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近期筆者趕赴上海參加2021MWC,發現雲網融合是非常熱門的話題。為什麼這個話題這麼熱?

隨著企業上雲的服務需求不斷髮展,運營商必須要提供最優的雲技術與網路的融合,勤耕“雲網融合”,才可以滿足千行百業的各類數字化需求。

而從近幾年的雲服務市場整體情況來看,三大運營商不論是戰略部署還是行動計劃,顯然都意識到了做強雲網是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正在向雲網融合縱深挺進。

為幫助運營商打造面向雲的全新業務網,行業領先ICT企業在行動。去年10月的UBBF論壇上,華為釋出了智慧雲網解決方案,併發布《智慧雲網解決方案白皮書》。而在剛剛舉行的2021MWC上海展上,華為在原有方案的基礎上,再次推出全新智慧雲網解決方案。

根據華為資料通訊產品線總裁胡克文介紹,我們發現智慧雲網核心思想是能幫助運營商,從傳統的通訊服務和ICT服務,轉向為DICT(資料、資訊、通訊融合業務)服務,使能千行百業。

但許多人有疑惑,此次方案做了哪些升級,能夠構築運營商DICT轉型的核心能力?對運營商應用場景使用有哪些影響?

新時期雲網發生巨大變化

如今,行業數字化轉型從網際網路企業為主擴充套件到千行百業,數字化的物件也從辦公系統走向了生產系統。上雲程序已然到了一個全新階段,雲網的價值更加凸顯。

正如胡克文在MWC上所說:“雲網是我們為第四次工業革命輸送數字經濟動能的最重要的一張網,源源不斷的將智慧和算力提供給千行百業,助力運營商DICT轉型,激發數字經濟新增長。”

仔細閱讀包括中國在內多家領先運營商的過去幾年財報,我們會發現,除了移動業務和固定寬頻業務,面向toB市場的DICT,成為運營商在數字經濟時代新的增長極。以國內運營商為例,DICT產業空間增速達40%。

DICT服務於行業客戶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成為運營商新的戰略方向,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變化和挑戰。

在這個階段中,不同的行業對雲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智慧城市需要“城市一朵雲、算力一張網”,金融行業數字化對網路的要求從傳統專線走向扁平化、高品質專網,而醫療行業數字化則需要網路具備多雲聯接和“片中片”的切片專網能力。

千行百業的差異化給雲網需求帶來了多樣性。

第一,企業的上多雲訴求正在快速增長當企業從分支到總部的聯接,走向企業分支、總部到多雲聯接,聯接規模會擴大100倍,多雲是必然。據大致統計,有93%的企業表示未來會採用多公有云,74%的企業會採用混合雲模式。

第二,企業專線也將轉向上雲專網:當企業業務系統轉向雲之後,企業將從需要一條專線轉向一張全球可達的上雲專網。

這些需求的改變,給運營商雲網能力帶來很大挑戰。在行業既需要一朵高質量的雲,又需要一張高效能的網的時期,運營商雲網能力若無法“智慧化”,無法打造一張打通雲互聯、支撐行業高質量上雲的網路,就將在市場競爭中落後。

那麼可以預判到的是,屆時“雲快而網慢”“多雲難接入”“體驗難保障”“雲網安無協同”等眾多境況都可能出現,而這對於將DICT作為新增長極的運營商而言,無疑是一種重創。

什麼樣的網才能上好雲?

網路的能力決定了上雲的效率和質量。那麼,運營商到底需要打造一張怎樣的網才能讓企業真正上好雲?又如何藉助雲,拉動網路的潛力釋放?

我們看到,目前中國電信推動包括“雲改”的雲網融合、中國聯通支撐雲網融合從1.0到2.0發展、中國移動加速雲+網+DICT的融合發展。

作為運營商最緊密的合作伙伴之一,華為也根據多年經驗和不同運營商的交流,總結出雲網特徵。在2021 MWC上海展期間,華為常務董事汪濤在演講中對此有所提及,他認為運營商應主要具備四大效能。

一是高靈活性。可滿足企業從傳統的單線接單雲到一線入多雲,以及多點到多雲的智慧靈活聯接,企業操作簡單、省心。

二是強確定性。當企業核心生產系統從“內雲”即自建自有云,走向“外雲”即託管公有云/專屬雲,網路能提供確定性體驗和差異化服務能力,為企業核心生產系統上雲保駕護航。

三是超自動化。超自動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運維的超自動化,隨著網路的規模和複雜性成倍增加,透過超自動化,把簡單留給人工,複雜留給智慧;另一方面是運營的超自動化,讓使用者像用雲一樣用網,比如自助訂購、分鐘開通、快速調整、可視可管等。

四是泛安全性。網路的安全邊界向外延伸,從感知、協防、安全服務化方面建立起了端、管、雲、用立體安全架構,構建“無處不在”的安全。

在華為看來,在實際的案例中,具備這樣能力的運營商,相較於其他運營商明顯優勢更大,能切實解決不同行業客戶的痛點。

需求在變,服務也在變。在面對未來十年裡最大的機會——行業數字化轉型時,惟有產業鏈共同攜手構建一張不斷髮展的智慧雲網,才能打通產業斷點,構建能力。在這一方面,華為有足夠的敏銳力。

方案升級:理順雲與網的擎制

基於這些分析,華為在此次MWC釋出了全新智慧雲網解決方案。筆者從胡克文的介紹發現,該方案意圖將運營商優勢的網路資源價值最大化,充分發揮雲和網的互補優勢,成為運營商提供雲網一體的DICT服務的關鍵所在。

該方案是如何做到?答案就在華為全新智慧雲網具備的“一跳入雲、一網通達、一鍵導航、一纖多用、一體安全”五大特徵上。胡克文對此進行詳細分析。

第一,針對上多雲問題,實現一跳入雲,分鐘級上多雲。雲骨幹提供多雲和多網的靈活聯接,使用者透過SRv6雲路徑實現跨域打通,技術打破流程壁壘,解決雲網體驗不一致難題,實現業務分鐘級一網入多雲。

第二,針對接入問題,實現一網通達,像用雲一樣便捷用網。雲網一體化服務化架構,提供租戶級介面,遮蔽網路實現細節,降低系統整合時間90%,三方整合開發週期降低80%,支援企業用網可以像用雲一樣便捷。iMaster NCE的智慧分佈算路,實現網路聯接規模達到業界100倍以上,滿足超大規模組網、海量租戶全球互聯需求。

第三,針對高效上雲,實現一鍵導航,雲網一體高效供給。智慧雲圖演算法,結合網因子加雲因子,既能為企業提供一條最優上雲路徑,也可以實現雲網資源一體排程,將雲網資源利用率提升30%。

第四,針對確定性問題,實現一纖多用,打造行業專網。一根光纖支援企業側多種業務接入,網路側多個切片保障。智慧雲端一個盒子,在企業側同時接入影片監控、辦公上網、遠端會議等多種不同SLA訴求的業務,解決過去多張網路、多個盒子以及高TCO的問題。該方案在網路側,透過創新的“片中片”架構,在行業切片的基礎上為每個應用進行切片,實現精細化體驗保障。

第五,針對安全問題,實現一體安全,構建立體化防護。乾坤安全雲服務結合企業側安全天關,構建雲網安一體的立體防禦能力,可實現96%的新威脅檢出率,隱秘攻擊分鐘級感知和雲網安聯動的威脅近源阻斷,安全原子能力雲化部署,以訂閱的方式提供雲上運維和安全服務。

智慧雲網已在各行業發光發熱

截至目前,中國已經有幾十家省份運營商,基於雲網融合釋出了相關產品,有效支撐了行業客戶的數字化轉型需求。而華為已經與30+運營商進行了聯合創新及商用,服用於政務、醫療、教育、金融、礦山、港口、鋼鐵、電力等行業數字化場景。

我們以和大家生活非常密切的領域——醫療為例。醫療資訊化水平低下、醫療服務效率較低、分級診療制度缺失等是醫療行業目前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2019年衛健委評估,全國僅85家醫院電子病歷等級達五級及以上,佔比0.26%。

同時據瞭解,患者掛號與付費等待時間的佔比也大於95%,這些資料意味著醫療行業的資訊化仍有非常大的空間,相信除一線城市外的讀者很有感觸。掛號難、等待時間長、就診流程不規範等都是我們常遇到的問題。

如果是不著急的小病,有時候患者忍忍也就過去了,但大病重疾的確是耽誤很多寶貴的治療時間。

華為認為,“醫療雲+醫聯體建設”可解決醫院資訊化慢,醫療資源不均問題。華為智慧雲網醫療行業解決方案中,一是醫療資訊上醫療雲(影像上雲頻寬>1G),可實現院內院間資訊共享,雲間異地容災提升可靠性;二是醫聯體和遠端醫療(頻寬>50M,時延<50ms)可提供跨院跨區域的資源共享。

以某運營商為例,華為助力其建設了醫療切片業務專網,提供省內近3000個醫療機構的業務快速上雲和雲間互聯互通,醫療專網提供差異化SLA保障。

該方案透過切片技術提供醫療業務專網、醫療業務和公網隔離,同時保證遠端會診、醫療影像上雲等業務,大頻寬、低時延的確定性SLA保障。

NCE智慧管控平臺和醫療雲預整合,面向省內近3000家醫療單位提供醫療資訊影像系統等業務可一線入多雲。

觀察:雲網智慧化勢不可擋

從現在到開始的2030年,行業數字化的速度,會比過去的十年,要來得更為迅猛。對於我們整個產業界上下游,都會帶來更為巨大的機會。在筆者看來,業界對雲、對AI、對計算關注很高,可不能忽略承載它們的基礎——網路,所以必須推動雲網融合。

對於雲網,有人說是雲+網,有人叫雲網一體,有人說雲網融合。在筆者看來,雲網其是聯接雲、使能雲的網,實現雲網的智慧化。所以雲網協同演進趨勢,更好的定義該是智慧雲網。

這一張智慧雲網,是運營商在上雲時代抓住新增長極的關鍵。儘管DICT服務於行業客戶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成為運營商新的戰略方向,但任何一項新事物都不是憑空產生的,我們相信它也不會憑空地走向繁榮。縱觀歷史上任何一個新業務從誕生到成長的每個階段,無一例外都會伴隨著挑戰。

展望未來,雲網之勢不可擋。產業鏈需要共同推進雲網融合,一是持續提升智慧雲網解決方案能力,二是助運營商深挖聯接商業價值,打造新商業模式,三是讓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得到正在加速,造福社會。

8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深入分析國外調查非洲網上線上購物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