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燃油車禁售時間陸續出臺,研發生產新能源智慧汽車在近年來無疑成了大趨勢,首批參與造車企業漸漸步入正軌。
最先吃螃蟹的企業中,曾經與賈躍亭息息相關的樂視影片,現在活成了最不想成為的樣子,過年前APP LOGO上顯示的“欠122億”,讓網友們大呼心疼。
賈躍亭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賈躍亭曾經大力佈局的樂視生態宇宙,“造車”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論業界“PPT造車”第一人,賈躍亭敢稱是第二,沒人會去爭第一。
幾年前的樂視“生態化反”釋出會上,一曲《野子》,賈躍亭“怎麼大風越狠,我心越蕩”唱得所有樂視人熱血澎湃,心潮洶湧,彷彿看到若干年後自己步入財富自由。
可現實的爆擊,讓樂視人最終落得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眼睜睜看著曾經無比信任,現在卻一直處於“下週回國”狀態的賈躍亭,成為全網群嘲的超級老賴。
即便自己債務纏身,臭名遠揚,但賈躍亭卻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造車夢。賈老闆去美國一直在幹一件大事,創立FF(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還承諾會對每一分債務負責到底。
FF是賈躍亭實現逆襲的最後一根稻草。一直在美國專心造車的他,雖然造車過程頻頻碰壁,但因為一直對外透露造車進度,提早佈局的他依然屢獲國內外資本投資。
這也是因為全球量化寬鬆政策的刺激,資本也在加速尋找各種優質資產。這讓早早打過基礎、債務纏身賈躍亭,依然會獲得部分資本的信任。
既然賈躍亭都能有人心甘情願為其持續輸出彈藥,那些尚無債務纏身的巨頭公司,但凡親自下場造車、或是與知名車企強強聯合、參與板塊投資,都會引來關注甚至資本青睞。
華為與小公主的曲線自救
比如因缺芯問題,2020年Q4季度手機終端業務急劇下滑的華為,早在閘刀未落地前,2019下半年便提出了1+8+N全場景佈局,這當中便包括智慧汽車重要一環。
華為雖然目前沒有主動造車的實質性動作,可一直在與國內知名頭部車企(比亞迪、長城等)建立合作,華為此前和與比亞迪共同最佳化雲軌專案。
雲軌採用的是比亞迪的控制技術與定位技術,華為提供eLTE與軌道交通無線專網。雲軌專案在2017便正式落地,可見雙方戰略合作關係之密切。
而未來汽車智慧化是大趨勢之一,華為能為比亞迪提供眾多電子化人工智慧解決方案,而比亞迪也是華為智慧生活戰略大框架不得或缺一部分,兩者相互成就,走向共生。
當年華為手機成為比亞迪高階車的另一把鑰匙時,好戲才剛剛開始。
物聯網是華為在手機終端被美國解禁前,必須去大力佈局的業務之一,這也讓任正非小公主姚安娜身負重任。
1月14日,姚安娜23歲生日官宣出道、火速釋出個人單曲、名字被華為註冊商標、擔任長城摩卡的代言......
還有更多工作安排正在路上的姚安娜,當被部分網友認為選擇出道是為了體驗生活與放飛自我時,殊不知她或許肩負重任,為華為進軍更多市場,而不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便要「破格」接受隨之而來的風雨兼程。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小米造車,亦步亦趨
另一個與新能源汽車曖昧不清、但有跡可循的當屬小米,“價效比”是小米身上揮之不去的標籤。
手機、電視、家電甚至與參與武漢政府百萬大學生留漢長江青年城專案,小米都是讓年輕人以小部分錢儘可能享受最大化服務。
小米雖未一直沒有進軍房地產,可民間想讓小米進軍地產的呼聲卻一直未減。
可房產圈的門檻逐年越高,而且小米已提供改善現代人良好居住體驗的成熟智慧家居解決方案,應該不會選擇重資產參與房地產這個專案。
現在年輕人有房後下一步便會考慮為自己安排座駕,新能源智慧汽車一旦技術成熟,市場邁向成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既然這是一個巨大的藍海級市場,這也讓關於小米造車的傳聞最近一直在瘋傳。多渠道透露,小米造車為戰略決策,不過具體形式和路徑還未確定,或許仍有變數。
知情人士甚至還透露,小米造車或將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親自帶隊。小米集團股價首次訊息影響後,漲幅一度拉高近12%。
小米也給出了頗為耐人尋味的回答——“等等看看,暫時沒有”。
不過在造車方面手握不少技術的小米,其實也是受益雷軍的超前佈局。作為天使投資人的雷軍,參與過蔚來汽車、小鵬汽車、木倉科技等公司的投資。
2012小米投資了車載智慧終端裝置生產商凱立德,和2014投資車載智慧產品研發商睿米等。雷軍本身還存在未披露的投資專案。
據企查查APP顯示,當前小米關聯公司擁有的與車輛相關的專利共有134件,看上去數量不多,但是小米多家關聯公司均將汽車零配件作為經營範圍登記。
小米造車的傳聞之所以會掀起軒然大波與廣泛關注,深層次原因也是因為手裡有貨,只要雷軍做出決策,耐心整合資源,梳理業務版塊,造車對小米而言,並不是從0到1,但一開始也會亦步亦趨。
結語:
無論是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華為的智慧駕駛技術、還是小米打造智慧汽車、這三家除了FF前景撲朔迷離,另外兩家但凡對外正式官宣相關資訊,勢必引發軒然大波。
不過歸根究底,參與新能源汽車專案或研發無人駕駛等技術,這是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緊跟未來全球大趨勢的必備課題與戰略目標,就連蘋果也在造車的路上,世界變化快,連巨頭都怕哪天自己落後就會被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