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三天,假期就該談點輕鬆的話題。所以,今天我不打算像往常一樣談商海沉浮,而是談一些你可能從來沒聽過,或者聽過但估計忘得差不多的網際網路軼事。以下4件軼事,保證讓你耳目一新,一起來漲漲姿勢吧:

一、品聚網曾揚言與淘寶平分天下

2011年的電商江湖格局未定,儘管阿里、京東已佔據一定領先優勢,但並未強大到不可戰勝,其他玩家躍躍欲試,試圖與它們一較高下,甚至實現趕超。品聚網(估計很多人沒聽過或沒印象)便是其中之一,其是由盛大旗下子公司金酷CEO葛斌斌創辦的一家C2C電商平臺,於2011年10月上線。

品聚網上線之前,信心滿滿的葛斌斌便放出豪言,稱將與淘寶展開直接競爭,並制定“一年時間平分網購市場,兩年時間超越競爭對手,三年時間公司上市”的小目標。他挑戰淘寶的底氣來自於盛大的輸血和資源支援。

資金方面,葛斌斌成立御網科技來操盤品聚網,首輪融資2億元,共有4位投資方,包括葛斌斌本人和盛大。當時,他透露已到賬5000萬元,3個月後追加5000萬元,剩餘1億元將於1年內到賬並要求全部用完。葛斌斌還表示,御網科技總體投資規模為20億元,計劃2年內完成,後續投資將與公司業績掛鉤。

資源方面,御網科技將從盛大引入流量、支付體系及服務體系。比如,盛大過億使用者群將成為御網科技客戶匯入來源,並與盛大旗下支付企業盛付通展開戰略合作,後者擁有14億註冊使用者(震驚),將為御網科技提供便捷的客戶平臺、使用者資源及平臺資源。

品聚網正式上線後,葛斌斌高調立Flag使其賺足了眼球,但也遭致外界各種嘲諷、質疑,為了證明自己沒有吹牛、不打無準備的仗,他公開了迎戰淘寶的三招:

一、收購。計劃收購一家小規模、有特色的電子商務網站,比如訂票網站、旅遊網站;二、社群。計劃建立一個類似於Facebook的社群,讓所有使用者有一個快樂的“議物”過程,可以向好友介紹網購體驗、推薦網購商品;三、收費。構建一個上萬人的服務中心,支援網店建設,為其提供營銷、運營等第三方服務,並收取一定的費用。在初期5萬家入駐商家中,將有超過80%會採用該收費模式。

前期各種宣傳造勢,無形中拔高了外界對品聚網的期望值,尤其是首秀備受矚目。萬萬沒想到,品聚網首秀並不搶眼,首日8款團購產品一共成交229單,成交金額不到1.2萬元。這一不光彩成績為品聚網悲慘命運埋下伏筆,由於交易額始終難以與主流電商平臺相提並論,匆匆上線3個月便黯然退出市場,淪為行業笑柄。

對此,品聚網官方將草草收場歸咎於融資不到位,矛頭直指盛大,但隨即遭到盛大否認,直言“從未投資品聚網”,品聚網的一切企業行為系品聚網及其投資人自身的行為。盛大撇清關係徹底激怒了葛斌斌,他不僅公佈與陳天橋的私人聊天記錄,而且稱自己一個人先期不顧一切承擔創業義務,卻變成與盛大沒有關係,可悲可笑。

二、2年前騰訊罕見致謝宿敵360

眾所周知,10年前那場震驚中國網際網路的“3Q大戰”,將騰訊和360推向對立面,各自掌門人周鴻禕、馬化騰由此產生心結。儘管兩位大佬偶爾公開同框,但似乎只侷限於說客套話、象徵性打招呼,外界還是能明顯感覺到他們之間有隔閡和距離感,至少看起來不熱絡。

事實上,騰訊、360在安全領域的交鋒從未斷過。按理來說,既然雙方互相不對付,競爭都還來不及,一方肯定不會感謝另一方。不過,2018年6月,卻發生了極為罕見、不同尋常的一幕,騰訊安全應急響應中心(TSRC)在微博釋出一封致謝信,專門感謝360阿爾法團隊的漏洞報告。

對,你沒看錯,騰訊公開致謝曾結下樑子的360,是不是又相信愛情了?TSRC表示,近日收到360阿爾法團隊漏洞報告:chrome使用的v8引擎暴露一處嚴重漏洞,利用此漏洞可以實現遠端任意程式碼執行,部分系統Webview的App以及手機系統可能都會受到影響,而且可能會影響騰訊旗下的部分產品。

“騰訊安全響應中心收到此報告後第一時間推動業務團隊進行修復工作,現已修復漏洞並啟動緊急線上更新機制。目前暫未有使用者因這一漏洞導致資訊洩露和損失。”TSRC向360阿爾法團隊致以誠摯的感謝,稱讚其以過硬的技術保障了千萬網際網路使用者的隱私和財產安全。

“安全第一,使用者的安全最重要,其他都是小事。”周鴻禕在朋友圈如是評價騰訊的致謝,他的迴應夠大度、有格局。從360主動向騰訊提交漏洞、騰訊向360真誠致謝來看,二者不僅都是心胸寬廣的公司,沒有因過往恩怨而對漏洞視而不見或不作為,更是真正踐行“使用者至上”理念的公司,使用者利益高於一切。

不過,話說回來,360主動向騰訊提交漏洞,且被後者稱讚技術過硬,能得到同行的認可,或許可以解讀為360安全技術比騰訊技高一籌,估計周鴻禕心裡偷著樂。當然,真正讓他開心和有成就感的,莫過於在大安全時代使用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滴滴發力國際化純屬被動為之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不少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走上出海之路,湧現出獵豹、位元組跳動等一大批佼佼者。其中,滴滴也是國際化大隊伍中的一員。2018年8月,滴滴掌門人程維在接受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專訪時說出了一個讓外界驚訝不已的觀點:滴滴被動國際化。

換言之,滴滴投資北美的Lyft、印度的Ola、東南亞的Grab、中東的Careem、歐洲的Taxify等Uber對手更像是無奈之舉,而不是主動出擊搶其地盤。程維解釋道,2015年滴滴與Uber在國內市場激戰正酣,補貼大戰空前激烈。彼時,Uber是一個八爪魚,頭在美國(在美國基本贏得競爭),並在歐洲、拉美、東南亞、印度、中國有很多觸角,而滴滴只是Uber在中國的對手而已。

同時,Uber不是傳統的美國創業者,突破一切規則,打法非常激進:融最多的錢,然後在每一個地方非常堅決地去打擊競爭對手,光在中國市場兩年便燒掉足足20億美元。當時程維悲觀地認為,怎麼看滴滴都贏不了Uber,原因很簡單,Uber可以在歐洲、美國、南美等地區賺錢,來支撐自身在中國市場與滴滴長期打消耗戰,這對於滴滴來說無疑是個必死之局。

程維意識到,滴滴只與Uber一個觸角搏鬥註定贏不了,為了確保贏得最後的勝利,國際化便被提上議事日程,滴滴開始思考如何在全域性上戰勝Uber,第一個決策便是2015年9月投資Lyft。此後,滴滴陸續投資了Ola、Grab等Uber在全球各地的幾乎所有對手。

程維深知,以滴滴有限的財力,不足以支援上述盟軍在各自市場戰勝Uber,但至少可以拖住Uber,不讓其迅速佔領市場。當盟軍守好每個市場,併發揮協同效應,滴滴可以更從容在中國這一最重要的阻擊市場與Uber一較高下,消耗其大量資源,使其佔不到多少便宜,勝算自然也就下降。

最終,滴滴靠多線戰役才使得整個局面出現逆轉,2016年8月,二者瘋狂戰事以收購Uber中國告終。不難看出,滴滴當初國際化不是為了走出國門擴大業務版圖,而是為了中國市場的生死存亡而戰。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這場危機中,中國能成為全球技術領袖嗎?國際評論:它們像賽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