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他的出現曾一度打破智慧手機高價低配的格局,在帶動整個行業競爭的同時,也造福著億萬使用者,開啟了人人都能用得起智慧手機的時代,他就是小米之父雷軍。最近小米確定造車的訊息曝光之後,關於雷軍能否再一次拉低中國車價,造出年輕人第一輛新能源汽車的猜測更是層出不窮。那麼在智慧手機市場做得風生水起的小米,為何會盯上智慧汽車行業?雷軍又能否踩著風口再次起飛?

2021年2月19日《晚點Latepost》報道稱,從多個資訊源獲悉,已經確定小米將要造車,並將其視為戰略性決策,不過具體的形式和方向還沒確定,或許仍有變數,造車或將由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親自帶隊。受此訊息影響,當日一度下跌百分之四的小米集團股價大漲,最大漲幅一度超過12%,公司市值到達7722億港元。對此小米集團迴應稱,“等等看看”暫時沒有,更多資訊則暫不予迴應,從表面上來看,小米對電動汽車製造業務的研究還沒有到正式立項階段。

但雷軍早在二零一三年就已經對其佈局,並在二零一五年開始申請國際專利。根據創新和智慧財產權,SAAS服務商智慧牙資料顯示,目前小米汽車相關專利中的發明超過百分之九十六,領域大部分集中在無線通訊網路,電影數字資料處理、數字資訊傳輸、影象通訊、交通控制系統等級領域,汽車零配件專利佔比較低。

除此之外,小米還進行了一定國際專利佈局,其中13.67%是國際專利,主要以功能性開發為主,並未深入到汽車整體結構的設計。從這裡也能看出崇尚“風口論”的雷軍,要在智慧手機市場逐漸達到飽和的時候,找到一個更大的風口。因此關於小米造車已完全處於意料之中。眾所周知,作為當年的價格屠夫,雷軍曾帶領著自己的小米團隊,將中國山寨機徹底消滅,其手機價格透明化,讓更多中國人都用上了智慧手機。

小米產品也因此突破蘋果和三星兩大巨頭的重重包圍,憑藉極高的價效比,在短短八年的時間之內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如今小米手機的銷量更是牢牢緊跟蘋果、三星、華為。那麼明明可以在手機市場經營的風生水起,雷軍為何想要入局智慧汽車業呢?從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看來,無非離不開這三個原因。

一個是特斯拉跨界成功效應,作為特斯拉創始人的埃隆馬斯克,最早從事的並不是汽車行業,而是由其他行業跨界。即便如此,馬斯克在智慧汽車領域還是獲得了大幅成功,並一度成為新一任世界首富,可以說具有一定的示範效應。另一個就是在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裡,造車新勢力股價不斷上漲,這一行業也得到了投資界的極大認可,彷彿造車就像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最後一個就是蘋果的刺激。

在智慧手機領域,蘋果向來就是業界風向標一樣的存在,小米一直將其作為對標形象。當蘋果都按捺不住想要造車的時候,小米也沒有任何理由不去動這塊蛋糕。尤其是在如今這個智慧手機發展遇到瓶頸期的情況下,不少手機廠商開始紛紛嘗試新的道路,智慧汽車似乎已經成為下一個風口。比起手機,汽車的售價和利潤空間都要相對較高,但是汽車對於廠商的研發實力要求也會更高。智慧手機的零部件數量在汽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這對於手機廠商來說無疑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雷軍之前多次否認小米造車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於造車所消耗的驚人資金量。特斯拉和蔚來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佼佼者,都曾經歷過銷量慘淡的產能地獄,能否打破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壁壘和經受得住百億級別現金流的考驗,都為小米的造車之路增添了一抹未知的色彩。其實雷軍很早就非常看好馬斯克的特斯拉,並稱其是一位“酷同學”。

二零一四年,雷軍親自去矽谷拜訪馬斯克,當雷軍丟擲為什麼要做特斯拉這個問題之後,馬斯克的回答更是讓其覺得無比慚愧,馬斯克告訴雷軍,他從不覺得做新能源汽車是一門好主意,因為做這一行的失敗率要遠遠大於其成功率,但這終將是要有人來完成的事業,他不希望這件事等著別人來做。聽完馬斯克的回答,雷軍更是在心中暗自感慨,原來真的有企業家不是為了利益出發,只是單純地為了造福人類。

這一點和雷軍創辦小米之後,讓人人都能享受科技樂趣的宗旨也極為相似。和之前小米極力否認造車的態度不同,面對這次傳聞,小米迴應造車的態度親和了不少。其實從這裡也不難看出,喜歡發掘風口並順勢而為的雷軍,已經想要在這一領域發力,畢竟留給小米造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其他一些科技巨頭早已盯上了這塊誘人的蛋糕,上汽和阿里打造的智己汽車在今年一月份釋出。作為前輩的華為也同樣開始佈局智慧汽車領域,除了不造整車之外,對於其他有關智慧汽車的核心部件都有所涉及,並在鐳射雷達領域實現全新突破。蘋果就更不用說了,表面上雖然沒有明確造車,暗地裡卻在默默尋找汽車供應商。

7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多品類大爆發,騰訊廣告遊戲優選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