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大街小巷一群身著綠色上衣的騎手正式上線,上海和北京的生鮮電商在京擺開戰場,“叮咚買菜”於4月21日正式殺入北京市場。
一場疫情催生了社群生鮮市場的剛需,不論以前多麼喜歡逛菜市場的主婦都經歷了微信買菜、美團配送的大型超市外賣、社群代購送菜服務……等等各種形式的宅家生鮮採購模式。
讓我們看到這個需求多麼巨大,而且,事實上配套服務也可以做到如此便宜、到位。
在“新零售”的概念橫空出世之前,想獲得上述服務也是可以的,只不過實現的方式有所不同,通常是採取如下模式實現的:
生鮮商家 + 美團外賣
一個做純粹的實體賣場、一個做專業配送,其中,美團也整合了平臺訂單處理系統。
這套體系中,有兩個問題始終困擾消費者:
①、商家良莠不齊,品質、價格差異性較大
②、美團的抽成越來越高,導致商家和消費者都越來越不滿意
也正是因為這些矛盾難以克服,才會留給針對社群生鮮市場的“新零售”商家可乘之機。
當然,也是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很多原本不會在網上購物的老人和主婦們都不得不轉向適應新的消費模式,大量新消費者蜂擁而入,這也讓曾經不堪成本壓力的“前置倉 + 社群配送”的新零售模式重新煥發了活力。
所謂“前置倉”,對於城市配送而言,是一項成本極高的硬體配置,因為他必須足夠“靠近”社群,所以,就要用配置更多的數量的辦法,去滿足這項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極致配送時效,增加使用者體驗,“叮咚買菜”在北京已經開設了20多個前置倉,預計今年要開300多個。
“叮咚買菜”的另一個燒錢的做法,是自建配送團隊,初看好處多多,例如:不再受第三方配送團隊(例如美團這樣的平臺)的盤剝,配送成本應該可以有所降低,品控環節容易掌控。
但是,它不得不負擔起了整個接單平臺和配送管理的運營,在淡季和訂單量不均衡的情況下,都是一種潛在的浪費。
而且,大家也不要低估,這些企業家在如何管理一個專業的物流團隊方面,還存在能力不足。
很多商家都覺得自建門檻低,沒吃過豬肉,但是都見過豬跑,所以,想當然地看不起物流管理,上馬就想當然地構建了一個“大而全”的物流體系,結果,在管理細節上處理不到位,效率和成本反而並不理想。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唯品會建立的“品駿物流”,其實,另一個自建物流的巨頭“京東”,也是連續虧損了十餘年,經過這麼多年的閉門摸索,剛剛找到盈虧點。
最後,“前置倉 + 自建平臺 + 自建物流”的模式,還有一個最要命的弱點,那就是:整個生意過於重資產化,庫存也積壓太多,整體運營體系對於資金鍊的要求很苛刻!
今年京東眾郵、極兔這樣子的“新勢力”紛紛入局,京東的加盟制快遞體系更是迅速成型,瞄準各類下沉市場,氣勢洶洶,這方面內容,我在之前文章中已經論述過,不再贅述。
可是我們發現順豐這種利潤豐富的物流界巨頭,都在成立新公司,搞什麼降價五元發全國的佈局了,2020年,真的是多事之秋,在物流行業更是如此。
受疫情影響,實體經濟處境艱難,而且據各種專家們的預測,新冠病毒還會在相當長的時間記憶體在!
所以,租個商鋪,“守株待兔”式的實體經營模式,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求變!
也許吧,很多留存在我們記憶深處的經營模式,未來可能會逐漸趨於消亡了……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將目光轉向物流行業!
“To C”的運營模式,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都在我們“避免人員聚集”的心理支配下,堂而皇之地變成千家萬戶的新消費習慣。
各種物流企業都在積極佈局,試圖捕捉這稍縱即逝的商機。其中決定勝負的因素,價格自然又是重中之重,各方也在八仙過海打造自己的競價優勢。
我們即便不算那些從沒涉足物流行業的隊伍,且看京東物流、順豐、通達系這樣的老牌物流企業,哪個不是施展渾身解數,擴充實力、拓展地盤的?
其實,無論整個物流行業如何求變,都對於實體經濟轉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例如:供給了下沉市場的配送能力、更低的物流成本、各種梯次的倉配硬體……
無論您轉型電商,還是新零售,總會找到一款適合您的物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