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是聽身邊的人說現在實體行業不好做,網際網路電商的興起使得實體業舉步維艱,銷量下滑嚴重,利潤大幅度縮水,許多線下實體店不得不面臨關門倒閉的現狀。
一個朋友在當地開了一家母嬰店,一年下來銷量30萬出頭,租金20萬,除去人工成本以及店鋪其他開支,一年毛利僅剩下3萬多一點,他說還不如外出打工掙的錢多,而房東啥也不用幹一年就穩賺20萬。
疫情過後更是如此,為了加快復產復工減少損失,許多店鋪被迫頂著風險早早出來營業,而這種形勢也讓房東看到了“商機”,趁機繼續漲價,究其原因是他們相信為了生計的人們要開店就不得不接受上漲的租金,而市場也正如他們所看想的一樣,據統計國內復產復工以來,各地個人租房房租每月普遍增長了100-500不等,而店鋪年租金也上漲了5萬-20萬不等,這讓許多商家叫苦不迭。許多商家抱怨店鋪租金上漲太快,辛苦一年最後全為房東打工。
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店鋪倒閉關門,許多商家經營不下去,但把鍋丟給電商並不理智,畢竟國內生意競爭激烈,只有服務好消費者才能活下去,不思進取只能被社會所淘汰。電商的出現只是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式,讓人們生活和出行更加方便,其本質是沒有變化的。全球最著名的希爾頓酒店19年第一季度已在大中華區已開業19家五星級酒店,更揚言在未來6年國內開店至200家,所以借用馬雲的那句話:“不是實體店不行,而是你的實體店不行。”不順應時間潮流發展,滿足新世紀人們的新需求,做到最後只能面臨被淘汰的結局。
從最近電商巨頭佈局新零售線下店鋪(盒馬鮮生、百果園、天貓小店等)可以看出,線下店鋪並非沒有發展空間,可以預見未來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將更加緊密,店鋪想要發展必須儘快擁抱網際網路大環境。
電商的興起看似對於實體行業衝擊很大,實則對於實體店鋪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打破了以前壟斷經營躺著賺錢的日子,逼得實體店鋪必須更加註重品質和服務。
一個朋友是做餐飲的,店鋪生意還不錯,2家店加起來一年盈利100萬左右,房東見不得他生意很好,所以提前一年毀約漲租,由於餐飲業主要是回頭客多,店鋪搬遷對於生意影響很大,所以無奈接受了房東的無理漲租的要求。但並不是所有商家利潤都有這麼高,入不敷出的比比皆是。
所以搞垮實體的並不是電商,而是那“該死的”房租。此前房價一直被炒房者哄抬居高不下,高房價挫傷民眾的購買力的同時也影響資本在實體經濟的通常迴圈。持續過熱的樓市將綁架實體經濟,而房價上升勢必會帶動租金一同上漲,進一步擠壓商家的利潤空間,從而無利可圖被迫關門,畢竟二線城市10元一碗的牛肉麵也不可能因為租金的暴漲而賣到20元一碗,即使漲上去也不會有消費者願意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