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APP越界收集資訊、打車軟體利用大資料“殺熟”、個人簡歷被他人售賣等新聞,提示人們關注資料安全。這引發人們思考:怎樣避免個人在資料採集中成為“透明人”?請談談你的想法。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個人隱私資料很難得到保護,如果不小心造成個人隱私的洩露,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近來出現了一些APP越界收集資訊、軟體殺熟、個人簡歷被售賣的現象,讓人們在資料採集中變成了透明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認為出現這種現象是有一定原因的:第一,APP軟體開發商沒有遵守相應的規定,沒有對個人的隱私資料進行保護,甚至還有一些商家為了利益將個人隱私明碼標價,進行售賣。第二,個人對自己隱私的保護意識淡薄,比如說,用手機的時候彈出一個抽獎的介面來,隨便就把自己的資訊填進去了。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要避免個人資料採集中成為透明人,還要從多方面著手,打出一套組合拳。
第一,政府應繼續完善個人隱私保護的相關法律,還要對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去年6月1日出臺的《網路安全法》在資訊收集使用、網路運營者應盡的保護義務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第二,軟體開發商要注重落實相關規定,並且保證不存在隱藏條款,往往隱藏條款中可能會出現侵犯個人隱私的條例,在收集、利用個人資訊時,需先得到使用者授權,使用者有知情權和選擇權,即知道哪些資訊被收集,可以選擇是否同意。
第三,網路平臺要加強管理,對存在殺熟、侵犯個人隱私的APP進行及時的下架整改。
第四,個人要提高資訊防範意識,比如平時取完快遞要將快遞盒子上的電話號碼給家庭住址擦掉再扔,對於一些軟體的使用條款要仔細閱讀,要訪問正規網站,不隨意授權APP,避免被騙取個人資訊。同時,加強監督舉報意識、發現侵犯個人隱私的情況要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相信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更好的保護個人隱私不被侵犯,保護廣大網民的隱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