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摘要:在傳統模式中,公益慈善是很貴的,對多數人來說是一種奢侈品,參與門檻很高,好像有錢、有閒、有專業能力的人才能參與。在這裡,公益可能不需要什麼“刻意的奉獻”,而變成一種“無感的參與”(有點兒像無感支付),因為公益基因已經融入資訊消費和傳播的過程中。

吐槽青年出品曹林|文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帕累托最優”,是指資源分配的一種理想狀態,是指從一種分配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變化,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人利益受損,帶來的都是正外部性,起碼有一個人變得更好。網際網路平臺之於公益慈善,不正是這種帕累托最優?無論是尋人、扶貧還是非遺傳播,資訊在連線最大多數人中最大限度地給參與者帶來最大幸福:有人得到了資訊,有人獲得了娛樂,有人找到了親人,有人親近了藝術,有人擺脫了貧困。

在傳統模式中,公益慈善是很貴的,對多數人來說是一種奢侈品,參與門檻很高,好像有錢、有閒、有專業能力的人才能參與——自己的事還沒管好,還想著去幫別人?還有像“尋人”這種事,想幫你也幫不上忙,更別說“保護非遺”這種巨集大到似乎只有政府才能做的事了。再從受助者的角度看,在個體缺乏話語權的媒介語境中,一個人身陷困境需要求助的人,如果想讓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看到自己的困境,成本非常高。沒有麥克風的他,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製造出轟動性的事件所帶來的新聞效果,才能吸引輿論目光,這逼出了輿論場上諸多“悲情秀”,透支和抬高著公益的社會成本。

而網際網路則通過話語賦權,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資訊區隔,讓“幫人”和“被幫”不再是一件代價昂貴的事。在抖音上,一個偏遠山區的農人通過自己的平臺,就可以讓北上廣的白領看到自己豐收的特產,一個能歌善舞的山裡姑娘通過短視訊推薦好山好水,就能在無意間為家鄉帶來遊客。在這裡,“參與公益”不是像過去那樣踮著腳去夠高處不可觸及的東西,而是隨手的日常。隨意的刷屏瀏覽,可能就參與了一場非遺藝術的傳播;隨手的轉發,可能就把尋人資訊轉到一個重要的知情者,為一次尋人作出了重要貢獻。隨便的下單和推薦,可能就幫了一個為滯銷水果發愁的農人。

在這裡,公益可能不需要什麼“刻意的奉獻”,而變成一種“無感的參與”(有點兒像無感支付),因為公益基因已經融入資訊消費和傳播的過程中。

在傳統公益模式中,監管也需要昂貴的成本,很多公益組織最終都在“透明”上摔了跟頭,一個郭美美就能把公益組織的公信力打得稀里嘩啦。而網際網路平臺的資訊公益則天然帶著透明的基因,人人是參與者,人人也是監督者,過程本身就自帶透明程式,不需要疊床架屋的盯防,大大降低了公益的監管成本。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參與的無感”並不是對公益慈善的無感,那種融入平臺血液的善意,已經變成一種日常習慣,讓人柔軟,讓人溫暖。

(作者單位:中國青年報)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支付寶中1億大獎的“錦鯉”女孩,現在過得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