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提到小米,你最先想到啥?

米粉?

耍猴?

價效比?

屌絲機?

雷布斯?

Are You Ok?

為發燒而生?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賣100塊的小米硬體,小米賺不到1塊錢?

以上印象都對,因為以上9個印象,確實是小米自己立的人設、米粉給的愛稱、對手定義的標籤。

這一次,我想說的是,雷老師真的是雷布斯,他的小米最像借鑑蘋果的中中國產廠商。因為,天下苦流氓軟體久矣!

4月27日,小米釋出MIUI 12系統,亮點之一是升級隱私保護功能,在我看來,這就像是雷布斯老師揮動40米長的雪飲狂刀,砍向耍流氓的軟體廠商。

這次升級的隱私保護功能一共有3個,分別是:照明彈、攔截網、隱匿面具。簡單介紹下這3個功能:

“照明彈”可以記錄所有軟體的一切敏感行為,讓你知道你裝的APP是純潔、還是又當又立。

舉個例子,你啟動了地圖軟體後,這個APP在所有時間的所有行為都會被記錄,包括獲取了什麼許可權、讀取你手機中什麼內容、喚醒或呼叫了什麼APP。

“攔截網”是系統級的主動防禦,類似於Windows系統的UAC控制,當APP想悄悄讀取隱私資訊時,系統就攔截並提醒你。

繼續以地圖軟體為例,APP要獲取定位許可權並讀取當前位置資訊,這是正常的,否則地圖是不會知道你究竟在哪。如果你在開車,要安全駕駛自然不能盯著螢幕看,就用語音對APP發出指令,此時,APP要獲取錄音、麥克風許可權也是正常申請授權。

但是,如果地圖APP要讀取你的通訊錄、簡訊、通話記錄、相簿、相機等許可權,就不正常了,哪怕它給出“讀取簡訊驗證碼”、“拍照分享”等所謂的理由。

“隱匿面具”更值得一提,開啟這個功能後,你可以給APP開放眾多隱私許可權,APP也能正常讀取許可權,只不過,APP讀取到的資訊全都是空資訊。同時,也能隱藏你的身份資訊,你可以每次用不同的身份去使用APP,這樣一來,APP就沒法準確定位你的身份。

有些軟體不是很流氓嘛,你不授權就不給你用,這個“隱匿面具”功能就是專治這類流氓軟體。

國內軟體開發者的節操早已碎成一地,APP能獲取的許可權,他們全都想要,並不想像個小孩子一樣跟你做選擇題,不管是啥許可權,先要到授權讀取你的資訊。既可以對你做使用者畫像分析,然後精準推銷各路廣告,還可以打包出售你的資料。一份使用者資料至少可以賺2次錢,真香。

這3個功能聽上去很厲害,那肯定很有技術含量吧?

骨感的是,這種技術至少5年前就有了,LBE安全大師、綠色守護、Xpose框架、Superuser、各種Root工具都是先驅,只不過它們都是第三方軟體,是從應用層去實現,小米則是從系統底層去實現。

然而,即使是從系統底層去實現也不算多麼複雜,安卓10就已經從原生支援這類功能,各家手機廠商都能簡單做下修改再包裝下UI就能實現。

有過刷機經歷的你,還記得第一次刷機是哪一年嗎?

那為什麼手機廠商直到今天才有人站出來?原因很簡單,利益!

在前幾年,所有手機廠商都在拼搶增量,誰能爭取到更多軟體開發者,誰就能做成大平臺。

而無數的軟體開發者都丟節操,收集使用者各種資料,美其名曰“擁抱大資料時代”,實際上,拿到使用者資料幹不光彩的事情,是公開的祕密。

這個祕密,開發者們都知道,使用者也都知道,開發者們都知道使用者知道,使用者知道開發者們都知道,開發者知道使用者知道開發者們都知道。

所以,手機廠商只能容忍開發者開發各種丟節操的軟體,甚至手機廠商自己也跟著丟節操,比如:預裝軟體的流氓行為看不見、自家旗下的軟體也索要各種許可權。

被MIUI 12這麼一搞,流氓APP開發者就不能舒服過好日子了,勢必會反抗,各種嘗試熱更新繞過小米攔截,或者乾脆開發小米系統特供版APP。

然而,開發者更擔心的是,小米打響第一槍,華為、OPPO、vivo、魅族會不會跟進。

槍聲一響,並沒有贏家,手機廠商和開發者都進退兩難。

手機廠商首當其衝,小米這麼貼心為使用者,他們要是不跟進,使用者會流失,要是跟進,會得罪開發者。

開發者也頭疼,要不要開發小米特供版應付MIUI 12,還是被四大手機廠商聯合毒打然後乖乖聽話。

毫無疑問的是,除非上面監管層親自出面請喝茶送溫暖,華為、OPPO、vivo必定會觀望一段時間,看小米是動真格還是做樣子,能挺多久。

小米若能持久,那沒說的,四大手機廠商建立統一戰線,反之,小米的黑稿上會多上一句“吃了這顆XX補腎丸,為小米撐腰”。

作為一個消費者,這一次我挺小米,小米是第一個宣戰的手機廠商,而且光明正大地宣戰,這種將勇氣付諸行動的努力值得肯定和鼓勵。中國人真的苦流氓軟體久矣!

MIUI 12 隱私保護的未來有3種可能:

1、獲得米粉、網友力挺,一方面迫使流氓廠商收斂,另一方面由於輿論佔優,華為、OPPO、vivo也會跟進推出類似功能,四大手機廠甚至進一步根據中國國情升級隱私保護

2、華為、OPPO、vivo為了利益,選擇繼續放任流氓軟體,小米敵不過流氓軟體廠商、華為、OPPO、vivo的聯合絞殺,功能停止更新

3、小米敵不過流氓軟體的滿天潑髒水,同時屈服於自身利益,對部分軟體廠商設定白名單,對軟體廠商和網友兩頭討好

個人認為,第1種可能性最高,其次是第3種,再次是第2種。理由有3個:

1、民心所向

國人真的是對流氓軟體苦不堪言,國內網際網路廠商的節操差不多都整體掉光了。無論是電腦軟體,還是手機軟體,業界都是一天比一天更接近網友的容忍度上限。80後、90後都很清楚,自己的隱私早被賣得滿天飛,就連00後也在慢慢接受流氓軟體的毒打。

在現今的中文網際網路,你很難找到由中大型公司(含非網際網路企業)出品的面向個人使用者且不被個人使用者罵流氓的軟體。

2、監管政策趨勢

80後已經走上中層管理崗位手握實權,90後也陸續走上管理崗。80後、90後是同時經歷過PC時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流氓軟體橫行,心裡都早有不滿。60後、70後這些身居高位的領導也是上網的,國內廠商有多少節操,他們也是知道的。

一直以來,上面的監管政策思路都是“先讓市場野蠻生長,充分競爭殺個頭破血流,等到參戰企業橫屍遍野,市場基本發育完全了,就開始主動監管”,這個思路是穩健的,利於市場成長和產業成熟。

既然是有監管,那麼,監管趨嚴是必然的。工信部喊隱私保護喊了這麼多年,並不是光喊口號的,一步一步地收緊監管。

小米打響第一槍,這就是一個訊號,市場該自己發揮調節作用,莫等由上面伸出看不見的手來調節。槍聲一響,四大手機廠商只有2個選擇:

① 順應民心、監管政策,發揮自己的作用打壓流氓軟體,淨化市場

② 雷聲大雨點小做個樣子,或者半途而廢停止技術支援,或者勾結流氓廠商,白名單一批打壓一批

從利益角度而言,短期內,四大廠商是會被業界排斥甚至買黑稿潑髒水的,長期來看,反而能同時贏得消費者和上面的好感。

3、從來沒有中間路線

但凡還記得中國近代史的人,都會想到,要麼朝著先進道路勇往直前,要麼做反動派,想做中間派兩頭討好,都是白日夢惹得一身臊,搞不好埋下涼涼的隱患。

小米這次在MIUI 12加了這3個隱私保護功能,而且還全文高調宣傳,雷老師還立了“不賺大傢什麼錢,想和大家交朋友”的人設,這麼一頓操作下來,小米基本可以說是斷了自己後路。要是這隱私保護功能曇花一現,下一個版本就停止更新技術支援或下線,肯定會被米粉罵死。

屆時,米粉有多愛小米和雷老師,就會罵得有多狠。愛之深,恨之切。其它手機廠商、軟體廠商也肯定不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良機,發黑稿黑小米一時爽,一直黑小米一直爽。

悲觀地看,利益決定屁股,屁股決定腦袋。如果華為、OPPO、vivo選擇觀望或隔岸觀火,由小米獨自承擔各軟體廠商的火力,小米難免不會動搖,而選擇設定白名單,一部分業務往來密切的、有實力的、願意交錢的軟體廠商和開發者,輸送一下利益或者賣個人情,放行一批廠商而打壓一批廠商。

如果小米這樣做,當然要比停止更新或下線功能要好,既能應付消費者又不過於得罪開發者,小米公司營收和財報都過得去,看上去似乎是皆大歡喜。

但是,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小米一旦坐實中間派尿性,小米立過的“為發燒而生”、“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100塊的硬體賺不到1塊錢,主要是想和大家交朋友”等人設flag,統統都成了笑話。對於小米而言,這是以“億元”為單位的品牌形象損失。

所以,小米最好的選擇就是不管前路是刀山火海,他都迎頭頂硬上,繼續提供並升級隱私保護,並促使另外三大廠也跟進。

小米已經開槍,上面十有八九也會著手順勢而為推進監管,就看華為、OPPO、vivo開不開義大利炮幫場子。

中國人苦流氓軟體久矣,“以隱私換便利”並不代表我們大多數人的意願。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網貸又出問題,“三年內將倒閉9成”預言要成真?網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