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華為有任老,阿里有馬雲,華為和阿里巴巴作為中國的兩張名片,它們憑藉著雄厚的實力紅遍中國乃至全世界,成為不少科技公司學習的好榜樣,可以說是一直被模仿當從未被超越。正式因為它們的成功,總有人喜歡拿這兩大巨頭來做比較,到底誰實力更強等等問題。

華為和阿里創立的時間相差不遠,華為比阿里早三年,華為屬於製造業,阿里巴巴是服務業。目前,華為是中國收入最高的科技公司,而在估值這一方面,阿里巴巴更勝一籌,是中國市值最高的網際網路公司,在美國和香港均有上市,華為卻沒有上市。這兩家公司各有所長,旗鼓相當。

華為不是上市公司,是可以不釋出年報的,不過,定期釋出年報可以讓福斯更加了解華為的發展。根據官方公佈的資料顯示,華為2019年的銷售營收超8580億元,同比增長將近20%。華為實現淨利潤超625億元,相比2018年的593億元,大約增長超過5.5%。此外,還公佈了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這三大塊的收入。

其中,消費者業務收入是華為最大的收入來源,主要是手機、筆記本等。目前,消費者業務收入超4670億元,佔比超過一半,可見,華為並不只是印象中的電信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發展潛力非常大。

而阿里巴巴去年的營收將近4900億元,淨利潤已超1700億元,與華為相比之下,華為的營收比阿里多了3700億元,但淨利潤卻比阿里少1100億元。

阿里巴巴主要的業務板塊是電商、大文娛、雲端計算等。電商則是阿里最大的收入來源,第四季度中營收已超1400億元,佔公司總收入的90%以上。由此可見,阿里對電商這一業務的依賴性較高,整體收入的高低受電商的影響較大。

要知道,華為在科技研發方面投資巨大,就拿去年的資料作比較,阿里總共投入了400億元作為技術研發,華為比阿里高出3倍不止,可想而知,你所不知道的華為,背後隱藏的硬核實力是有多強。這兩家公司各有千秋,對於未來的發展,大家更好看誰呢?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P40系列真的好嗎?網友評:中杯誠意不足,大杯雖貴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