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中國醫療AI行業的一些核心技術面臨著“卡脖子”的問題,轉型自主研發創新才是AI醫療賽道中的“常勝法寶”。

AI正在改變“醫療困境”。

當前,中國醫療領域最突出的困境之一是醫療資源匱乏:醫療資源供需缺口大、資源分配不均、醫療服務水平亟待改善。AI(人工智慧)有望成為提高醫療水平、實現普惠醫療的“利器”,然而,目前國內部署AI應用併成熟使用的醫院佔比不足50%。

早在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出臺相關政策,推動AI深入醫療場景。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醫療與人工智慧的結合成為新的爆發點。2020年2月,工信部發布了《充分發揮人工智慧賦能效用 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議書》,倡議發揮人工智慧的賦能作用。

在國家政策及醫療各領域需求的推動下,中國醫療AI市場的發展潛力正在不斷擴大。相關資料顯示,這一市場從2017年至2019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31%,到2021年規模將至少達到75億元。

為提升國內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成立於2014年的青島百洋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洋智慧科技”),早在2016年就作出“產品方向以AI為特色”的決定。百洋智慧科技是百洋醫藥集團孵化出的平臺型科技企業,具備提供應用級醫療AI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致力成為智慧醫療技術領航者。

青島百洋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李琴

入局:率先搶佔醫療AI賽道

“2016年我去美國醫療衛生資訊與管理系統協會(HIMSS)全球大會交流參會,瞭解了全球的醫療資訊化技術發展前沿,包括人工智慧的技術和應用等。”百洋智慧科技CEO李琴回憶,2016年在HIMSS大會看到醫療AI發展的大趨勢後,回國便開始著手將公司的發展方向轉至AI。

對於醫療AI領域的關注,也成為百洋智慧科技與IBM合作的基礎。2017年,百洋智慧科技與IBM簽約,成為人工智慧決策支援系統IBM Watson Health在國內的戰略合作伙伴。

前不久,有關“IBM 計劃出售 Watson健康業務”的訊息受到業界廣泛關注。李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承,由於各國各地醫療資料樣本侷限、醫療環境差異等原因,Watson專案在大規模落地應用時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IBM Watson在全球同領域技術方面仍具有領先性。

“近年來,百洋智慧科技積累了資料標籤化和人工智慧規則演算法上的經驗,對於AI醫療的應用場景也有深刻的理解和資源沉澱。”李琴表示,目前,百洋智慧科技從醫院、企業和患者端出發,形成了AI智慧研究院、智慧醫療雲平臺(含智慧醫生雲平臺)、智慧營銷雲平臺(精準會員服務及藥企營銷推廣)為主,以AI為特色的智慧醫療體系。

轉型:自主創新才是硬道理

作為技術壁壘較高的行業之一,醫療AI行業的一些核心技術面臨著“卡脖子”的問題,轉型自主研發創新才是AI醫療賽道中的“常勝法寶”。

近年來,百洋智慧科技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注重自主開發底層技術和演算法,並專門成立了“AI智慧研究院”。該研究院主要包括智慧決策研究院和智慧影像研究院,已聯合國內十多家頂級醫院研發不同醫療場景下的腫瘤醫療AI應用。

在技術層面,百洋智慧科技與國內尖端人工智慧科研機構合作,吸收真實世界優秀經驗與案例,進行腫瘤醫療人工智慧核心演算法的研發。此外,其AI產品應用了領先的基於區塊鏈的聯邦學習技術,可以解決資料安全和多資料中心協同問題,實現不斷最佳化迭代。

目前,百洋智慧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擁有幾百項自主智慧財產權,申請發明專利幾十項。

百洋智慧科技的技術實力,得益於其背後強大的人才隊伍和創新團隊:首席醫療官是哈佛醫學院神經外科及神經影像學博士,對AI在多模態影像指導臨床診療中的應用研發極為擅長;首席技術官曾擔任微軟中國東區首席技術官,在IT解決方案諮詢方面有超過20年經驗。而CEO李琴作為中國智慧醫療醫師專委會副會長,更是曾多次獲得CECA國家資訊化測評中心及IT經理人評選的優秀CIO。

在不斷充實自身實力的同時,百洋智慧科技也積極向外拓展,與國內外知名醫療人工智慧相關企業合作,為AI醫療發展儲備領先的研發實力。

突圍:醫療AI進入“臨床價值驗證期”

有分析指出,新冠疫情提升了AI醫學影像的臨床接受度,醫院端對該類產品的合作意願和要求均在提升。2020年也因此被稱作“AI醫療影像的拿‘證’元年”,各類醫療影像AI產品相繼獲得NMPA(國家藥監局)註冊三類證,行業開始由研發轉向臨床價值驗證階段。

醫療AI產品開始進入商業化提速期。以提供智慧醫院整體解決方案為切入口,百洋智慧科技正叩開應用市場之門。

據李琴介紹,為解決產品實際應用落地問題,百洋智慧科技組建了專業的市場分析團隊,依據實際醫療場景,用先進的AI及演算法技術讓產品真正落地到臨床應用中。

百洋智慧科技重點發力腫瘤領域的智慧診療,其搭建的智慧醫生雲平臺,致力於推出各類應用級醫療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全場景賦能醫療領域:從複雜外科手術方案規劃、腫瘤患者綜合治療方案,再到基因測序標註解讀。

在AI醫療影像方面,與國內大多數做影像診斷的AI公司不同,百洋智慧科技把重點放在了基於醫療影像的整體治療方案。自研的BïSO智慧影像腫瘤學科解決方案專注治療輔助,其人工智慧演算法的融合精準度誤差範圍約0.6mm。作為一款提供真正多模態CT-MR融合精準手術計劃的手術輔助系統,它能幫助外科醫生準確瞭解腫瘤全貌,明確腫瘤和周圍組織的關係,從而制定詳盡的術前計劃,並最終降低手術風險和手術損傷。同時,BïSO所具備的3D直觀顯示功能,也使患者更容易理解,簡化了醫患溝通的時間,可實現醫患共同決策。

臨床醫生認真學習使用BïSO-Neuro做術前規劃,並提出對產品功能的新需求

除了將AI賦能到醫院端,百洋智慧科技的智慧營銷雲平臺還致力於為藥企、藥店和患者提供智慧化服務,如提供精準會員和藥企營銷推廣等數字化營銷產品,建立以患者為核心的智慧醫療服務體系。

為了進一步推動AI成果的高效轉化,助力產業可持續發展,2019年,百洋智慧科技AI智慧研究院承接了青島市醫療人工智慧科技創新中心。這一醫療AI創新平臺上,將不斷湧現出醫療AI產品及系統,並實現成果轉化與應用落地,打造醫療AI產業叢集。

值得一提的是,能夠在AI應用市場的賽道上領跑,離不開百洋智慧科技的商業化“基因”——依託其母公司百洋醫藥集團多年來積累的豐富的產業資源,可助力產品快速推廣與佈局,實現商業化。“醫療行業中更懂IT的企業,IT行業中更懂醫療的公司“,曾有媒體如此評價百洋。

未來:全生命週期診療決策支援將成AI醫療大趨勢

疫情的爆發提升了醫療AI的關注度,AI在醫療領域將繼續大有可為。在李琴看來,AI賦能全生命週期的醫療服務體系是大勢所趨,醫院的服務將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這其中,涵蓋疾病篩查和臨床診斷、全方位健康管理、精準醫療等方面,真正實現從原來的治療到“智療”。

以百洋智慧科技自研的腫瘤診療路徑智慧化平臺為例,它覆蓋了患者的全生命週期治療過程,包括院內治療和診後的院外隨訪資料跟蹤。李琴解釋:“院外的隨訪資料,比如癌症病人術後的五年生存率這一類資料特別重要。”據其介紹,目前該產品的研發路徑就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實際上,要想構建完善的全生命週期的醫療服務,醫療資料的質量和數量是關鍵一環。“未來透過可穿戴裝置收集患者資料將變得常態化,AI會根據資料提供健康分析、建議,或者健康預警。”李琴說到。該類智慧裝置透過對身體素質進行簡單評估,提供個性的健康管理方案,識別疾病發生的風險。

未來,百洋智慧科技在醫療AI的整體佈局分為等級醫療和基層醫療兩部分:等級醫療將著重在以智慧醫院為主的醫療資訊化升級服務上,助力醫院的智慧化建設;而在基層醫療中,除了在區域資訊化平臺上佈局基於其自研雲平臺的整體HIS系統、LIS系統和PACS系統,還將推出產品級的“醫共體”方面的解決方案,透過分別對上下兩級醫療機構資訊化方案的設計,實現國家分級診療政策目標。

隨著疫情的常態化和技術的迭代進步,除了能成為醫生的“助手”,AI醫療還能助推各級醫院提供一致性、精準性的良好健康服務體驗,打造無處不在、全生命週期的醫療服務體系。

“從長遠看,醫療行業必須擁抱資訊化和人工智慧,這是無可爭議的大趨勢。百洋智慧科技將基於本土化優勢,利用自身積累的豐富經驗,貢獻出更好的產品,助推中國醫療行業資訊化升級,讓國內醫療技術和服務邁向更高臺階。”李琴說。

封面圖 unsplash

6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新材速遞:凱柏膠寶推出柔軟TPE可用於3D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