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21 年,大部分 Android 使用者聊到「第三方啟動器」這個話題時的興致應該都沒有早些年那樣高漲了。在 Google 和 OEM 廠商的合力圍剿之下,老牌的 Action Launcher、Nova Launcher 漸漸沒了動靜,後續的「明星產品」Lawnchair 也一度暫停開發。

這也是早前 Niagara Launcher 這款啟動器在測試階段時,個人並不看好它的原因:過去這三年時間,也正是 Google 為 Android 作業系統引入全面屏手勢操作、讓原本欣欣向榮的第三方啟動器紛紛走向衰敗的三年;開發工作「逆流而上」的同時,為了保證獨特的互動體驗,它也一直沒有采用 Launcher3 那樣的「好底子」。

幸運的是它堅持了下來。本月初,Niagara Launcher 正式結束長達三年的測試並迎來 1.0 正式版本。在此前我們簡單推薦過的測試版的基礎之上,正式版將獨特的互動體驗、靈活的系統特性整合和細膩的效率設計巧思推向極致,讓 Niagara Launcher 這個名字成為了個人心目中 Android 第三方啟動器的又一塊「金字招牌」。

瀑布式互動,在大屏手機上「一指禪」

瀑布式互動體驗是 Niagara Launcher 的核心特色,這種體驗同時也是對其名稱中 Niagara 一詞的呼應。

在 Niagara Launcher 中,我們常規認知中的啟動器佈局,如小部件、桌面圖示、應用抽屜等等被完全打破、重組,藉由一個長長的清單串聯起來。

我的 Niagara Launcher 日常「主屏」佈局

從上到下,這份清單包含了能夠讓我們一眼抓住關鍵系統資訊的小部件,如時間、日期、天氣、手機電量、媒體播放等;然後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應用,它們和小部件一起構成了我們解鎖手機後無需任何操作就能一覽無餘的 Niagara Launcher 主介面,也可以被看作是傳統意義上的「主屏」;主屏往下,才是根據字母 A-Z 排序的本機應用清單、我們以往認知觀念中的「應用抽屜」。當然了,啟動器不能沒有自己的設定介面,Niagara Launcher 的設定入口在這份清單的最底部。

如果只是排列方式上的重組,我們會更傾向於將其稱為「清單」而不是「瀑布」。在上面這種排列方式的基礎之上,Niagara Launcher 同時也是一款可以完全透過單手甚至單指完成幾乎所有互動的啟動器。

一指定位應用

拿起手機、解鎖螢幕,拇指順勢在螢幕邊緣點按,一個跟隨點按位置起伏的捲軸便被激活了,按住不放上下滑動,我們就能進一步定位至清單中的不同位置,鬆手即可停下。除了 A-Z 排列的應用清單外,清單頂部的五角星代表上面提到的「主屏」,底部的圓圈則代表啟動器設定。

左側邊緣(圖中白點)也可撥出

如果你問我還想要什麼?在首字母上滑動索引時掠過每一個字母后的振動反饋應該能讓 Niagara Launcher 在旗艦 Android 裝置上的手感提升不少。

但瑕不掩瑜,它瀑布式的佈局和「一指禪」式的互動體驗已然擁有極低的上手門檻,即便此前從來沒有體驗過這款啟動器的使用者,將其設定為預設啟動器之後的一兩分鐘內應該也能快速上手,尤其是那個串起整個啟動器的捲軸——它用起來和通訊錄中用來查詢聯絡人的捲軸是極其相似,但靈敏的反饋和順暢的動畫,讓它在視覺和互動上都更加活潑,在擁有高重新整理率螢幕面板的裝置上使用起來更是絲滑。

就像通訊錄捲軸那樣直觀好上手 | 圖:MaterialScrollBar

用開發者的話來說:智慧手機的螢幕越來越大,但擁有多個層級、控制元件元素四散平鋪的啟動器依然和最開始在小屏裝置上那樣一板一眼、少有變化。Niagara Launcher 在單手操作體驗上的堅持難能可貴,即便放在當下也非常具有啟發性 —— 怪只怪擁有類似理念的 Nokia Z Launcher 死得太早(它已經 5 年 沒有更新過了)。

重新思考啟動器,基於列表的整合與替代

Niagara Launcher 對「啟動器」這一概念的改造並未止步於將原有層級「拍扁」為列表,與之配套的,一些我們在其他啟動器上常見、常用的互動控制元件也需要跟隨這種新的呈現形式進行重新設計。

我們先看看其他啟動器是怎麼做的:

啟動器層面針對應用提供的快捷操作(如小部件、應用管理資訊)應用快捷方式(App Shortcuts)應用通知

這種設計的問題主要也有三個:支援快速回復的應用通知無法直接互動,能夠展示的通知內容也極為有限;應用快捷方式數量有限,有通知預覽的情況下更少;眾多快捷操作的加入使得整個選單佈局更為擁擠。

Niagara Launcher 首先用滑動手勢整合應用快捷方式、通知與資料夾。

在任意圖示上向右滑動即可開啟彈出一個列表選單,得益於這種貫穿整個應用的「列表」實現方式,這個彈出選單不僅能夠完全呈現應用所提供的所有應用快捷方式,還能同時為已有通知提供快速回復、回覆建議與操作建議等等,邁出了 Google 一直都忘記邁出的那一步 —— 將通知中心完整地搬了進來。

將通知中心、乃至通知相關的快速操作都搬進了列表

不支援通知快速回復和應用快捷方式的應用(Lark),通知與資料夾的列表組合效果

因此當一個圖示同時存在通知、應用快捷方式和資料夾時,這些要素則會按照列表的方式在彈出選單中從上至下一一排列下來。而在沒有滑動彈出選單的時候,所有通知也可以直接整合、展示在列表當中,至此,Niagara Launcher 實現了對通知中心的整合與「替代」。

包含了通知的常用應用列表

另一方面,如果你透過內購解鎖了「主屏」頂部自帶小部件的完整功能,開啟了天氣、電量等資訊的直接展示,此時你會發現結合上面的通知整合方式,Niagara Launcher 幾乎實現了對 Android 系統通知中心和狀態列的完整替代

別忘了這些可以讓「主屏」更簡潔的外觀設定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就在 Niagara Launcher 的外觀設定(Look)中將「隱藏狀態列」開啟吧。

靈活的列表,圍繞效率擴充套件更多可能性

Niagara Launcher 對 Android 啟動器乃至整個 Android 通知系統設計的重新思考與設計,在我看來都是緊緊圍繞「提高操作效率」這個出發點而來的。

比如就「列表」這種呈現方式本身,Niagara Launcher 會在初次使用時建議我們為「主屏」設定 8 個常用應用;用於替代「應用抽屜」這一概念的應用列表,則會引導使用者根據實際情況隱藏那些不常用甚至沒有實際用途的應用進行隱藏,進一步提高「一指禪」應用索引效率;另外,儘管 Niagara Launcher 最頂層的排序方式是 A-Z 字母順序,每個字母部分的應用排序預設會根據使用頻率進行二次排序,確保最常用的應用永遠在最頂部。

隱藏不常用應用以提高手勢檢索效率

所以「列表」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是經常在手機上聽歌的人,在 Niagara Launcher 的「啟動器設定 > 功能(Features)> 高階功能(Advanced)」中設定好常用的音樂播放器或相關應用(比如均衡器)後,當系統檢測到耳機、音箱等裝置連線,「主屏」常用應用列表頂部就會被替換為這些「音樂應用」,配合頂部幾乎能夠適配所有音樂播放器的小部件,我們很快就能透過 Niagara Launcher 進入聽歌狀態。

根據聽歌場景出現的「音樂應用」和媒體控制小部件

在跳出第三方啟動器常規設計思路的同時,Niagara Launcher 也並沒有忘記 Android 使用者對於一款啟動器最基本的個性化需求,你可以在啟動器設定中找到字型、圖示、文字等常見外觀自定義選項,同時應用主介面的「列表」也支援像其他啟動器那樣新增來自不同應用的小部件 —— 雖然並非所有的小部件都能很好地融入 Niagara Launcher 的極簡風格當中,稍加嘗試我們還是能夠找到一些來替代 Niagara Launcher 部分功能的,比如需要付費才能解鎖的小部件天氣顯示。

左:外觀定製;右:使用自定義部件替換預設小部件

最後,Niagara Launcher 在保證自身特性的同時也整合了諸多第三方擴充套件特性,比如可以將搜尋替換為 Google App 或功能更加強大的 Sesame,再比如針對 KLWP 動態桌布開放了不同介面的背景 介面,為追求深度介面定製的玩家提供更多可能性。

小結:第三方啟動器的又一塊「金字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在 Android 11 的某次更新後終於解決了全面屏手勢和第三方啟動器的衝突,這也使得 Niagara Launcher 即便在 Pixel 這樣的裝置上也能擁有不錯的使用體驗。

在使用了一段時間 Niagara Launcher 之後,我和 @WATERS 甚至都有了不想要 Android 系統預設鎖屏介面的想法 —— 比起 Niagara Launcher 對常用資訊、音樂播放控制元件、常用應用和通知訊息的呈現方式,系統預設鎖屏實在是資訊有限且過於凌亂了。

但另一方面,較長的開發和維護週期也讓 Niagara Launcher 的開發者為正式版開出了一個略有爭議的定價,0.99 美元/月、5.99 美元/年的訂閱或 14.99 美元買斷。因此我建議你在對比體驗免費版功能、嘗試像上面那樣透過第三方小部件替代啟動器功能並進行 7 天免費試用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決斷是否要進行內購。

你可以在 Google Play 商店 免費下載 Niagara Launcher。

5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從智慧養老業務和技術實現來解析數字化三大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