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各位友友大家好,

今天我們繼續分享矽谷鋼鐵俠,

上次我們講到了,

這些發燒友開始造電動車了,

並且成立了特斯拉公司,

他們當時選擇的地方是矽谷,

而沒有選擇底特律,

可能就是要天然地跟傳統汽車劃清界限。

特斯拉的人員擴充很快,

很快辦公室不夠住了,

他們又找來一個兩層的大廠房,

他們把區域給劃分成發電機,

電池,電力電子和最終的裝配部門。

他們要做的就是,

針對已經有的汽車車型,

做電路的改造,

也就是說在原有的汽車上,

改造動力系統就好,

其他的傳動裝置都不用動,

這似乎容易很多。

4個月後,

也就是2005年的1月底,

他們打造的新型原型車就誕生了,

馬斯克此時很興奮,

儘管他此時又投入了900萬美元。

但他們很快就意識到一個問題,

電池有巨大的安全隱患,

他們把20塊電池綁在一塊點燃,

這東西就像火箭一樣飛了出去,

要知道這輛車上有將近7000塊電池,

如果因為碰撞而起火,

那麼爆炸起來,

弄不好會升起蘑菇雲的。

那些因為支援環保,

而買來的奢侈品,

很可能會將他們這些有錢人,

燒得連個灰都不剩,

想到這讓他們出了一身冷汗。

隨即他們專門成立了,

一個6人團隊,

去處理電池的問題,

他們要想辦法阻止電池燃燒,

更要阻止一塊電池燃燒的同時,

帶動其他電池燃燒,

為此,他們消耗了幾千塊電池。

原來他們只想製造,

蓮花roadster一模一樣的跑車,

但後來他們覺得有必要改造一下,

因為這輛車太小了,

坐進去很不舒服,

於是他們開始做外觀改造。

2006年5月份,

他們推出了一輛叫做,

EP1的工程原型車,

這就是他們想要的產品,

一輛貨真價實的汽車。

這讓風險投資紛至沓來,

德豐傑投資,優點資本,

JP摩根,指南針等等,

就連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

這對谷歌的創始人,

也來投資了。

他們一共投了4000萬美元進來,

這就是他們在矽谷的好處,

時刻都能碰到風投,

而如果在底特律,

可能永遠也得不到風投的臨幸,

馬斯克此時也興趣大增,

在這些風投之外,

他第三次又拿出了1200萬美元。

於是他們推出了第一款車,

名字還是roadster,

售價9萬美元,

兩座跑車,百公里加速只需要4秒,

續航400公里,

但這輛車太過嬌貴。

試駕人員每5分鐘,

就會更換一輛汽車,

以避免車體發燙,

這讓很多人覺得這東西,

是否真的能夠用,

只有30個人承諾會購買這輛車,

而馬斯克承諾,

他要在3年內弄出一款,

更便宜的四座四門的電動車,

價格5萬美元以內。

總體來看,

特斯拉的亮相很完美,

第一批跑車roadster2007年中交貨,

這比計劃的晚了一年半,

但本來也就是個玩具,

大家沒太上心。

馬斯克和艾伯哈德的策略,

是完全正確的,

他們先做有錢人的玩具,

讓這些新奇特的東西,

就有了足夠的生命力,

使用者對他們也有更強的忍耐力。

有一段時間,

市場上一下子湧現很多電動車專案,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做的民用市場,

都是做低端車型的。

被問到這個東西做高階行不行,

對方一般支支吾吾,

看到這個表現,

基本可以肯定,

那就是不行了,

因為大功率電池放電,

對於電池的損耗很大,

要讓車具備良好的效能,

這個可絕不是輕鬆的事。

所以現在國內的電動車,

造價昂貴,基本就靠吃政府補貼,

否則根本沒利潤,

有的車子跟夏利一個級別,

能續航250公里,

售價卻要高達10幾萬,

把補貼扣掉,都比一般車子貴很多,

所以根本沒有商業模式。

而且電池壽命短,

電池成本也很高,

這後續的費用一點都不便宜。

所以後來怎麼琢磨,

都不可能賺錢,

還要承擔技術路徑的風險,

萬一別人做出來,

你就全完了,

所以投資務必要謹慎。

而反觀馬斯克的路子是對的,

其實我們任何的創新,

手機,BP機,冰箱彩電,

甚至汽車都是如此,

一開始都不是給大眾設計的,

慢慢的技術成熟了,

才進入大眾市場,

所以一開始儘可能地瞄著高階做,

先把東西做好再說,

等東西成熟了再考慮降價的事。

後來特斯拉的車,

參加了很多汽車巡展,

無疑都成為亮點,

一些社會名流紛至沓來,

都要買特斯拉作為自己的玩具,

這無形中給特斯拉帶來了,

一次巨大的宣傳效果。

當然,這絕不是特斯拉的終極產品,

他還只是個玩具,

要想進一步獲得成功,

他必須繼續發展技術,

特斯拉下一步要進一步改進電池,

完善碰撞效果,

還要放到各種極端環境下進行測試,

比如他們甚至把車開進了,

運送冰激凌的冷凍車,

以觀察電池在遇冷的情況下的反應。

但其中卻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隱患,

他們一直都在致力於提速,

百公里加速是他們追求的目標。

他們做了一個變速器,

第一檔用變速齒輪,

讓汽車4秒達到百公里加速的效果,

然後再加速就用第二檔齒輪了,

但也有人說,

用一個齒輪就行了,

第二個齒輪反而會造成故障率上升,

這個問題一直拖到了2007年11月,

汽車交付的時候這個東西也沒解決。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麻煩,

他們本希望去泰國建立一個,

最先進的電池工廠,

但現實太骨感了,

到泰國發現這簡直就落後得一塌糊塗,

甚至連氣候都很難達到要求,

潮溼的空氣對於電池的鹼性,

有巨大的腐蝕作用,

他們不得不找塗料,

去重建乾燥的牆壁,

這個工廠的落後,

完全拖慢了特斯拉電池技術前進的腳步。

而在此時,

特斯拉的創始人艾伯哈德,

有點江郎才盡了,

他作為一名工程師,

把特斯拉帶到這個位置,

已經很不容易了,

團隊中的不少人開始,

質疑艾伯哈德的能力,

特別是在商業模式上的能力,

面對生產,銷售,交付這些事情,

艾伯哈德顯然能力和經驗都明顯欠缺。

一個投資人秘密調查了,

特斯拉的成本,

結果大吃一驚,

一輛特斯拉的造價真實成本,

竟然高達20萬美元,

而管理層竟然完全不知道,

他們以為只需要6.8萬美元就夠了,

馬斯克本以為新車賣9萬美元,

就能賺錢了,

但沒想到竟然虧了一半。

這讓馬斯克覺得艾伯哈德,

在管理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失誤,

於是雙方關係開始破裂,

隨後公司撤換了CEO,

艾伯哈德被降職為技術總裁,

這引起了公司不小的震動,

艾伯哈德當然覺得很冤,

他覺得那是一個不靠譜的,

記賬軟體所造成的錯誤,

跟自己沒毛關係。

而特斯拉公司也分成了兩派,

一派站在艾伯哈德一邊,

一派自然是馬斯克的擁躉,

2007年12月,

艾伯哈德被降職的4個月後,

他選擇徹底地離開,

也不幹了。

特斯拉還想給他,

保留一個顧問的角色,

但艾伯哈德拒絕了,

接替艾伯哈德當CEO的,

是一個叫做邁克爾馬克斯的人,

但後來證明,

這個人仍然跟馬斯克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邁克爾馬克斯認為,

特斯拉最好的未來就是,

打包出售給大型汽車公司,

他覺得特斯拉一直處於崩潰邊緣,

隨著資金的大量流失,

留給他們的時間其實並不多。

這個就跟馬斯克的想法,

差得有點遠了,

他本來是要改變世界的,

結果卻變成了包裝出售,

沒幾個月,

特斯拉就又換CEO了,

德羅裡成為了繼任者,

他原來是電腦公司做記憶體的,

這個人有個好處就是聽話,

所以方便馬斯克自己垂簾聽政。

此後馬斯克很多事,

都開始親力親為,

比如發電機的價格,

他要限期4個月,

把成本降下去,

團隊工程師彙報的,

每一個部件成本都要上牆,

他能夠一眼看出哪些數字不合理,

有人說馬斯克是個特別不好糊弄的人,

而且脾氣暴躁,十足是個暴君。

他要求每個人,

都打了雞血的工作,

並對大家說,

如果我們倒閉了,

你們有的是時間去陪伴家人。

有個員工因為孩子出生,

而請假錯過了事情,

馬斯克就連續開罵,

說這些都不是藉口,

我們在改變世界改變歷史,

如果你不能全力以赴,

就早點滾吧。

跟這麼一個瘋子一起工作,

大家真是心累啊,

很多人幹得並不開心,

紛紛選擇離開,

其中包括了很多骨幹精英。

2008年,特斯拉更大的麻煩來了,

錢快用完了,

而且又趕上了經濟危機爆發,

大家都曉得這意味著什麼?

特斯拉花錢的速度大大超出了預期,

roadster的研發成本已經耗資1.4億美元,

而原來他們只預計花2500萬美元。

汽車製造商這一年紛紛破產,

金融公司,資本公司也紛紛破產倒閉,

現金是再珍貴不過的東西,

但特斯拉卻像個無底洞。

馬斯克當年遭遇到的情況,

大概就跟我們熟悉的賈躍亭差不多吧,

後來賈躍亭起碼還拉來了孫宏斌接盤,

而當年的馬斯克又會拉到誰呢?

咱們下回接著講!

12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英特爾+谷歌雲:加速5G網路轉型與邊緣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