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科技巨頭是否是傳統媒體們衰落的“元兇”?

——

文|Juny 編輯|Vicky Xiao

想象一下這個場景:

當你想要輸入Google.com,顯示的卻是無法使用這項服務,或者登入Facebook,上面再也沒有大大小小的新聞,只有鄰居曬狗的照片和大學同學的生日提醒……

當你手機、電腦上再也看不到新聞,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對於澳大利亞的居民來說,他們最近曾一度真實地面臨著這樣的處境。

這一切都起源於澳大利亞近期出臺的一項關於媒體行業的新法案。傳統媒體們不再甘於為科技公司做嫁衣,他們和政府一起,向Google、Facebook“宣戰”,計劃透過立法來強制要求科技巨頭為新聞付費。

澳大利亞的戰火還一路蔓延至加拿大、歐洲、印度等全球戰場,一場科技巨頭與傳統媒體間的對抗就此展開。然而,此舉也遭到了Google、Facebook的強烈抵制,雙方各執己見、你來我往,場面一度僵持不下。

| 多國爆發“紙媒的吶喊”

包括《多倫多星報》、《滑鐵盧區檔案報》等100多家加拿大報紙和新聞網站的頭版都“開了天窗”。在一片空白的頭版之下,印著一行字:“想象一下如果這裡沒有新聞。如果我們現在什麼都不做,新聞業終將消亡。“

緊接著,歐盟也高調進入戰場。2月9日,歐盟表示將修改此前正在擬定的《數字服務法》和《數字市場法》,增加類似澳大利亞要求網際網路公司付費的相關內容。

這場全球新聞媒體屆“暴走”事件的背後,是傳統媒體們對於Google和Facebook的熊熊怒火——在他們的抱怨裡,新聞內容和廣告商都被搜尋引擎和社交網路都被拿走,媒體們卻收入漸微,成為機械提供內容的“工具人”。

一直以來,澳大利亞、加拿大似乎都是美國大哥的“好兄弟”,但在此次“新聞付費”的事情上,兩國卻罕見地展示出強硬態度,不顧美方的施壓,堅決支援媒體們向科技巨頭“維權”。

澳大利亞在本週四剛剛透過的這項法案中要求,科技巨頭Google和Facebook必須要為搜尋結果和推送中所出現的所有新聞內容付費。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就是過去我們在Google和Facebook的頁面上所看到的任何新聞資訊,都需要被Google和Facebook花錢買下,而在過去,它們幾乎都是免費地被Google和Facebook從各種渠道上拉來展示。

圖 圖片截自於來自CENT

一旦Google和Facebook拒絕支付,澳大利亞將出面仲裁強制執行,二者還將面臨每起違規1000萬澳元(約740萬美元)或年度地區營業額的10%的高額罰款。雖然該法案目前主要針對Google和Facebook,但接下來會考慮擴大適用範圍至其他使用新聞內容的科技公司。

這項法案,這也成為了全球首個要求科技公司對新聞內容進行付費的國家法律。

| 谷歌、Facebook一度發起反擊

澳大利亞的法案訊息剛一爆出,Google和Facebook立刻表示強烈反對:想要強收我們的錢,那我就關停你們國家的服務。

谷歌澳洲總經理Mel Silva在此前的法案聽證會上直接“威脅”稱,如果澳洲啟用新法規,澳洲人可能日後就將無法再使用谷歌的搜所功能。

谷歌認為,該法案將對搜尋引擎的運作模式帶來顛覆式的影響,如果這一先例被開啟,將很可能會波及到谷歌的全球業務。

跟谷歌一樣,Facebook也“威脅”關閉澳洲服務,而且年輕氣盛的Facebook更是立刻說到做到。2月17日,Facebook在官網發表了針對澳洲法案的反對聲明後,開始立即限制澳大利亞境內的所有使用者分享本國和國際新聞內容。

過去一週,澳大利亞的居民開啟Facebook,不僅看不到國內、國際新聞,連新冠疫情、氣象災害預警等公共訊息也在頁面上一併消失,澳洲上下頓時一片譁然,紛紛指責Facebook為“Faceblock”。

圖 Facebook在澳洲關閉新聞推送功能,圖片來自於網路

但Google和Facebook這邊也是憋了一肚子的委屈,他們覺得自己的平臺不僅沒有損害傳統媒體,還給很多傳統媒體輸送了訪問量,很多新聞釋出者也很樂意自己的內容被髮布在平臺上,政府突然向它們“開出天價”又是為哪般。

谷歌不禁覺得自己成了“冤大頭”,並反問道,我們不是不想為該媒體行業提供支援,但問題是,我們究竟要支付什麼、支付給誰?是給生態系統還是個體商業組織?

眼見戰況愈演愈烈,美國這時政府也出面為Google和Facebook撐腰,表態讓澳洲小老弟最好“三思而後行”。

在提交給澳洲議會聽證會的意見書中美國說道,這項新法規立法不合理、不切實際,還可能違反美澳自由貿易協定。直言這是在直接干預市場分配“非比尋常”,建議他們可以“在適當情況下制定一份自願行為準則”而非強制性法案。

| 微軟趁虛而入,法案或產生連帶效應

面對“封殺”威脅和美方施壓,澳大利亞、加拿大此次卻是罕見地強硬。

兩國均指責Facebook關停澳洲新聞的做法簡直就是仗勢欺人、網路“霸凌”,美國政府來為私人科技公司們代言的行為更是不當,直言不會屈服於科技霸權,將會“硬槓”到底。

本週特魯多還與莫里森舉行會談,兩國總理一致表態將努力確保網路巨頭為新聞付費,認為澳洲擬議的新法將“走向全球”,進而釋放主權國家加強對網際網路權利監管的訊號。

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戰況下,Google和Facebook也再次坐回談判桌前。

見來硬的不行,Google嘗試走迂迴戰術,試圖說服澳大利亞接受News Showcase平臺作為強制徵收的替代方案。

Google的News Showcase是一個新聞內容展示平臺,平臺上都新聞都由Google付費展現,同時每條新聞都會直接連結至出版商網站,未來還將新增影片和音訊,此功能去年已在巴西和德國上線。

顯而易見,谷歌此舉是想將付費範圍控制在News Showcase的範圍內,從而避免從搜尋功能、YouTube等其他子功能上被強制收費所導致的成本不可控。

而Facebook在封殺澳洲新聞6天之後,也已跟澳大利亞“重修舊好”,表示自己已經與澳大利亞達成了階段性協議,恢復了澳洲使用者的新聞內容。

不過,撲朔迷離的是,Facebook和澳大利亞都宣稱自己在這場談判中獲得了勝利,而究竟雙方商量出了怎樣一種“共贏”方案,目前還不得而知。

就在各方你來我往、交戰正酣時,微軟從吃瓜群眾中跳了出來,這次,它跟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站在了統一戰線,大力“插刀”谷歌和Facebook。

不僅雙手贊成立法收費,微軟還表示會做“外交官”。微軟稱,近期將在歐洲和媒體機構共同推動相關司法框架的設立,並表態將出面去遊說科技平臺們“遵紀守法”。

圖片截自於第一財經影片

有些人則認為,傳統媒體的消亡本就是社會發展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反而還應該感謝科技平臺給他們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如果沒有Google和Facebook,他們產出的很多內容根本不會被看到。

而此次澳大利亞立法的透過,或許也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在全球範圍內掀起對科技平臺的“維權”風波。

實際上,各國反對科技巨頭數字壟斷的鬥爭已久。但此前,並沒有國家將“新聞付費”上升到立法層面, 而主要採取讓科技公司平臺與新聞出版商直接對話,協商解決的模式。

9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Digital GTS變革:以平臺戰略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