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的晶片被美國給遏制住了之後,我們就深刻的發現,自主研發的重要性。很多東西我們是可以買,但是如果我們能掌握相關的技術那更好。晶片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心中的痛,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一行業比晶片還危急,9成市場被外企巨頭壟斷,這個行業就是CAD,而我們必須實現自救。
CAD行業被壟斷很多人都知道CAD就是個作圖軟體,在機械製造以及建築工程等行業上都需要用到CAD。在當下的世界,一切都在講究數字化、智慧化。而這一切就更加的需要用到CAD。據有關資料表示2018年的時候CAD的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了74.7億美元,這個數字現在還在一直增長當中國,到了2028年的時候,甚至有可能會達到138.3億美元。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CAD前景十分廣闊,對很多行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只是非常可惜的是我國的CAD市場基本上都被外國公司給壟斷了,這和晶片也差不多。我們的CAD技術基本上都是在國外的基礎上進行的二次開發,更多高階的技術應用,我們完全達不到。而目前我國的CAD市場幾乎都被西門子、達索、Autodesk和PTC佔據,國產的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
國外的CAD已經發展到了可以給客戶提供軟體與服務相互融合的一種的方案了。而我國的CAD開發商,還在軟體的發展上面,這最多隻能給中國客戶提供一個軟體用。後面更進一步的程式則是完全沒有了。當然,國內的CAD開發商也不是沒發現有關問題,他們也在進行有關探索。想要找到更加符合中國企業使用習慣的CAD產品。現在這些中國CAD的開發商們也聯合了起來,打算將國產的CAD進一步的壯大,設計出專門適合中國企業的CAD。
行業門檻高不易研發CAD的研發沒那麼容易,像西門子這樣的行業也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研究才達到了現在的地位。CAD不是簡單的一個輔助工具,本身就包含數學、計算機等基礎知識。想要對此進行各種研發,也是需要掌握這些學科的知識。而能夠掌握其中一門學科的知識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一下子掌握這麼多的學科知識的科研人員卻並不多。
另外,CAD在研發的時候除了有科研人員的參與外,還邀請了核心客戶參與其中。他們需要透過這些使用者提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CAD才能不斷的進行自我升級和改造。吸引更多的客戶使用購買,同時也更加的符合市場的需要。國產的CAD就沒那麼幸運了,因為國產的本身就起步比較晚,再加上使用效果不是很好,國內很少有企業願意去購買使用。這也導致了國產CAD遲遲得不到發展的原因。
我國也在加大力度國外的CAD是很好用,但是我國的CAD行業也要進行發展。而且我們深知,沒有自主產權研發的產品,始終都是要看別的國家的臉色。我國也在大力推動CAD的自主研發,中國也出現了具有潛力的CAD中國製造廠商。這些企業當中中望軟體發展潛力巨大,擁有自主研發的二維以及三維CAD以及CAM。
中望軟體在美國以及北京等地建設了研發中心,產品銷到了九十多個國家。規模也在逐漸的擴大,但是遺憾的是該軟體的核心技術並不是由其自主研發的,而是由一家國際性的非盈利機構提供。目前行業內的人士也表示過,中國國產的軟體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基本上都是來自國外,我們很多技術都落後別的國家三十多年。
中國現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想要讓國產的CAD完全替代外國的,顯然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我們可以慢慢來,現在我們不僅在加大科研的力度,而且現在也格外的重視基礎教育階段,尤其是數學方面。這不僅是對CAD有效,而且還對中國的其他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