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電商行業真是謎一般的存在,不知道到底賺不賺錢。
有的商家表示年營業額三個億,有的商家則表示三個月虧損五十萬。
每天有無數的新店鋪上線,當然也有數不清的店鋪轉讓。
現在的電商,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適者生存。
如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電商大環境中生存下去,成為了一個難題。
雖然天貓對新店會有一定的流量扶持。
但是想要持續獲取流量,還是要自己想辦法。
目前天貓坐擁四億人次流量,在這個巨大的流量池裡面,如何爭搶流量成為了難題。
如果自己慢慢運營,那或許要做到猴年馬月。
那怎麼快速獲得流量?
相信大家腦海中蹦出了三個字“直通車”。
前不久有一位天貓商家,花費30w入手了一個家居、廚具類目的店鋪。
下店之後做了一段時間,發現沒有什麼流量,於是想著做一下直通車,充了500,結果不到一個小時就沒了。
其實500並不算多,一個新店第一個月直通車花費起碼要上萬。
不過有沒有效果這是說不準的。
依照大賣家的說法就是堅持下去,一直燒。
但是對於中小賣家來講,錢包是否頂得住呢?
於是現在的電商陷入了一個怪圈:不開車沒流量,開車又開不起!
那麼如何打破這種尷尬局面?
可以利用“無貨源”模式實現彎道超車。
首先反問大家一個問題,開直通車是為了什麼?
相信大家的答案是流量,總不是有人因為錢多,玩玩而已吧。
如果只會燒車獲取流量,只能說明天貓的規則還沒有吃透。
每個電商平臺都存在千人千面。
平臺會根據使用者不同的消費習慣,搜尋同樣的關鍵詞會展示出不同店鋪。
無貨源模式正是利用了這一點,通過鋪貨,標題進行關鍵詞的堆砌,從而獲得自然搜尋流量。
除此之外,平臺內還存在泛粉,也就是標籤不精準且跳失率高的使用者。
這些使用者會優先被匯入DSR低的店鋪。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商家開直通車,訪客上去了卻依然沒有轉化的原因。
強扭的瓜不甜,但是解渴。
即使是泛粉,那也是流量,是流量就有轉化的可能。
無貨源模式通過多方位選品,大量鋪貨,單類目店鋪產品數量一般能達到4500左右。
在數量佔優的情況下,即使被匯入泛粉,也會有機會轉化,畢竟總有一款產品適合使用者的胃口。
當然無貨源模式也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那就是操作方法本身並不符合平臺的遊戲規則。
如果平臺對其嚴打的話,很難存活,就像淘寶無貨源以及京東無貨源的現狀。
不過目前天貓還不存在打擊,也許是因為門檻過高,玩家少的原因吧。
無貨源模式在天貓表現的並不明顯。
其次就是新手操作容易違規,而在天貓扣分達12分,便會被罰款一萬。
這也是無貨源模式的風險所在。
每個事物都有兩面性,無貨源模式也是如此,回報與風險共存。
要不然怎麼會講,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