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講下為啥蘋果要取消 3D Touch 這個功能?
3D Touch 的釋出:實際上和大家了解的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
3D Touch 最初是運用在2015年3月釋出的 MacBook Pro 和 Apple Watch 2 上的直到2015年9月10日, iPhone 6s 正式釋出, 3D Touch 才成功引起轟動。
當時蘋果高階副Quattroporte Phill Schiller 的激動溢於言表...
而 3D Touch 被發現是在2013年蘋果所提交的專利號中。
一份專利號為 D674382 的檔案中,就對觸控板進行了簡單介紹:玻璃材質觸控板,既可起到物理按鍵的作用,又可以識別多點觸控。
當時申請專利的時候,蘋果也研究很長一段時間了。前前後後加起來,直到問世,據說得有五年之久。
什麼是 3D Touch:用簡單一點的方式來說,其實就是對 iPhone 的螢幕進行不同程度的按壓,能夠訪問附加功能。
咱們可以通過長按螢幕或是用力按壓,來使用或瀏覽 App 等...
具體操作我就不一一細說了,反正老果粉應該都體驗過的,總之用起來很爽就對了!
3D Touch 的取消:在2018年9月13日釋出的 iPhone 中, iPhone XR 取消了 3D Touch 功能,雖說還支援雙卡,但已經引來了部分小夥伴的不滿。
本來以為,蘋果應該適可而止,但沒想到是, XR 上 3D Touch 的取消,只是一個開始。
因為在去年釋出的 iPhone 11 系列的3款手機中, 3D Touch 徹底消失了!
那這個讓蘋果當時激動不已的功能,為什麼在使用了短短4年的時間後,就徹底沒了呢?
取消 3D Touch 的原因:
降低成本為了將 3D Touch 的功能完美應用到 iPhone 上,蘋果在 iPhone 的螢幕下多增加了一層 Strain Gauges 形變感測器。
iPhone 需要通過它來測試在按壓的時候產生的形變,和螢幕所能承受的壓力。
由於 Strain Gauges 形變感測器的增加,也讓 iPhone 在成本上增加了不少費用,還給產品良率帶來了很大的問題。
細心的小夥伴應該知道, iPhone 6s 在初期的時候,出現了很嚴重的缺貨情況,還有很多問題存在...
受眾侷限:雖說 3D Touch 是一個很好用的功能,但蘋果從來沒有任何一項提示,告訴你該如何去使用它。
再看蘋果方面,在 3D Touch 釋出的這些年裡,有一個很殘酷的事實。
蘋果除了在它釋出的時候,為其製作了宣傳片以後,再也沒有出過關於 3D Touch 的任何一條宣傳片。
甚至連 Apple Pay 這類功能都有著上鏡的機會...
影響續航:iPhone 有兩個常年不變的問題,一是電池續航,二是訊號較差。
而 3D Touch 的功能,多多少少會對續航產生影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當 iPhone 11 取消掉 3D Touch 功能後,提升了接近30%的電池容量,以及電池續航的增加。
無法適配:其實 3D Touch 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但是在很多功能上卻一直止步不前。
比如很多遊戲 App 上,對於 3D Touch 的適配依舊處於初級階段,無法讓使用者體驗到更加得心應手的操作。
這些遊戲 App 的開發商,如果要給蘋果使用者更好的體驗,不僅要開發遊戲,為了適配 3D Touch ,還增加了開發難度和成本。
再加上原本 3D Touch 的開發者後續並沒有過多的參與,也就沒有為它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和發展空間...
替代功能:雖說蘋果取消了 3D Touch 功能,但在2018年一起釋出的 iPhone XR 上的 Haptic Touch 功能,成為了很好的替代品。
依舊類似的觸控“長按”操作,卻不需要配備 Strain Gauges 形變感測器就能實現。
採用了不同的技術,提取了 iPhone 一直以來的上下文選單及壓力感知功能。配合上 iOS 13 的使用,更加得心應手。
做個問卷調查,看看3D Touch這個功能有多少人比較滿意:
你喜歡使用3D Touch功能嗎? (單選)
0人
0%
喜歡 / 挺好用
0人
0%
一般 /使用少
0人
0%
不喜歡 /難用
總而言之,這個曾經讓無數果粉感嘆真香得心應手的功能,已經不在了,畢竟社會在發展,而科技則需要進步。
以上為本期數碼資訊
喜歡本文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