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2月,美國四所大學裡的四臺計算機,第一次通過協議連線在了一起。這是最早網際網路的雛形,當時的網速只有50Kbps。回顧這段歷史,我們很難知道當時的人們對網際網路的看法究竟是什麼。
在後人眼裡,技術的發展是一本編年史。但對身處歷史中的人來說,其實很難想象,當下的某一秒,日後會成為某個特別的時代切片。
歷史充滿了偶然性。
假如沒有冷戰,美國國防部認為有必要設計出一種分散的指揮系統,那麼網際網路的研究便不會開始;假如1972年沒有人提出了開放式網路框架,現在我們所熟知的 TCP/IP 協議也許也不會出現。
從技術上來看,網際網路很多地方的未解空間已經全部被人類探索過了。但現在區塊鏈又重新開始探索了另一個未知領域的邊界。
技術好像剛剛走過了一個輪迴。
現在站在區塊鏈大門前的我們,身處在另一片歷史的迷霧中。每個人都後知後覺,很難看清前面的路到底是什麼。打遊戲的時候,如果你的地圖還沒全開,很多地方都是黑的。這個時候是最艱難的,但這個時候往往也是最有意思的。
2009年比特幣誕生,區塊鏈走到現在,行業內有一種狂奔之後停下來反思蓄力的感覺。目前比較清晰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公鏈,從行業角度來看其實已經開始分層,有做基礎公鏈,有做行業公鏈。這兩個都叫公鏈,但其實技術和商業聚焦點是不一樣的。並不是說做千萬條公鏈就能解決問題,底層公鏈、底層協議不需要那麼多。現在網路通用的TCP/IP協議,在某些情況下,其實比其它協議效能要差,但它的通用架構成為了重要優勢,相容性很好。如不管接入層是3G、4G、5G或者WiFi它都能夠相容,這才是它一統天下的原因。
分散式系統是個極其複雜的系統,要做分散式與分散式系統的並行,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所以很多人認為做好一條單鏈已經不容易了,但是作為公鏈基礎設施的架構,單鏈是絕對不行的。集中式專案不斷更新迭代,但是作為一個區塊鏈基礎設施,大架構是必須明確的,否則將來升級會面臨巨大問題。以太坊升級會這麼慢的原因,就是因為要考慮到新方案對現有網路、社群、礦機生態等的影響。所以系統架構要大改的時候,對基礎設施是一件極其麻煩的事情。
區塊鏈的底層創新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這需要對於理論和架構進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和實踐。區塊鏈的分散式系統架構因為去中心化,如果大改,代價太大。所以這是Thinkey在做架構的時候非常深度思考的問題,什麼樣的架構才是可擴充套件的、可持續的。Thinkey首先通過理論模型設計了分層多級鏈並行結構及共識演算法協議棧,以確保每條鏈的安全、鏈與鏈的安全,多鏈併成一條鏈的安全,同時要解決效能的問題,鏈互動的效能、資料儲存和交換的效能等。這種分層多級的結構具有很好的靈活性和可擴充套件性,並且可以動態調整,因此每條鏈都不會成為整個網路的效能瓶頸。此外,隨著鏈的數量增加,整個系統的吞吐量線性增加,而不會產生太多的冗餘訊息。
基於分層多級鏈結構,Thinkey從系統角度設計了一種四層實現框架,以方便系統將來的可擴充套件和升級。區塊鏈底層更多的是網路屬性,因為需要共識。這也是區塊鏈的缺點,不適合做實時計算和海量資料處理等任務。所以Thinkey設計系統架構的時候,更多地把它當做一個網路的架構來考慮。對比網際網路TCP/IP協議,Thinkey也設計了四層框架,通過多層協議棧來做系統架構。第一層是整合層,主要解決全系統總體共識;第二層是處理層,主要解決單鏈共識問題;第三層是資料層,主要解決多鏈之間的共識;第四層是網路層,主要解決不同屬性和任務節點之間的通訊。讓每一層都可以根據未來的情況去做不同的優化和升級,但不會引起整個架構的變化。就像網際網路的分層架構,讓每一層都能單獨去做新的擴充套件和創新,讓未來不會受限於今天的設計結構,最終帶來技術、生態的繁榮發展。
作為基礎設施平臺,Thinkey的技術架構完全支援DAPP,行業公鏈和行業聯盟鏈的開發和部署。可以在上面直接定製行業公鏈,形成生態共同體,Thinkey負責底層的共識安全,為所有公鏈提供統一的安全規則、信任傳遞規則、執行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