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前幾日,B站知名UP主何同學連線採訪了蘋果CEO庫克,他們就創新、生活和工作的理念進行了的深入交談,這個長達20分鐘的影片一度成為熱門話題。

採訪一開始,何同學就十分興奮,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開門見山問了一個在庫克身上頗具光環的話題:“聽說您每天早上四點鐘起床去健身房鍛鍊,這是真的嗎?”

庫克回答道:“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來保持精力充沛、頭腦清醒,每天早起去健身房,這是他一天中能自己掌控的部分。他很喜歡透過健身開啟全新的一天。”

其實,坊間對於庫克自律的誇讚早有流傳,美國《財富》雜誌就稱庫克是一名“健身狂”,他每天4點起床,用差不多一個小時時間閱讀使用者對產品的反饋,在5點前準時出現在健身房進行運動,鍛鍊1小之後再去吃早餐。

庫克管理著目前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工作繁忙和壓力山大自然可想而知,當被問及為何如此重視運動鍛鍊時,庫克表示,如果他不重視鍛鍊和整體健康,自己不會像現在這樣成功或快樂。

堅持運動對於庫克來說是一劑良藥,是最棒的解壓和保持身體最佳狀態的方式。他說:散步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保持頭腦清醒和獲取靈感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我還用業餘時間來騎行、徒步與登山。

如今,61歲的庫克雖然早已滿頭白髮,但是他精神氣色一直很好,要年輕一些,給人一種健康開朗的形象,而這也是能他能成功掌舵蘋果的原因之一,儘管庫克看起來人很精瘦,其實胳膊上的肌肉,感受一下:

美國建國元勳的富蘭克林:“我從未見過一個早起勤奮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秀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擊敗的。”誠然,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擁有自律的品格,特別是站在財富和權利頂端的那些大佬們。

巴菲特

華爾街“股神”巴菲特現已年過90歲高齡,他是世界聞名的投資商,曾多次蟬聯全球首富。在人們眼中,巴菲特不僅致富有方,更是養生有道,是一個愛健康勝過財富的人。他曾講自己有兩個目標,一是做世界最富有的人,一是做美國最長壽的人。

巴菲特很注重運動健身,喜歡透過打乒乓球、網球、高爾夫球來鍛鍊身體,放鬆大腦,他還很重視鍛鍊大腦思維能力,除了平時關注新聞大事,勤于思考外,他還堅持每週抽出12小時的時間來打橋牌,這是他保持思維敏捷的秘訣之一。

巴菲特積極將跑步融入了公司文化和管理理念當中,如今馬拉松已經成為伯克希爾企業文化中的一部分。巴菲特在挑選接班人時,還將喜歡長跑作為一項硬指標。

李嘉誠

素有亞洲“超人”的李嘉誠曾多次身居亞洲首富,現年已92歲,他常年4點起床後就處理很多事務,之後再進行每天1小時左右的高爾夫、游泳及跑步等運動,日復一日,這已成為了他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他曾說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人的健康如堤壩保養,當最初發覺有滲漏時,只需很少力量便可堵塞漏洞;但倘不加理會,至崩堤時才作補救,則縱使花費更多人力物力,亦未必能夠挽回。堅持的重要性啊!

扎克伯格

Facebook是世界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扎克伯格打理這樣一家龐大的公司,每天必然有非常多事情需要處理,但是,他依然有時間去鍛鍊身體,確保每週至少3次,甚至還能邊帶娃邊健身。

扎克伯格一般在早上 8:00 起床,檢查自己手機上的所有訊息,然後他就會出去跑步,或是在家裡的健身房訓練。他曾說:“我發現跑步是理清思緒,獲得更多精力、以及時間思考我在臉書應對的挑戰,和我們公司生存哲學的絕佳方式”。

李彥宏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李彥宏不僅人長得帥,還是個拼命三郎,他曾一貫以謙謙書生,溫文爾雅示人,不過自從參加了貝爺的荒野逃生,良好的身體素質讓眾人大開眼界,白淨的書生也有狂野的一面。

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他透露,自己每天早上5點多就會起床,因為很著急,機會太多了,得想著哪些應該放棄,那些要抓住。在百度公司內部曾流傳:他一天的作息安排為:20%休息時間、25%打高爾夫、55%工作時間,堅持每天五點多就起來做事。

毛大慶

優客工場創始人、董事長毛大慶是名企業家跑者,起初並不是一個跑步愛好者,甚至有些抗拒。後來,後來朋友王石和田同生都來勸他,讓他試著跑跑看。在接觸跑步前,毛大慶每天只能睡著兩個小時,開始跑步後,睡眠質量明顯提高,延長到了5小時。

感受到跑步帶來的變化後,毛大慶開始主動跑步,從2公里到5公里,再到馬拉松,毛大慶徹徹底底地成為了一個跑步迷。北京、東京、波士頓、柏林……全球各地馬拉松的跑道上都常能看到他矯健而愉快的身影。

張朝陽

張朝陽還挑戰過全程馬拉松,完賽成績是4小時50分,他曾說:“透過終點的時候,我找到了一種勝利的感覺,長跑是我個人的一種修行”。除了跑步,張朝陽在登山、冬泳、橫渡、瑜伽等健身方面也頗有經驗。

雷軍

有網際網路“勞模”之稱的雷軍不僅掌管小米,同時兼任金山、YY、獵豹移動,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長,他還是著名天使投資人,每天的工作時長,早已超過了“996,差不多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每週工作六到七天。

潘石屹(左)、雷軍(中)和傅盛(右)

每天這麼高強度的工作,一定需要巨大的信念支撐,同時,良好的身體素質也是重中之重。他坦誠自己對抗壓力的方法就是運動,可以緩解焦慮。創業初期雷軍壓力巨大,夜不能寐,於是開始每天5公里跑步,這一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在這個過程中,雷軍的身心得到了舒緩,也愛上了運動這種釋放壓力的好幫手。他說:“向著太陽一直走,你就會感到內心的平靜和溫暖的動力。”

看過上述這些異常忙碌且成功人物的故事,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雖然羨慕他們掌有巨大權利和財富,但是他們時間飽和快節奏的工作也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那麼他們為何越忙的人越有時間健身?

1、越是成功的人,越能清楚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運動應該受到重視,如同吃飯、喝水、睡覺一樣,是每天都做的事情,運動會給企業高管們提供源源不斷地能量,以幫助其應付繁重的工作。

2、運動還能調整自己、排解精神壓力或者說調節心情。運動既是整頓自我,也是蓄力過程,之後才能在自己的天地更好的馳騁、發揮更大的潛能。

3、他們有高效的時間管理。他們分得清什麼工作是重要而且緊急的,什麼是重要但是不緊急的。時間是公平的,心在哪,時間在哪,行動在哪,收穫就在哪!

4、他們有較強的自我約束和堅強的意志力。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擁有這些品格和習慣,早起和健身自然也不例外。堅持運動不易,卻這是必須。這背後是異於常人的自律。

不要總說自己太累了,太太忙了,太難了,沒有時間,那些比你還要忙碌很多的人,比你還沒有時間,但只要你安排妥當、足夠重視某些事情,那麼你總會有時間去做。

運動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付出多少,收穫多少。世上最可怕的事是:比你聰明,出身比你好,還比你更努力、更自律。

7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已經全力起航 開啟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