微信小程式的普及,以及阿里、百度等企業入局,小程式使用者規模呈現快速增長狀態,2019年使用者規模將超過6.5億人,到2020年,小程式使用者規模預計將超過8.5億人。

相比於其他小程式開放平臺,京東有哪些不同呢?

京東小程式計劃其實自2019年就已啟動,包括京東電器、京東到家、京東小白信用、京東PLUS會員生活特權等小程式率先上線。而中國電信、漢堡王等知名品牌也上線京東小程式平臺,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服務。還有美豪酒店、一嗨租車等品牌,也通過京東小程式平臺向用戶提供服務。

根據官方介紹,加入京東小程式開放平臺的商家,可以與京東平臺的營銷、交易、支付、會員、物流等能力進行打通。京東十餘年時間積累了非常多的商業交易方面的優勢,也就是說,加入京東小程式的品牌商,可以借力平臺構建起自己的特色場景與供應鏈能力,吸引力不可謂不高。具體而言,京東的以下幾個優勢,將給其小程式平臺帶來一定的差異化。

特色一:物流體系。京東物流作為電商平臺自建物流的代表,其重資產模式在成立之初一直受到市場質疑,而經歷了近十三年的發展,京東物流實現了自身的迅速成長與迭代進化。

京東物流服務京東平臺十餘年,在消費電子、家電大件等行業積累了深厚的供應鏈經驗。

目前,京東物流在自建物流網路基礎上,已經形成涵蓋倉儲、運輸、配送、客服、金融等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尤其是在消費電子、家電大件等行業,京東物流積累的供應鏈管理經驗很有價值,能為品牌商提供庫存管理、訂單處理、到倉服務、落地配送等一系列服務。

這是京東小程式平臺相比於微信、阿里、百度等玩家最大的不同,目前尚不知京東物流與京東小程式的打通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如果能夠實現深度的、全面的打通,這將給京東小程式平臺上的品牌商在優化使用者體驗上提供一個有力的支援。

二是金融信用體系。京東金融業務的盤子雖然弱於阿里,但其規模已經非常龐大。根據App Annie釋出了《2020年移動財務應用報告》,2019年“雙十一”第一個小時內,京東金融白條交易額就實現10秒破億,交易額同比增長320%,京東支付峰值同比增長達到327%。

京東小程式支援京東支付、小白信用等多種金融能力,其中白條付款能緩解使用者資金壓力;信用作保使用者能享受到免押租賃服務。這方面,京東小程式將能提供和支付寶小程式一樣的金融“賦能”支援。

三是,與微信的打通。微信在國內已經擁有11億的龐大使用者量,京東與微信的無縫對接,意味著京東小程式平臺商家,將“享受”在微信小程式一樣的“待遇”,結合京東提供的物流、金融能力的加持,將會有利於它們在微信生態上向社交使用者提供更佳的服務體驗。

雖然,當下小程式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BAT與360、美團、位元組跳動紛紛入局,可京東具備著以上玩家所沒有的獨有生態優勢。而且,在極速物流、電器消費上深耕多年的京東,使用者規模相比BAT看起來要弱上很多,可在“白領階層”的深耕,也將給京東小程式帶來很多的新想象空間。

據去年11月Counterpoint釋出的資料顯示,中國市場線上渠道iPhone銷量,京東份額佔比超過50%,線上每賣出兩臺iPhone,就有一臺來自京東。由此可見,京東平臺上的使用者屬性更偏向於一二線城市高收入人群。

平臺上使用者品質相對偏高,也是京東比較亮點的一面。

毋庸置疑的是,具備以上諸多獨特之處的京東小程式,將給使用者帶來完全不同的小程式體驗,這也將給京東系APP帶來龐大的新流量。不過,解決流量困境只是一方面,京東上線京東小程式平臺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拋開這個話題不談,先看看京東小程式對京東流量方面帶來的變化。

專為破除流量困境而生?

外界經常用一句話來調侃阿里對外收購行為,就是:給我流量!給我流量!如果不是拼多多的意外崛起,阿里的流量資源其實一直遙遙領先於同行。

為什麼電商平臺不顧一切地購買流量呢?因為平臺上的品牌和商家越來越多,如果不保持積極擴張,那麼平均下來商戶分到的流量會越來越小,不利於平臺生態的健康發展。

電商流量為王,事實上所有的電商平臺都像阿里那樣有著流量飢渴症,京東也不例外。2014年騰訊入股後,京東獲得了金子般的微信一級入口。在微信流量扶持之下,京東的年活使用者連續三年高增長,從之前的不足5000萬增長到2016年底的近2億,翻了兩番。有著微信流量的扶持,京東的流量飢渴症表現得沒有阿里這麼突出。

但拼多多崛起之後,京東的處境改變了。儘管拼多多的定位和京東並不相同,但它通過微信分享提前截胡了大量京東渠道下沉的目標使用者,變相壓縮了它的成長空間。

對比年活使用者資料,可以觀察兩者之間的相關性。2017年京東年活使用者只增長了29%,首次低於50%,而2018年更是陷入幾乎停滯狀態,僅僅同比增長4.38%。這兩年,恰恰是拼多多通過微信分享獲得使用者的高速增長期,迅速反超了京東,成為國內使用者數量第二大的電商平臺。

現在,拼多多的活躍使用者已經逼近6億,與淘寶量級相當。京東從第二大使用者平臺跌至第三,在電商市場的流量份額被嚴重削弱。隨著整個電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而京東的流量資源份額卻在縮小,勢必對其未來長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在微信紅利期不在,拼多多的強勢崛起之下,現在的京東同樣面臨著流量困境。

為了破除流量困境,京東採取了一系列辦法:開通直播、上線站內群聊、推出社交電商平臺京喜等。其中京喜應該是最大的一個動作,京東甚至將微信APP的一級入口分配給了它。去年12月中旬,京東宣佈其日均訂單突破了一百萬,京喜已成為京東獲取新流量的一個重要的落子。

但京東直播在淘寶、抖音、快手的擠壓下表現並不如意,京東上數量龐大的直男使用者似乎對站內群聊也不感冒,顯然這些動作不夠保險,京東還得尋找其他有效方法。

微信小程式誕生後,使用者無需跳轉便可以微信內完成購物、遊戲、資訊、音樂和叫車、訂外賣等生活服務。實踐證明,微信的流量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因為鎖定跳轉而創造了更多的內生流量。

這就為京東破除流量困境提供了另一種思路:在現有業務基礎上,提供更多互補性的新功能和新服務。據悉,京東小程式打通京東APP、京東金融APP、京麥APP等多個APP平臺,

通過小程式戰略京東可以創造出可觀的內生新流量。

雖然京東小程式現在才正式開放,但早在2019年就已經啟動。京東電器、京東到家、京東小白信用、京東PLUS會員生活特權等自有業務小程式率先上線試執行。

之後邀請了部分品牌進行內測,反饋的效果不錯,中國電信、漢堡王等為使用者提供個性化服務,而美豪酒店、一嗨租車等實現了深入挖掘京東平臺的使用者潛力。

京東小程式的工具屬性,讓商家在京東站內培育私域流量成為可能。運營得力的商家,可以將使用者沉澱在自己的小程式上,獲得低成本的長期流量,提高經營效率和效益。

對於京東來說是件兩全其美的好處;一方面激勵優質商家實現了長期留存,另一方面緩解了公域流量緊張,為其他商家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除了深挖京東現有使用者的潛力之外,京東小程式可以與微信小程式打通,實現與微信平臺的無縫對接。這意味著,在騰訊對京東生態的扶持下,京東小程式還可以從微信大生態中獲取使用者,從而創造更多的新流量。

至此,基本可以明確京東小程式的流量使命:一是深挖京東內部使用者潛力,創造更多內在流量;二是與微信生態互通,實現站外引流。那除了解決流量問題,京東小程式還承載著京東什麼野心呢?

京東生態:從商品到服務

提起京東,我們早些年對它的固有印象還是數碼3C。隨著多年不懈的努力,圖書、服飾、大家電、京東的品類不斷擴張,現在它早就成長為一個綜合性電商平臺。雖然其SKU的豐富還不能和萬能的淘寶相比,但人們日常衣食住行相關的商品,基本上都可以在京東平臺買到。

如果繼續擴張品類的話,京東唯一的方向就只能是服務了。儘管京東也銷售門票、機票和酒店等業務,但那更準確地說應該是虛擬商品——服務的所有權,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服務。比如直播、培訓等服務,在現有模式下,京東APP很難承載服務落地的功能。

同時,京東的業務也在不斷多元化擴張,在零售本業之外,延伸到物流、金融、醫療、本地生活等諸多領域。部分新業務上線了獨立APP,其使用者基礎多以集團使用者為主,還需要京東APP為它們導流支援。

由於資源有限,這些業務無法在京東APP獲得足夠的露出,只有部分入口,而且功能並不全面。以京東數科(前京東金融)為例:它在京東APP的兩個入口,分別在分類和個人中心之下,前者位置比較深,後者只是白條入口,露出效果有限;它的C端業務涵蓋白條、理財、個人貸、保險等多方面,入口帶來的效應有限,影響了協同發展。

整體而言,京東業務佈局很大,但集團其他業務遊離在主站之外。相比阿里,京東仍然更像一個電商平臺,尚未真正形成自己的生態體系。

京東小程式的出現,帶來了轉機。

參考微信小程式的成功表明,小程式可以承載接近於APP的強大功能。京東小程式上線意味著,今後京東商家不但可以銷售商品(實物和虛擬),還可以上架遊戲、線上培訓、付費直播等服務業務。

比如:樂器商行既可以在京東平臺銷售樂器,也可以為使用者提供線上培訓;教師、律師等腦力工作者,通過小程式直接提供線上服務;遊戲廠商,實現讓京東使用者在京東APP上玩遊戲。

目前京東小程式只是邀請各行業商家入駐,未來它或也會向其他非平臺商家開放。比如說,京東利用小程式打通和騰訊系平臺的聯絡,屆時,在京東上用美團叫個外賣,用滴滴打車等便利生活都將實現。

這樣一來,京東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從商品到服務全品類擴張。

京東小程式的推出,也給集團旗下的其他業務帶來了利好。酒旅、拍拍二手、京東物流、京東到家、京東數科、網際網路醫療等,可以通過小程式在京東APP上落地,同樣打通京東小程式的各京東系APP可以實現互相導流,為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通過小程式,在橫向上實現了從商品到服務的大擴張,在縱向上首次全面整合了集團其他C端業務,京東的大生態體系真正意義上地構建起來。

大零售下的新戰線

目前京東小程式還只邀請各行各業的商家,但未來應該會全面開放。屆時,各種工具、資訊和線下商家都將會進入這個全新的賽道,畢竟京東3億多年活使用者也是一個可觀的大市場。

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線下商家群體,隨著它們的入駐,京東APP的性質將慢慢發生從量變到質變的變化。京東電商平臺的傳統定位,將被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所替代,使用者會發現京東和阿里、美團越來越像。

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上,阿里和美團對抗一直是焦點。事實上,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競爭態勢,影響並不侷限於它們兩家,而是整個商業零售行業。阿里圍堵美團,也不完全只是爭搶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份額。

而是從趨勢上來,大零售的格局越來越清晰,電商只是其中的一環,核心將是本地生活服務。

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上,京東本來起步很早,早早地上線京東到家,但由於資源有限和短期戰略等種種原因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現在阿里、美團率先全方位佈局,擁有一定的領先優勢,甚至可能在未來威脅到京東的電商業務,京東必須儘早行動。

這次小程式上線,意味著京東開始謀劃戰略升級,走向本地生活服務的全面轉型。好在京東十餘年的積累,在物流、金融等領域都有非常好的表現,通過小程式這座“橋”,可以將生態許多節點實現一種網狀式的打通。毋庸置疑,京東小程式的誕生,其重要意義或不亞於當年自建物流的決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文章總有錯別字怎麼辦?AI幫你來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