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當Clubhouse因為埃隆·馬斯克的名人效應在海外一夜爆紅時,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再次表現出一如既往驚人的學習能力,僅用寥寥數日便完成了一次畫素級的復刻。對話吧APP專案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產品研發只用了4天時間”,言語之間滿是對佔據“先發優勢”的自豪和沾沾自喜。

曾經驚歎於中國基建速度的埃隆·馬斯克,不知道這一次會不會被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驚人的復刻速度所折服。

當然,對精英階層社交圈的嚮往中通常還裹挾著某種不可言說的功利主義動機,人們想當然地以為能夠在擁有較高准入門檻的社交圈中,結實到一些有助於改善自身處境的朋友,獲得一些自身所欠缺的社會資源。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之於Clubhouse,正如朱嘯虎、周亞輝、洪晃等人之於對話吧,對於平臺來說,這些社會精英名流們在一定意義上充當了工具人,或者更不客氣地說是“誘餌”的角色。

最初人們可能只是懷著單純的好奇心,想要知道這些人在虛擬房間裡究竟聊些什麼,但當他們發現自己居然能夠與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精英名流們共處一室暢所欲言時,單純的好奇心旋即被虛榮心和功利心所取代。

相較於歐美國家,中國的圈層社交意識基本上還停留在“你的圈子決定你的人生”、“你的成就取決於你的圈子”,諸如此類帶有濃重雞湯味道的認知階段。認同此類觀點的人們相信,想要獲得更大的成就必須積極融入更高的社會圈層,結交更多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朋友,所謂“攀高枝兒”,大抵如此。

然而,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等西方國家,融入更高的社會階層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人們越是迫切地想要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由此生產的痛苦也就越大。這種痛苦具有相當強的普遍性,當一個人想盡辦法去結交一些精英名流時,殊不知那些精英名流們也同樣渴望融入更高的社會階層。

1892年英國的《笨拙》週刊發表過一幅漫畫。

兩家人在街上相遇,其中一家的女兒對媽媽說:“看,斯派塞·威爾克斯可一家走過來了!有人告訴我,他們很想和我們攀上關係,我們要不要和他們打聲招呼?"媽媽回答說:"傻丫頭,那怎麼成?他們這麼想結識我們,就表明他們根本不值得我們結交,只有那些不想結識我們的人,才值得我們去結交。"

倘若你是出於結識一些有助於改善自身處境的朋友,或是獲得某些自身所欠缺的社會資源的目的,而上趕著去融入某個社交圈子,渴望成為其中的一員,我勸你打消這個念頭。就像這幅漫畫所展示的那樣,大多數與你社會地位相當或在你之上的人,同樣渴望融入比他們階層更高的圈子。

13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Apron Network對於波卡而言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