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人工智慧產品##產品經理的自我修養#

自動進入人工智慧公司之後,我基本上被各種高大上專業詞語轟炸,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自然語言處理nlp、知識圖譜、機器學習、機器視覺、神經網路......我花了大量時間惡補了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專業知識,包括大資料架構、資料中臺、資料探勘、資料分析及視覺化,也花了大精力來釐清AI的體系架構,從技術分層到應用方向各分支的基礎知識,研究了資料智慧賦能各行業場景的案例和報告,希望做個門兒清的AI產品人。

但是,我發現一個問題,關於人工智慧,大家不但理解不一樣,無論是跑客戶的解決方案,悶頭設計的產品人員,還是天天在用資料喂演算法的工程師,都沒有仔細想過自己所做的工作到底能解決客戶什麼問題,帶來什麼價值。這是個細思極恐的問題,作為一個技術公司,市場、方案、產品和開發,大家對自己做的同一件事情竟然沒有一個統一的認知,這個事情又怎麼能產生價值?客戶又怎麼會對最終的交付成果認可呢?

AI從業者容易給自己畫個圈,沉迷到技術細節裡無法自拔,但是多次的客戶交流經驗告訴我們,客戶不關心人工智慧,甚至不關心技術,他們只關心自己的需求如何被滿足,問題被怎樣解決掉,從而減輕自身的壓力,切實開源節流,提質增效。

我在跟一個國企信通客戶溝通中瞭解到,他們每年要花數百萬資金購買網路安全裝置,且裝置廠家各不相同(不同廠家裝置功能有區別,以應對不斷提升的差異化網安需求),這些裝置功能全面,且被冠以"邊緣智慧",但是這位負責人卻十分不滿,因為他們每年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到裝置的運維上,裝置買的越多壓力越大,並且裝置功能看似多卻沒啥實際意義,而多餘的功能就相當於給廠家支付了智商稅。事實上,他這隻想要花費少量的錢,建設一個小型系統來實現底層資料的融合打通,並給基層業務人員一個視覺化呈現介面即可,可能的話再利用智慧演算法開發一個漏洞檢測功能,滿足深層次的監控和管理需求。

為什麼市場上沒有一個這樣的產品來滿足客戶需求呢,因為從業的廠家都在忙著賣裝置,這樣來錢多,來錢快,沒有誰真正關注客戶訴求。

然而,作為一個產品經理,我們應該站在更廣泛的層面思考問題,一方面要回歸產品本質,即以滿足公司商業價值和客戶需求為出發點,構建價值鏈條,而不是以用什麼樣的技術、何種形態來規劃產品未來。

大多數情況下,打造一款產品並不需要多少尖端的AI技術。AI產品與所有的產品一樣,其目標都是服務使用者,為使用者解決問題。演算法與模型的構建只是整個產品研發的一部分,最終我們關注的依然是產品的核心價值與應用成果。

記住:客戶不關心人工智慧,客戶只關心如何解決問題。

11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消失的網際網路巨頭