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最近比特幣在馬首富的鼓搗下火的一塌糊塗,暴漲又暴跌,各路大佬紛紛出來談比特幣,評價及其分化極端,有人認為是21世紀人類最牛發明,未來人類的貨幣方向;有人認為是一坨X,旁氏騙局

比特幣是一大堆技術狂人搞出來的,幣圈也以技術男居多,充滿了各種術語和黑話。所以還真不太好理解。這個系列的幾篇文章裡,我試圖用最淺顯的方式解釋一下比特幣大概的原理和功能。

有一家銀行成立於2010年,是眾多網民共同建起來的。但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待見它,所以也沒有任何的政府牌照。它存不了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定貨幣,例如人民幣、美元、英鎊這種真錢。類似於騰訊發了個Q幣,它自己發了個代幣叫B幣。這個銀行只能存B幣、取B幣、或者透過這個銀行,把裡面存的B幣轉到另外一個人在這個銀行裡的賬戶。說白了,這家銀行自己發了個“假錢”自娛自樂。

相比別的傳統銀行,這個銀行有一些對客戶很好很有用的功能:

營業網路廣:這個銀行完全開在網上,只要能上網際網路,就可以去它家存錢取錢和轉賬。

開戶零條件:任何人,不需要任何的材料,只要能上網就可以去它那開戶,不用任何的身份證件,隨便開多少個賬戶都行,幾秒鐘就能開完。開完戶會給你一個賬戶號和密碼。憑著賬戶號和密碼就能取錢和轉賬。但這個密碼沒法改,而且如果密碼丟了,賬戶裡面的錢也找不回來了。

轉賬快,費用低:透過銀行轉賬B幣很快,就算是全球範圍轉賬,十幾分鍾就能到賬,手續費很低,幾乎可以忽略。

完全匿名:因為開戶不查身份證件,所以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知道這個賬戶是你的。如果你不承認,沒有任何技術手段可以證明這個賬戶屬於你。比最牛X的瑞士銀行還要隱私。不可能出現瑞士銀行這種被迫交出客戶名單的情況。

不可凍結不可剝奪:有密碼就有裡面的錢。只要你還記得賬戶的密碼,密碼也沒洩露給別人,就只有你自己可以操縱賬戶裡面的B幣。除非把你抓起來嚴刑拷打說出密碼,否則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技術上的手段能把裡面的錢凍結或者強行划走,連世界上最牛逼的政府都不行。在這個銀行存錢有最強的安全感。

可想而知,完全匿名和不可凍結剝奪這兩功能太猛了,特別適合那些見不得光的生意,被zf不待見是必然的。所以B幣雖然自己認為是貨幣(currency),但沒有一個國家的zf承認它是個貨幣,只承認它是個虛擬資產(asset),就好比前段時間法院認為打遊戲裡的裝備也是值錢的一樣。

這個銀行是怎麼運作的?

首先這個銀行的資料不會存在一個地方,而是採用了“去中心化”的佈局。

什麼是“中心化”?就是資料都會集中放到一個地方。傳統的銀行都是中心化的,傳統銀行的存款賬本是放到一箇中央機房裡的。但這個銀行不受zf待見,不能這樣做,萬一機房被zf拔網線怎麼辦,所以採用了“去中心化”的方式,就是幾乎所有的分支點都有一份完整的資料,自動互相備份。就算是zf端掉任何一個點,也不會對正常的運作有影響。要癱瘓掉這個銀行的運作起碼得同時打掉這個銀行起碼一半以上的分支點,但銀行的分支點遍佈全球數不勝數,除非關掉整個網際網路,否則這個任務是不可能的。

這個銀行沒有員工,即使zf要抓人也不知道抓誰。它的賬本資料更新是靠找一些臨時工進行記賬更新。

假設劉備是它的客戶,要給曹操轉1塊B幣。劉備轉完賬之後,把這個訊息在網上廣播,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這事。銀行會找來一些臨時工,從中挑出一個人,這個人在銀行的賬本里記一筆:某年月日劉備給曹操轉賬一塊,然後把劉備的賬戶裡的錢減掉1塊,把曹操的賬戶裡的錢加上一塊。然後把這個更新完的賬本在網上廣播,很快銀行的分支點都隨著這個賬本更新自己的賬本,這個轉賬交易就算做完了。

通常來說銀行每隔十分鐘做一次更新賬本資料的工作。更新的賬本,起了個很帶科技感的名字,叫區塊(block);最新的賬本,會有個連結連到上一次更新的賬本上,上一次更新的賬本,又會再連到再上一次的賬本,這樣一直連到這個銀行剛誕生時的第一個賬本,所以這個結構叫區塊鏈(blockchain)。

這些臨時工也不是臨時找來的,他們一般都是坐在銀行門口專門等著來搶這個記賬的活。這麼多人銀行選誰呢?靠出個難題,誰先把這個難題解決了就選誰。大概類似是這樣的:把這些人帶到一塊空地,偷偷在一個地方埋了個金塊,誰先找到這個金塊就把這記賬的活給誰。一般來說,找到這個金塊靠運氣,但力氣越大,能挖的地方越多,就越有機會找到這個金塊。銀行這個選人的流程稱為“挖礦”,這些人自黑自己是“礦工”。

最後銀行挑了一個人來記賬,當然這個人不是雷鋒,銀行會給這個人一點B幣作為礦工費,看起來像是這個人從這塊地裡挖到了一點B幣,所以這個人就被稱為“挖到了礦”。當然了,只選一個,沒選上的礦工就沒錢,就白挖礦了。

一開始礦還是挺好挖的,礦工少,銀行大方,礦工都賺了錢。但越來越多人來挖礦,力氣大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銀行越來越扣,規定了每四年給的礦工費減半,所以現在挖礦越來越內卷,幾乎沒啥賺頭了。倒是有些機靈的人看到了商機,生產挖掘機,稱為“礦機”賣給礦工,賺了不少錢。

礦工挖到了礦就拿到了一些B幣,一開始銀行的使用者只有這些賺到B幣的礦工,後來有些沒挖礦的人覺得這個B幣挺好的,就在現實生活中給了礦工一些真錢,和礦工換B幣。慢慢的B幣就值錢了。還有人用十幾個B幣和披薩店換了兩個披薩。

B幣只能從挖礦得到的礦工費憑空生成,沒有別的渠道。所以一個人手上的B幣,要麼是挖到了礦得到的,要麼就是別人給他的,但追根溯源都是挖礦得到的。銀行規定了,挖礦能得到的B幣的總額是有上限的,一共是2100萬個,時至今日,已經有1800萬多個已經發出去了。

B幣有上限,而且換了B幣才能用這個銀行的各種牛X功能。越來越多的人拿著現實生活的錢來換B幣,現實生活的錢是慢慢貶值的,而B幣有稀缺性又有需求,所以慢慢的需要B幣能換到現實生活的錢就越來越多,升值了。有些人看到升值的前景就來投機炒賣B幣,也有人為了抵抗通貨膨脹買B幣,導致B幣的需求量指數級躍升,越來越值錢,神奇的10幾年漲了幾千萬倍,讓無數人看走了眼。

嗯,這個B幣,就是比特幣(BTC)。銀行其實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演算法程式。

比特幣構思和演算法程式是由一個叫中本聰的人在2009年構造出來的。比特幣流行了之後,同樣的構思和演算法被一些人稍微改了一下,搭建了類似的“銀行”和類似的X幣,比如“以太坊”(ETH)、“瑞波幣”(XRP)等等等等,它們被統稱為加密貨幣(Cryptocurreny)。

3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位元組跳動的這款圖示庫和阿里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