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19年12月21-22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舉辦的【 2019深圳產品經理大會】完美落幕。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星星充電集團副總裁 易鵬宇老師,他為我們帶來《開啟大門的新能源產業網際網路》。

我過去幾年的工作經歷和內容發生了一些變化,所以這次我想把我的一些新的思考和建議與大家分享。

我曾經講過兩個主題:

一個是從產品的價值設計出發,希望產品經理能站在一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做的產品。比如說你在一個很不錯的團隊裡,有一個覺得還不錯的專案,但是為什麼做著做著就關了?大家覺得很好的一個idea,幾個月以後,公司為什麼要關掉這個專案,不讓大家做了?

另一個話題是AI時代產品經理的進化。原來做產品經理是集中在一些技巧技能上,但是到了AI時代,產品經理要做什麼樣的產品?什麼樣的工作?

但是我發現:學了這麼多道理,還是感覺很難,為什麼?

因為大家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大了——你可能絞盡腦汁做了一個專案,但是看到的進步卻越來越慢。

如果你也有這樣一些感受,那麼接下來分享的內容,我們可能會有更多的共鳴。

一、網際網路的變化

曾經我們很關注體驗、流程和邏輯定位,切入點、價值觀……想要get各式各樣的一些新技能。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

是為了做更好的自己——我們有了這樣的技能,才能在產品經理這個位置上把基礎工作做好。

網際網路的數量從2001年開始,大概10年一個跨度。2001年全國註冊的網際網路公司大概在300-500家,到了2010年,已經超過了20萬家,預計到2020年的時候會超過80萬家。網際網路行業造就了很多光環效應,如果在2001年你就加入了阿里、騰訊、百度並堅持到現在,你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衣食無憂。

網際網路帶來的從業人數,從最開始的5-10萬人,到2010年的300-500萬人,預計到2020年的時候,會超過2000萬人。所以你當初可能是在跟5-10萬人競爭,到了今天這個數量增長了百倍,你原來是在跟你1個人PK,今天你要跟100個人去PK。

這是網際網路最大的一個變化,我們需要不斷學習才能提升自己。

二、流量還有紅利嗎?

網上有一個說法,傳統的古典網際網路公司已經徹底進入了紅海時代,無論你是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廣州,任何一個城市都有大量的網際網路公司在參與到這樣的行業裡面。

我們全中國有14億人口,在PC網際網路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都是在靠人的數量拼命獲取增長;今天很多公司第一目標是做流量,有了流量有辦法做流量變現,有廣告可以做會員,甚至可以把流量轉出去。

那麼,流量還有紅利嗎?

那個時候1億是船票,但對今天來說,它只是一個零頭。

所以今天我們做任何一個事情,如果只是靠流量的紅利,可能還沒有等積累到紅利,就會面對一個又一個的巨頭競爭——因為大量的公司已經過了跑馬圈地的時代。

三、洪流賽道

國慶閱兵的時候,我們的外賣小哥第一次加入了國慶群眾的閱兵展示隊伍,可見他們是非常重要才會出現在洪流賽道里面,核心聚集的是跟我們的衣食住行的消費升級和服務升級。

以前的網際網路能夠快速增長,是因為資訊不對稱。

在10年前,我們一個月要花20~30塊的簡訊費用可能才包200~300條資訊,到現在我們可能一天都不止300條;但它是免費的,所以它才能覆蓋11億人。

我們真正的剛需是不屬於資訊的來自於衣食住行的消費內容:出門是滴滴、曹操專車;中午吃飯是餓了麼、美團;晚上出去看電影是貓眼。

還有一些資訊,比如垂直細分的交友需求:陌陌、探探;幫助滿足我們的吃喝:瑞幸咖啡、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這些都是建立在我們的需求上產生的,我們還有很多渠道在使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間的剛需服務。

在洪流之下,還有一部分產業盯著網際網路,也想從中間獲得增長,他們缺乏好的產品經理加入他們,和跟他們一起實現裂變。

四、網際網路+

大家想象一下,我們想的網際網路+是個什麼感覺?產業眼中是個什麼感覺?

我們最開始在講網際網路+的時候,首先講的是顛覆。那個時候感受到的就是我們要顛覆所有。所以傳統產業很害怕我們,他們想你們來了我們還有什麼活路?

產業眼中的網際網路家曾經是很謹慎的。上圖是我們想看到的連線一切的網際網路,有氣球,下面一個人。我們都想分享,但是從這張畫面上大家也感覺不夠踏實,氣球破了怎麼辦?線斷了怎麼辦?氣球把我吊起來飛上去了,怎麼落下來我都不知道。

這是一種心態:我們有時候急於求成,會把我們用到的知識、過去的技能,用特別簡單直接的方式,加到一個新的產業上面。這個時候,可能短期有效果,但是大家都沒有安全感。

我們再來看一個東西:

我是今天早上從國外飛回深圳,早上大概10:00到的。這一次在歐洲出差的時候,我看到兩家公司給我展示了不同的資訊,讓我特別受感觸。

我沒想到這些著名的公司,眼睛裡面看到了中國給他們帶來一些變化。

歐美人眼中中國現在發生的變化,是整個網際網路的產品和技術已經快速的進行了行業生態的進化。

我們今天做產品、做業務的邏輯已經離不開生態了;而作為一個產品經理,除了技能之外,更多也要考慮到業務上的一些思考,要知道這個行業在發生什麼變化。

五、真正融合產業對於+網際網路的期望

網際網路的產品和技術,怎樣才算真正的融合?

首先它是長期進化的,不是顛覆的

鋼和鐵怎麼結合?第一簡單粗暴捆在一起,或者焊接在一起,這是比較傳統的辦法。

但是鐵鋼還是鋼,最好的辦法是成為合金,把他們融合在一起——合金的硬度,防腐蝕的程度,都要比單獨的鋼跟鐵要好很多。

所以無論是跨界還是進入新的領域,最好的融合不是焊接,而是真正像合金一樣彼此融合;這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產業,是傳統的網際網路公司希望做到的產業。

很多傳統的公司招網際網路的人,不是說讓一個人去改變他們,而是去弄一個團隊去改造他們整個的系統。

產業更需要耐心

做一年的專案,做三五年的業務,做十年的行業,產業始終存在。進入這樣的行業,我們要更有耐心一點。

我原來在網際網路公司的時候,每個人都很著急,希望產品今天上線,明天過10萬,一個月以後使用者量過百萬,三個月後融資,再燒一把錢,半年以後到B輪,一年以後C輪,兩年以後可以商業變現,三年以後就上市。

陌陌當年就是這麼做的,最早的淘寶也是這麼做的——因為他們都是最早的從零開始,所以可以快速的成倍增長。

但是到了今天行業的洪流階段的時候,我們每個人做產品和業務,一定要有足夠有耐心。

接下來是我站在我做事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些新能源產業的一些思考,我們具體來看它需要做些什麼?

六、產品經理們需要一個華麗的轉身能源產業網際網路的新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產品經理找到自己新的定位和更好的發展方向。

假設你現在選擇了一個傳統的行業,比如體育運動、石油或者是房地產行業等。它們的規模都不比網際網路公司小,在進入這樣的行業的時候,你的觀察點應該是什麼?這些行業會需要什麼產品能力的人?我認為跟他們一起成長,獲得的回報不會比現在做網際網路差。

我們先來看19年5月份國家電網和騰訊發生的新聞:

攜手國家電網公司,騰訊盯上了萬億能源網際網路

還有阿里也參與進來了:

與阿里合作後又和馬化騰洽談,國家電網和網際網路公司要一起幹什麼

為什麼是國家電網?為什麼國家電網要建設5G?

大家知道現在電網的基礎建設,肯定不像我們的手機是每年都會換的,它是在建成以後幾乎就停在那裡了。

但是每年在夏天的時候,大家會感覺到用電高峰期;這個時候要做能源的電力調配:錯峰用電,這是大家都能感覺到的。

有多少人知道你白天的電價跟你晚上用電的電價是有區別的?知道差價有多大?

我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地方有差價,那麼白天用電可能是50塊錢,晚上用電是100塊錢,或者反過來——晚上可能是50,白天是100。

大家可能對這個沒有感覺,但是這個差價是非常大的。

問了這麼多問題,我們再來講能源網際網路。

本質上能源網際網路跟網際網路是一樣的:有不同的層級結構,包含了實體、資料、資訊和運營平臺。

實體是我們經常接觸到的,比方有發電的裝置,國家的一些電網、售電,還有現在用的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

深圳的整個計程車幾乎已經全部換成電動車了,大家如果出去打車跟司機聊兩句,他一定會告訴你充一次電要多久,然後他們會抱怨說我在什麼時候去充電比較便宜,所以這個時候我不能載你了,我要趕快去充電交接——這一群人現在成了對能源網際網路感觸最深最直接的一批人,只是我們暫時還沒有接觸到。

第二個是資料資訊,在能源網際網路這個領域裡面有大量的資料分析、資料交換、安全和交易資訊,這裡有一個非常龐大的交易體系。

過去兩年用電行業關注最大的是什麼?挖礦,過去兩年用電量特別大的是礦機。

這個學校用的電一個月增加了5倍到10倍;礦機的噪音太大,吵到旁邊的學生學習了。

那麼,礦機都去哪裡了?

它們去內蒙、去新疆、去俄羅斯、去加拿大,去用電最便宜,溫度最低的地方。這一批人對能源體系有感覺,而我們現在沒有。但是如果你擁有一臺電動車,那接下來可能它就是你的礦機——因為它可以在便宜的時候把電充滿,在貴的時候把電放出去。

人/汽車/電力網的連結點——智慧充電樁

能源網際網路有一個大的架構,它們產生的連線點是智慧充電樁。

今天我們在手機上已經有聯絡點了,比如共享充電寶,每一個上面都會有一個待機的訊號,它會連到支付寶,連到你的APP和小程式上面。

未來連線人車和電力網的連線點是智慧充電樁,下面這張圖是我前兩天出差的時候在海外截的圖,上邊是谷歌地圖的充電樁。

能源交易形式

智慧充電樁作為地圖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資訊,它比加油站要豐富得多,有了這些基礎的裝置,就能產生人車和電力網的連線。

在這種連線點下,我們真正的業務可以做什麼?我們叫V2L、V2V、V2G

V2L:一輛電動車充滿的電可以夠一個單身的人用一個月;V2V:電動車的電在路上可以相互救急、借用;V2G:電動車裡剩下的電可以供應辦公室。

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透過智慧充電樁和能源網際網路能做的大生意,每個人都能參與進來。

能源網際網路的價值-家庭能源的管理系統

這是一個家庭能源管理系統。我們叫Home Electrical Manage System,它能幫助你把家裡的能源管理好。

對於整個城市而言,還有一套系統,這樣城市的電力管理系統對所有的系統都會構成能源網際網路的基礎,它所基於的東西會用到網際網路的大資料分析、運營的產品跟技能、包括整個平臺的搭建,都是人跟裝置和資源打交道。

區塊鏈能源管理應用場景

在這樣一個非常傳統的能源產業,區塊鏈也有非常好的應用場景。

因為這個產業它天然是分散式的,每一個智慧的樁就是一個節點,每一輛車聯網的車也是一個節點;我們可以進行公平的、可靠的、可信任的人員的交換和資訊的交換,從而把資訊變成一個更好的資料資產,讓所有參與的人裡有更好的可信任度。

因為能源網際網路有巨大的結點,所以區塊鏈技術在裡面大有可為,是天然的非常好的一個場景。

綠色能源認證

這是我拍到的一個麥當勞門口的充電樁,上面寫了百分百的風能。

我們現在應該還不會區分我們使用的電是來自於燒煤的還是風力、水利、核電?但以後電力可能都會分類,為什麼?

有一個問題:我們用新能源的車是環保嗎?

有的人認為是環保,但是有的人認為不環保,因為新能源車使用的電可能是來自於燒煤的,也可能是發動機轉換過來的——這個一點都不環保。

5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校園二手商城小程式,手把手帶你開發一款雲開發版商城小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