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4月21日,叮咚買菜正式在北京上線。

筆者作為消費者全方位體驗了一把,先上結論:這家公司作為一家生鮮電商,已近乎完美,但它依然有其致命缺陷,可能無法笑到最後。

先說說叮咚買菜做對了什麼吧。

首先是賽道選擇準確。生鮮市場是中國零售線上化的最後一片沃土,規模5萬億級、線上化率卻僅4%-5%(疫情期間或能有較大提升),相比3C家電、百貨、服裝等品類,線上市場存在巨大發展空間。

其次,市場依然處於群雄逐鹿期,新興業態如盒馬、每日優鮮、誼品生鮮、興盛優選等層出不窮,卻依然無法過多撼動由菜市場、傳統超市等牢牢把持的線下市場。

叮咚買菜選擇的前置倉模式,相比生鮮超市、社群店開設成本低,可迅速在城市內設點鋪開,佔領消費者心智;相比B2C電商、團購等模式,又能為消費者帶來即時送達的良好體驗。

而叮咚買菜在具體的運營細節上堪稱完美,相比同行對前置倉模式進行了微創新。

例如,開啟它的APP能看到眾多製作精良的菜譜,菜譜步驟清晰簡明,各式原料均可在平臺一站式購齊,讓人忍不住閉眼下單。這一功能,是基於叮咚買菜對於前置倉的擴容——它將前置倉面積由傳統的80-100㎡擴充至300㎡,因此平臺SKU數可達到1500-2000,缺貨率也更低。

再例如,叮咚買菜的企業使命是“讓美好的食材像自來水一樣,觸手可得,普惠萬眾”,要讓食材“美好”,就要有一系列服務保障。叮咚買菜在售後環節的一大亮點是,商品重量有差都可以退差價。要提供這一服務,非標的生鮮商品先得實現一定標準化,重量儘量標準,先行預包裝,這對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在揀貨環節商品均須過秤,對揀貨效率是一大挑戰;最後,當消費者提出補差價需求時,客服還要及時響應,APP也要開發出退款相應功能。

總的來看,叮咚買菜在流量匯入-介面佈局-吸引加購-訂單提交-支付設定-揀貨-配送-客服/售後-激發復購等等交易環節都運營得無懈可擊,它的確是目前來看,最有希望在生鮮零售市場中佔據最大份額的生鮮電商平臺。

然而,叮咚買菜仍有兩個致命缺陷——很難贏得消費者對平臺生鮮商品的持續認同,以及自身盈利路漫漫。

中國的國情是仍以小農經濟業態為主,農業生產端高度分散。資料統計,中國的規模農業經營比例仍不足3%,而這一比例在美國是約90%,這造成了中國生鮮商品的高度非標化。冷庫、冷運等基礎設施薄弱,又導致生鮮損耗率居高不下。

在這一背景下,對於消費者來說,每一次線下生鮮購買都宛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消費者都是在綜合運用感官和智慧,與品質參差不齊的商品、與站在旁邊一同挑選商品的“敵軍”的戰爭,而最終拿走的戰利品,也許客觀上商品品質不是最上乘,但已是消費者心目中的最優解,無論怎樣,也都可以安然接受。

相比較而言,在叮咚買菜這樣的生鮮電商上下單,是由一隻看不見的手在為消費者揀選,資訊極端不對稱。由於過程中沒有親身參與,消費者較難獲得對生鮮商品的認可;更何況,生鮮又易損耗,揀貨時揀到品質不佳的商品概率極大,退貨又難免花費精力,消費者對電商的評價和好感,極易一落千丈。

線下超市可以將臨期或損耗商品擺在折扣貨架上,消費者挑選這些商品,還會產生“撿便宜”之感,超市也能產生一些收入,這樣的做法對於生鮮電商平臺是無法實現的。

另外,運營生鮮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活兒,對於叮咚買菜平臺方,它還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盈利路漫漫。圍繞高頻買菜場景佈局,註定了其訂單客單價較低,實付客單在40-50元,扣損、補貼後毛利僅能達到11%-13%,毛利難提升,難以覆蓋住其採購管理、前置倉租金、揀貨配送費、中臺管理等費用,如其單訂單配送成本至少在6-7元;隨著單倉訂單量增長,平臺規模效益的實現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更何況,叮咚買菜仍在全面開倉、開城,仍處於前期大規模燒錢階段。

平臺須面臨線下業態、巨頭孵化新業態等的激烈競爭,苦熬到佔領較大市場份額的那一天,方能慢慢漲價、減少補貼、提升配送費,過程中仍要資本持續輸血。

對比來看,美團等外賣平臺境況會好很多,餐廳出餐和消費者點外賣,本質上帶給消費者的體驗幾乎無差,消費者總不會擼起袖子到後廚親身參與做菜;餐飲的客單價、毛利率都比生鮮商品高一個量級,平臺也毋需自營餐飲菜品保障品質,這都為外賣平臺的盈利留下了空間。雖然如此,外賣平臺還要在一片罵聲中漲佣金,否則也無法盈利,而叮咚買菜的盈利之路只會更不好走。

然而,筆者還是衷心讚賞叮咚買菜,在提升生鮮線上消費體驗方面,所作的巨大嘗試和努力,它的出現,使生鮮電商模式躍升至一個新的臺階。它讓消費者在有羊毛可薅、時間緊張、懶癌發作等等場景下,多了一份選擇,使生鮮零售市場更具競爭和活力。

最新評論
  • 1 #

    美團或者餓了麼最後肯定強行收購!

  • 2 #

    北京市場好多地方都無法配送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超700公里續航竟不是亮點,小鵬P7真具硬實力挑戰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