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運營商高層認為:運營商之間的使用者增長,更像是一碗湯,倒過來叮噹響,倒過去響叮噹,每倒一次,行業的價值就下降一次。徹底走入了“紅海”的運營商,日子並不好過。
現在,中國正式進入5G時代,以5G為首的“新基建”備受關注,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主要動力。行業上下都將5G視為重大機遇,三大運營商也預計於2020年豪擲千億,用於建設5G。但5G時代,運營商就真的能輕鬆走進藍海嗎?
運營商一步步走向價值鏈底端2G時代:籬笆花園
2G時代的通訊運營商在產業價值鏈中是絕對的“龍頭老大”。運營商利用定製終端策略向上控制終端廠商,擁有很大的規範話語權力和定價權力;2000年12月,中國移動推出 “移動夢網Monternet”,所有的內容和應用基於夢網平臺進行銷售,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籬笆花園”。隨著行動通訊的普及,使用者數蓬勃發展,同時資費也處於較高水平。業界對其這樣評價:移動夢網無疑是新世紀之初偉大的商業創新模式之一,它對拯救中國網際網路業功不可沒,發展速度使最大膽的預測都顯得保守。
3G時代:走向管道化
2008年12月,3G牌照發放。3G時代伊始,運營商的“籬笆花園”就被蘋果公司“終端+應用”的新模式撕開一個大口子。從此通過定製終端策略實現上游一體化的話語權越來越弱,規範話語權和定價權逐步被弱化,使用者可以自己任意選擇APP;內容和應用APP化後,已經不需要移動夢網這樣的封閉平臺來承載,平臺越來越走向開放,社會第三方平臺開始蓬勃發展,並逐步發現成為網際網路屆巨頭。運營商越來越走向管道化。雖然運營商也希望利用基地化和專業公司化模式寄希望於成為綜合平臺的提供者,但重要性被嚴重弱化;作為內容應用作為參與者,對優質內容的獲取能力明顯不足。但這時由於網路頻寬資源有限,資費還維持在較高水平,流量經營是熱詞。
4G時代:低價管道
2013年12月,4G牌照發放。隨著行動網路頻寬的拓寬,各類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和應用獲得空前的蓬勃發展,2014年,淘寶“雙11”開場,移動端的成交就超越了PC端,佔總交易額的近7成。各類風靡應用如雨後春筍般的來了,新“四大發明”的共享單車、掃碼支付和網購三大發明歸功於移動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來了,但運營商卻在“紅海”裡越走越遠。使用者對終端的選擇標準變成了效能、拍照、儲存等,運營商變成了終端廠商的銷售商,除了通訊模組之外的各種話語權基本喪失。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和提速降費,尤其是頻寬資源增加後,流量變得廉價,管道開始低值化。於是有一個角色的話語權變得逐步強大起來:渠道商。“每倒一次,行業的價值就下降一次”,但渠道商的價值就提升一次。
所以縱觀20年,通訊運營商一路走來,在整個產業鏈中一步步的喪失角色和價值,喪失“戰略環節”。
運營商在產業鏈中喪失了什麼?從雲管端的角度來看,從2G到4G的20年間,使用者對終端的需求從通話逐步轉化為應用娛樂,以及終端效能、拍照、儲存、電量等,產品及技術本身成為核心價值,運營商定製已經成為過去;而隨著使用者對移動網際網路應用需求的增加,網際網路巨頭大量出現。因此終端廠商和平臺應用的產業價值都在大幅提升,但運營商處境確不容樂觀(如圖1所示)。
目前,運營商面臨兩個最大的生存壓力:一是產業價值持續下降,隨著提速降費等政策的實施,各類暢享流量產品的推出,運營商的管道產業價值不斷下降,流量經營已經成為過去,產業價值下降;二是產業鏈控制力被擠壓,從上下游一體化到當前的對終端、內容應用幾無影響力,產業鏈的空間被擠壓到最為狹小的空間。
隨著5G的到來,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從網路建設、運營和銷售角度來看,運營商參與的基礎設施建設從網路,大規模拓展到雲端計算和邊緣計算。但由於5G技術的集中化,裝置產業變得更加集聚,運營商建設基礎設施的議價能力大幅變弱,極大擠壓著運營商的盈利空間;隨著人口紅利消失,渠道成本的大幅提升,也在擠壓運營商的生存空間,好在國家在出臺相關政策正釋放這部分的壓力;同時,由於5G時代對大資料的需求量大大提升,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到雲端計算和邊緣計算的產業競爭中,甚至一些裝置廠商直接進入到雲端計算產業競爭中,影響了運營商在基礎設施方面的產業價值。
於是,運營商在終端商、內容應用商、渠道商和裝置商四方的聯合擠壓下,生存空間越來越變得狹小。以這樣的狹小空間走進5G時代,通訊運營商會有想象中的藍海嗎?顯然不會。不作出改變,運營商短時間內會再次淪為“管道”。
5G時代運營商的“藍海”到底在哪裡?
2020年1月20日,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5G更大“藍海”在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那麼,運營商的“藍海”又在哪裡呢?
在人—人互聯時代,運營商的核心訴求是最大化接入終端量,以最大化網路使用效率,攤薄固定成本,實現規模經濟。進入5G的萬物互聯時代後,由於規模經濟效應,追求接入終端量規模依舊是運營商的首要任務。萬物網際網路有3個新的特點。
一是終端側:除了終端的接入量會遠遠大於人之外,和人—人互聯時代更多依賴人的主動參與不同,萬物互聯時代的終端側資訊需要採集;同時終端側的執行需要指令控制,或通過智慧化反饋實施控制。
二是網路側:有兩個重要的關鍵指標,一個是速度快,涉及到控制指令的實時性,對網路延時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另一個是頻段寬,從終端採集的大量資料需要通過網路傳輸到雲端和邊緣端。
三是雲和邊緣側:不僅是儲存,雲和邊緣端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智慧化,探尋終端側的現象,併為反饋智慧化控制提供實時和準實時指令。因此雲和邊緣側要解決資料儲存和資料運算問題,即儲存、算力和演算法問題。
只有終端數量規模大,才有更大規模的資訊採集、資料傳輸、控制指令反饋、儲存需求、算力需求、以及複雜的演算法需求。於是在5G時代,針對不同規模的需求主體對萬物網際網路的需求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大型企業等,對系統的穩定性和私密性有特殊的需要,更多以高度定製方式實現;對於中型企業,可以選擇基於行業解決方案方式實現靈活定製來快速複製;對廣大的中小微企業,以平臺化、標準化產品形式集中供應更為合適。
面對5G時代出現的需求變革,以及來自於終端商、平臺應用商、裝置商和渠道商的四方壓力,運營商該如何進行突圍?
運營商應重點突破渠道領域邁克爾波特曾經講過,一個企業要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就要求企業在價值鏈某些特定的戰略環節上建立自身核心競爭力,以保持自身競爭優勢。因此,運營商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核心的價值鏈上的戰略增值環節(如圖3所示)。
如果在裝置側突圍?如前文分析,裝置商產業已經非常積聚,技術更加複雜化,運營商更多會和裝置商成為共生關係,互相促進共同成長,而不會追求對價值鏈夥伴的擠壓。
如果在內容應用側突圍?5G萬物互聯時代裡,產業網際網路產業鏈的內容應用和所屬行業的專業性有非常緊密的聯絡,如工業行業有工業級標準要求,航天行業有航天級標準要求等。同時每個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時,也是基於自身行業長期積累基礎上進行的,運營商無法做到三頭六臂,也就無法在各個行業進行持續深入的研究,面面俱到,因此在內容應用側一定需要藉助行業本身或者第三方的力量來滿足不同行業的個性化需求。但對可以利用標準化產品集中供應的情形,運營商必須參與進來,以實現自身產業價值的最大化。
如果在渠道側突圍?和4G時代不同,由於涉及到資料採集、傳輸、儲存、計算等一系列需求需要進行專業整合,對大中型企業,系統整合是5G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必須存在的一個角色。未來面對大中型企業的定製和半定製市場,系統整合商將會成為新的渠道商。未來面對中小微企業,平臺商將會成為運營商的一個重要的渠道商。
如果運營商過度依賴系統整合商和平臺商,將成為系統整合商和平臺商管道資源的提供者,會很快被管道化。因此運營商需要進入系統整合領域和平臺建設領域,直接參與面對企業客戶市場的爭奪。
如果在終端側突圍?雖然當前有運營商嘗試進入手機和VR終端領域,但無論個人用還是產業用終端,都需要規模產量使終端成本足夠低,在市場上才有足夠的競爭力。另外如前文分析,當前終端的核心優勢更多體現的是技術,如效能、拍照、續航能力等。運營商在這些方面並沒有有價值的積累,依賴拼湊的產品當前無法贏得市場。但是運營商可以通過在渠道側的突圍,在需求數量加大對終端廠商的影響力。
圖3 運營商價值鏈上的戰略增值環節
綜上分析,運營商應該在渠道領域重點突破,在大中型企業市場,著力於成為系統整合角色,避免淪為系統整合商的管道提供商,在中小微企業市場,著力於成為平臺和標準化產品的提供者,避免淪為平臺商的管道提供商。從而拓展運營商自身在產業鏈上的生存空間。同時直接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和平臺能力,也將極大地提升運營商的產業價值。只有這樣,前文中分析的運營商當前面臨的產業價值和產業鏈生存空間問題才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贏得5G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藍海”。
未來,資訊化數字化將成為生活生產的必需,運營商要勇於走上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