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樣的APP才是優秀的APP呢?使用者看體驗,設計師看設計。
但今個數藝君要說的這款APP,真真是兩手抓,不僅將設計和“心機”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做到了極致,它最大的特點:“懶”。
躺平,是來自阿里旗下的一款生活方式分享社群,是一款範家居類UGC社群產品,使用者可以在社群生產和檢視有關家居的圖文內容。
躺平定位的受眾人群為現代年輕人,所以它的設計也從這個角度出發,不管是:IP、介面、周邊、還是物料等,都非常的系統也非常的完整!
首先是它的IP定位:躺躺。
設計團隊將躺躺擬人化設計,它跟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的生活空間、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翹著二郎腿、無所事事的趴著,給人一種舒適自在的狀態,給人以非常強的代入感。
這樣的定位,在無形之間,拉近了和使用者之間的距離,躺躺所代表的意義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設計,而是跟我們一樣活生生的人。
躺平形式多變的:排版設計。
躺平在不同的功能頁面採用了不同的排版手法,比如首頁的排版上,推薦的畫報就採用了透明的疊加效果,立體感十足。
推薦畫報圖片左右交替對齊,大面積的留白更讓人覺得簡單清新,非常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
除了簡潔的版面之外,躺平的介面之中也做了很多小細節,比如搜尋框的設計,每一個都是貼近生活的小插圖。
躺平最動人的地方:使用者體驗。
一款好的APP,設計永遠都是為使用者服務,而躺平在使用者體驗的考慮上,更是給了人一大驚喜。
躺平的釋出器上,和使用者的互動設計。
訪問其他空白內容的使用者介面時,躺躺會帶著你敲門拜訪。
在卡片入口處,進行視覺創新,採用了動效+插畫的形式,躺躺用手轉動你的創作入口進行提示。
取名對於很多起名困難人群來說是一件犯難的事情,躺平在你第一次登入賬號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化為你起一個充滿個性的暱稱。
瞬間拉近了和使用者的距離,這樣的形象標籤更能讓使用者感到歸屬感和情感化。
在各種頁面的細節設計當中,你會發現躺躺無處不在,區別於冷冰冰的空白頁,這樣的好處在於給使用者一種溫暖、美好的體驗。
設計是感性的,有很多主觀的情感在裡面;設計又是理性的,美的東西不會無緣無故讓人感覺美,而醜的東西也不會沒有理由地讓人感覺醜,這其中都是有規律的。
就像“躺平”此類的APP,就是將使用者的心理揣摩的十分透徹,以使用者體驗出發,做使用者喜歡的設計。
那麼,使用者體驗,到底該怎麼設計化呢?
首先,我們得先清楚使用者體驗設計和平面設計的區別點,這樣才能更好的展開設計。
使用者體驗設計與平面設計的區別
有時,人們喜歡將使用者體驗設計師與平面設計師的工作進行比較,主要原因是國內太多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師是平面設計師出身。
初學者會認為這兩者的區別就是,平面設計作品需要製作成實物,而使用者介面設計成果是顯示在手機中的。而實際上,這兩者單在需要思考的內容上就有很大的區別。
平面設計師設計的作品一般用於在短時間內傳達資訊。例如,在設計一張海報時,如何通過這張海報吸引使用者關注,並且在較短時間內將一些廣告資訊清楚地傳達給使用者,是平面設計師需要著重思考的。
而且這些資訊僅通過視覺傳達就可以了,不需要使用者進行操作。因此,平面設計的核心是製作傳達資訊的媒介。
對於使用者體驗設計師來說,視覺體驗僅是需要思考的一小部分內容。如何讓產品好看且適合長時間瀏覽,同時不會讓使用者感到疲勞。
又能讓產品通過資訊層級的梳理和版式設計傳達出重要的資訊,使使用者可以更清晰直觀地進行互動,是使用者體驗設計師需要思考的內容。因此,使用者體驗設計的核心是製造解決需求的工具。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明確地了解使用者體驗設計與平面設計的區別,下面筆者將從內容響應式、長時間停留、閱讀效率及層級多樣化這4個方面去進行分析,如圖所示。
內容響應式:
對於使用者介面設計來說,其內容的呈現有很多不確定性。例如,在同一介面中可能出現兩行文字,也可能只出現一行文字;有可能文字特別長,也有可能沒有文字。同時,考慮到螢幕寬度有限,在版式設計中需要考慮邊緣的容錯處理。平面設計中的版式和內容則相對固定。如圖所示,
平面設計中的名片設計內容較為固定,版式就可以固定一些,如上左圖;而使用者介面中的個人中心介面設計則考慮到了使用者名稱字與資料內容過長時該如何容錯的問題,如上右圖。
長時間停留:
使用者在使用業務類APP時,一般會長時間停留並花較多的時間去選購商品。使用者在使用內容類APP時,一般平均停留的時長會在7分鐘以上。
基於這一點,設計師在進行使用者介面設計時,版式往往主要講究規整和耐看。而當用戶在看一些平面設計作品(如海報、卡片或包裝設計等,圖書除外)時,往往不會有長時間瀏覽的習慣,因為它們只是為了在短時間之內完成資訊的傳達。如圖所示。
左圖為海報設計版式,右圖為使用者介面設計版式,兩者的區別是海報資訊傳達明確清晰,而使用者介面設計則顯得規整、耐看一些。
閱讀效率:
對於使用者介面設計來講,每一個介面的存在都是為了完善一個互動流程。同時,針對需要使用者批量獲取資訊的介面設計,如果設計上太過形式感,會降低使用者的閱讀效率。
因此,使用者介面設計中的版式通常都較為緊湊且易讀性較高。而在平面設計中,其內容會相對獨立、固定一些。如圖所示。
圖書的封面(左圖)可以通過大面積留白設計來突顯圖書的格調,而內容類APP介面版式設計(右圖)則需要緊湊、易讀一些,以此來提升閱讀效率。
層級多樣化:
一種產品需要傳遞給使用者的資訊較多,資訊層級隨之也較為多樣化。如果在同一個介面中,不同表意的資訊版式層級相同,就容易加大使用者誤操作的概率。
同時,多樣化的資訊層級需要使用不同的版式呈現出對比,並保持介面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平面設計中的資訊數量固定且資訊層級一般較少。
如下圖所示,在使用者瀏覽平面海報(左圖)時,由於需要了解的資訊較少,因此海報展示的資訊一般也較少;在使用者瀏覽租房類APP介面(右圖)時,由於需要了解的資訊較多,因此介面設定的資訊層級也較多,在設計中設計師需要花較多的心思對資訊進行整合與歸類。
使用者體驗的好與壞只是使用者的主觀感受,但作為設計師必須去挖掘使用者主觀感受背後真實的需求,不要被個人主觀的、表象的東西所迷惑。
使用者體驗設計,到底該怎麼學?
那必須是跟前輩學習啊,有了方向才能舉一反三,國內新銳一代的使用者體驗設計深耕者——孔雅軒。正是今天數藝君給大家推薦的人選。
孔雅軒
站酷推薦設計師
畫素範兒濟南校區UI教育聯合創始人
他所編著的《規律與邏輯——使用者體驗設計法則》一書,著重講解了使用者體驗設計的步驟和要點,非常適合準備從事或正在從事使用者介面設計、使用者體驗設計及互動設計的相關人士學習和使用。
(圖書封面)
本書從點到面地分析了體驗設計的方法與技巧,旨在讓學習者更加全面的學習掌握使用者體驗設計的要點。
三大必讀原因,每一個都扼中要點:
必讀原因1:體驗設計系統全棧化入門
必讀原因2:UI&互動&情感三大體驗
必讀原因3:深挖設計規律授之以漁
喜歡設計的朋友,不妨拜讀孔老師這本書,相信會有你想要的答案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