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莫不相異”,是十七世紀哲學家萊布尼茨提出的著名論斷。這句至理名言,卻為難了今天的物聯網從業者們。
在物聯網領域內,裝置的差異表現為協議不同和資料模型不同。不同的裝置,因其行業作用、實時性、可靠性等要求不同,會採用不同的通訊協議,裝置生產廠家還會按需求定義出不同的私有協議。同時,即使是同一類裝置,廠家在做裝置聯接時,會按照不同的格式來定義裝置資料,造成同一類裝置被系統讀取的模式也不一樣。
這些差異點,往往會導致物聯網專案交付週期長達半年乃至一年之久。這時候,一個既能覆蓋多種裝置協議,又能給出標準化模型定義的物聯網平臺就變得至關重要。
協議廣覆蓋 – 夯實萬物互聯的基礎
對繁雜協議的匹配,則是實現萬物互聯的基礎。舉個“栗子”,智慧城市作為物聯網的典型代表,覆蓋水務、消防等不同場景,涉及裝置成千上萬。將這些性格迥異的裝置納入一個平臺,打破他們之間的通訊壁壘,是專案商們頭疼不已的問題。
物模型標準化 – 統一萬物互聯的語言
萬物的互聯,本質是資料的交流,而資料交流的基礎就是物模型。比如智慧城市中,有安防攝像頭、交通違章攝像頭等不同功能的攝像頭。當每個攝像頭被定義的資料模型不一樣時,則需要給每個攝像頭配備其對應的子系統用於監控,造成裝置和系統的“孤島”,還增加了專案成本。這時候,就需要一款通用的“語言”、也就是物模型,來解決裝置之間、裝置與系統之間的資料交流問題。
一站式流量管理 – 聯接的最後一公里
裝置聯接後開始傳遞資料,而在智慧零售、智慧穿戴、共享經濟等領域中,自動售貨機、智慧手錶、共享單車等裝置會隨著使用地點的變化改變位置。這類裝置往往會採用物聯網絡卡2/3/4G的通訊模式,對本地運營商訊號強弱依賴很高。裝置廠商需從多家運營商購買物聯網絡卡來滿足其通訊訴求,多個賬號、多種流量套餐造成管理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